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忍不了互联网式营销,小米高管转投新能源路虎了

忍不了互联网式营销,小米高管转投新能源路虎了

元汽智驾 695浏览 2025-05-20 IP属地: 未知


 文/王俣祺

导语:有消息说原小米汽车高管文飞跳槽去奇瑞神行者了,这位横跨传统车企、新势力和豪华品牌的营销老炮,在小米待了不到两年就选择离开,转身投向奇瑞这个更加熟悉的传统车企,看来互联网造车和传统车企的价值观还是有点儿冲突的。

 

 

营销破局者遇上互联网困局

 

从东风日产的Young Nissan年轻化战略,到长城哈弗大狗的创新投票命名,文飞的职业生涯始终在围绕着“品牌年轻化”展开。

 

而从沃尔沃时期操刀的玻璃桥挑战,和在英菲尼迪参与制定的“挑战者”标签,文飞又展现出了很强的“技术-情感”转化能力。

 

然而,当他2023年加盟小米汽车的时候,可能也没想过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陌生挑战。

 

事实上,小米汽车的互联网营销逻辑和传统车企存在本质上的差异,雷军团队擅长的是“参数竞赛”“流量裂变”,这些跟文飞在传统车企搞定“渠道深耕”“用户运营”有着很强的观念冲突。

 

有媒体透露,文飞曾经就提出过把哈弗大狗的用户共创模式引入小米SU7的上市策划,但是最后因为小米主张的“效率优先”,只能选择妥协。

 

另一方面,在技术和营销之间的认知断层也在小米SU7 Ultra上市之后迎来了爆发,从马力缩水的性能争议,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散热缺陷,都引起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就导致了销量方面的直接反馈。

 

这也就印证了在汽车行业,当流量光环褪去之后,消费者的关注重心还是在于对产品力的理性判断。

 

我们很难不怀疑,就是小米汽车的这种过度营销和产品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让文飞意识到了“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思维在汽车行业的局限性,最终选择了出走奇瑞。

 

前不久的奇瑞安全之夜活动上,风云A9L和星途星纪元ES以60km/h(模拟120km/h真实路况)的速度对撞,最终结果无论是乘员舱完整度还是车门开启性能等指标,都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表现。

 

这场实验不仅凸显了奇瑞在车身结构和安全技术上的积累,某种层面上也就暗示了文飞选择加盟奇瑞的深层动机。

 

有分析就直接指出:“文飞的跳槽揭示了互联网车企与传统车企在文化基因上的根本差异。”

 

确实,小米的这种快速发展模式在手机行业已经证明了可行性,但在汽车这个需要长期技术沉淀的领域,过度依赖单纯的营销可能真的就会适得其反。

 

而奇瑞以及旗下品牌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底蕴,或许确实能成为更适合文飞发挥的地方。

 

 

至暗时刻下神行者的使命

 

从奇瑞的角度来看,旗下品牌也继续文飞这种人才的加入,尤其是捷豹路虎在国内市场的困境已经持续多年了。

 

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奇瑞捷豹路虎在国内的销量只有3.4万台,这种情况既是来自BBA等竞品的挤压,更是暴露出了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滞后。

 

当奔驰EQS、宝马i7等车型已经实现了800V高压快充的时候,捷豹路虎在去年还在埋头推出燃油平台改造的插混车型,这种战略失误也就导致了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缩水。

 

在这样的背景下,Freelander神行者也就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捷豹路虎跟奇瑞合作的核心项目,神行者将采用技术反向赋能的模式,由奇瑞提供支持800V高压架构和CTC电池一体化技术的E0X纯电平台,捷豹路虎则负责底盘调校和外观设计。

 

这种“反向合资”的组合,正是为了破解捷豹路虎电动化滞后和奇瑞高端化瓶颈的双重困局。

 

从市场定位来看,预计神行者瞄准的是30-50万新能源中高端市场,这个区间既避开了BBA电动车型的直接竞争,又填补了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空白。

 

罗兰贝格在报告中指出,捷豹路虎若想在中国市场逆转颓势,必须抓住新能源转型的最后窗口期。与奇瑞的合作是其电动化战略的关键落子,但能否在技术融合与品牌调性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这一模式的成败。

 

 

技术反哺与营销重构

 

奇瑞技术反哺的底气其实已经在星途瑶光C-DM上得到了验证。

 

这款车搭载的雪豹四驱系统,是由1.5T发动机和三电机组成,系统总功率455kW,零百加速只需要4.26秒,综合续航能达到1400km。

 

这种性能表现不仅超越了同价位竞品,更让消费者对奇瑞的技术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奇瑞通过和捷豹路虎的技术共享,能把全地形四驱系统和自身的三电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很可能在电动化时代重构路虎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文飞的加盟给神行者带来的可不是技术背书,而是更重要的营销思维升级。

 

有消息称,文飞计划把在哈弗大狗身上积累的用户共创经验引入到神行者,通过“设计征名”“配置定制”等活动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同时,路虎品牌老化的问题,更是很符合文飞擅长的“品牌年轻化”,预计在保留豪华基因的同时,融入国内用户现在更看重的智能科技体验。

 

就比如,如果神行者首款车型搭载奇瑞EEA5.0电子电气架构,就能实现15分钟内完成3个计算中心的OTA升级。

 

同时,文飞在小米的经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渠道建设上,或许可以借鉴小米的“直营+授权”模式,建立独立捷豹路虎现有网络的销售体系。

 

这样既能规避传统经销商体系的库存压力和服务短板,同时还能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强化品牌年轻化的形象。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就指出:“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作开创了‘技术输出+品牌授权’的新范式。这种模式若能成功,将为中国车企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新范本——在技术主权时代,规则制定者的席位终将属于手握核心能力的破局者。”

 

 

「反向合资」的胜负手

 

从风险方面来看,捷豹路虎目前的质量口碑还有很大的隐患,尽管奇瑞的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消费者对“国产路虎”的刻板印象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

 

这也就需要文飞通过持续的技术透明化活动以及用户体验活动,一步一步重建品牌信任度。

 

同时,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作其实也是各怀心思,奇瑞肯定是希望通过神行者提升自身的高端形象,而捷豹路虎自然也想借助奇瑞的技术和产能盘活常熟工厂。

 

这种“竞合关系”在产品定义阶段就可能会引起分歧,奇瑞肯定是倾向于成本控制,而捷豹路虎为了保持逼格,肯定也会坚持更苛刻的豪华标准。

 

而怎么在“性价比”和“品牌调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要考验文飞的操盘能力了。

 

另一方面,神行者的全球化布局对于两家车企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如果其基于奇瑞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型能在欧美市场获得认可,那么可能就能彻底改写“技术换市场”的传统合资逻辑,给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提供一个新的范本。

 

当然,如果最终还是因为文化差异或者技术代差导致遇冷,也可能暴露“反向合资”模式的潜在风险。

 

艾瑞咨询就曾经指出,30-50万元新能源SUV市场将成为未来三年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28%。神行者若能凭借奇瑞的技术优势与捷豹路虎的品牌背书,有望在该市场占据10%以上的份额。

 

 

写在最后

 

文飞从小米跳槽奇瑞神行者,本质上是给中国汽车产业的运营逻辑“打个样”。

 

这种模式的重建,不仅仅是关乎几家车企的利益,更是要验证中国车企能不能在智能电动时代定义技术与营销的关系。

 

当流量泡沫的时代慢慢过去,只有技术和品牌的双向奔赴,才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找到新的方向。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221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