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起步相对迟缓,慢了不止一个身位,使得跨国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一帆风顺。如果按部就班走以前燃油车的老路,那么过程注定荆棘密布,结果亦可想而知。唯有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才有可能成为跨国车企后来居上的更优解。
近日,又有一家跨国车企加快了调整在华战略的步伐。据多家媒体报道,捷豹路虎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奇瑞捷豹路虎,或将于今年9月份停产其常熟工厂生产的捷豹XEL、XFL及E-PACE车型。其他车型相关的生产规划也将根据全球战略逐步调整,以后捷豹品牌旗下全部为纯电动车型。
至此,捷豹终于走到了全面触电的那一步。只是当我们得知这一消息时,不禁会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捷豹此时全面触电,到底晚不晚?第二,电动化转型后的捷豹或者说捷豹路虎品牌,究竟能否找回其在燃油车领域里竞争力?我们挨个来解析。
赛程几乎已过半,为何捷豹此时全面触电?
事实上,捷豹的全面“触电”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早有规划。此前,捷豹路虎就已经明确制定了2030年前成为全面电动化的新现代豪华主义汽车制造商以及2039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中期战略。
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捷豹路虎现有的四大品牌之一,捷豹承担着品牌转型排头兵和先行者的重担。虽然相比其他品牌,进度着实不算快,但至少已经走出了这一步。况且距离2030年还有5年的时间,无论是国内车市还是全球市场,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到底其成效几何,还得交给时间来具体验证。
我们只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捷豹品牌的现状出发,讨论一下其转型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自身存的优势和短板。共同探讨一下,对于捷豹甚至捷豹路虎品牌来说,为何会在此时按下加速键,同时对其而言,这个时间节点到底算不算晚。
在马拉车市看来,捷豹路虎此时开始全面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如果一家跨国车企依然坚持只走燃油路径,而不跟上新能源大势,那么等待它的一定是个非常艰难的困境。
这不难理解,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攀高,以及外资和中国品牌的份额天平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谁再坚持一条腿走路(主要是燃油技术路线),那么它的动作只会越来越慢,其受众群体也会越来越窄。
加之捷豹路虎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常年位居二线豪华品牌梯队,其抗压和抗击打能力,势必比不上更有用户基础的奔驰、宝马和奥迪。如果说后三者依然能靠燃油车守住自己的基本盘,那么捷豹路虎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此外,单看此次全面触电的主角捷豹,其在国内车市的地位和现状也是愈发不那么理想。眼下当我们谈及捷豹,自然而然地都会联想到其性价比还算不错,但市场认可度不高,同时打折力度还常年都很惊人。这并不是什么太好的联想,但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那么此时按下转型加速键的捷豹,最理想的情况是先让人眼前一亮,随即凭借着自身的品牌和车型优势,慢慢找回其应有的位次。因为对于新能源用户而言,对于那些没有燃油车情怀的车主来说,其实BBA和捷豹路虎们差别并不大。
如果捷豹能够先于BBA们一步,快速完成转型,无疑能让自己提前俘获部分用户,切实拓宽自身品牌的用户画像。更何况,捷豹路虎在国内还有一个较大的隐藏BUFF,那就是奇瑞。
据了解,捷豹路虎在转型过程中并不是单打独斗,而将切实利用奇瑞汽车的部分新能源资源。例如,捷豹路虎将引入奇瑞的新能源汽车平台来打造插混/增程车型,作为与现有四大品牌并行的Freelander神行者就将引入奇瑞的T1X平台。
有切实需求、有实力依仗,这也解释了捷豹路虎为何此时敢于和急于开始全面转型。
第二点原因,在于捷豹路虎的全球市场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和发展瓶颈。如果不依靠电动化转型来寻找新的支撑点,它的未来着实难言光明。
就拿为其提供巨大业绩支撑的美国市场为例,在关税大棒的影响下,使得即便从英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捷豹路虎车型,都得面临比之前高出三倍的关税。而其主要出口到美国的斯洛伐克工厂,更是处于欧盟被征收的25%关税区域。
从捷豹路虎去年的财报也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其去年在美国市场的表现还算给力,最终才斩获了一份营收持平的业绩。而一旦关税危机持续,对于捷豹路虎而言,将会面临更大的难题。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市场的需求改变,还是欧美等地的客观影响,捷豹路虎求变都是势在必行的,它不得不变。
主打高端化,或是对其最有效的新打法
按下了转型加速键,最多只能算是对原来的跑步路径进行了一次纠偏。要想在晚起步的情况下,继续跑出自己的节奏,找回其燃油车时代的优势,那么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对差异化。
而思来想去,马拉车市认为对于捷豹甚至捷豹路虎而言,在转型路上主打高端化,或是一个不错的新打法。至少在国内车市里,这个打法或许还更有成功的可能性。
原因在于,从目前的国内车市我们看到,虽然很多中国品牌都想走向高端化,当然也推出了很多价格高端的车型。但客观来说,有不少品牌和车型,实际上并不能支撑起现有的售价。也就是说很多的高净值用户,其实只是靠着新鲜感来买单。而大多数人,买回去就后悔了。
而捷豹路虎则有些许不同。它不缺故事,它有品牌历史沉淀,它还拥有一批可延续可发展的高质量用户。转型后的捷豹路虎,只需要用扎实的产品,来诠释品牌的价值,就极有可能成为这批用户的首选之一。
其次,从此次捷豹路虎的战略变革方向来看,它还是准确把准了自己的问题和短板。包括前文提及的引入奇瑞汽车的电动化平台,也包括后续必将与国内供应链企业的深度合作。
在新能源进入智能化下半场的当下,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已经不能称之为中国品牌的独有优势。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外资车企,都拿下了国内许多头部零部件供应商的订单。至少在智能化方面,已经或是即将拉近与中国品牌的差距。
但高端化,依然是捷豹路虎们的先天优势,或者说更容易引发国内消费者共情的一个核心卖点。因为从高端化寻找突破口,这些跨国车企的确比中国车企有经验,也知道如何利用这一点。
依据同样来自捷豹路虎的年度财报。据捷豹路虎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报显示,捷豹路虎该财年营收290亿英镑,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但税前利润却同比增长了15%至25亿英镑。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总销量的构成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来自揽胜和卫士这样的高价值品牌。也就是说,捷豹路虎是真的持续吃到高端化红利的汽车品牌。
当转入新能源赛道,这一优势,势必也将成为捷豹路虎继续坚持高端化打法的最大依仗。同时,因为国内车市里的目前就缺这一卦,它的市场需求始终摆在那里,就看谁能先切蛋糕。
不仅捷豹路虎,对于其他跨国车企而言,高端化都是一个相对最好的差异化路径。毕竟,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有很多人的高端化需求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被满足,哪怕他们已经买到了很贵的电动车。
在捷豹率先全面触电的情况下,路虎品牌的未来几乎也能提前预见。包括燃油车极光总有一天也会彻底迭代,无论它是迭代为神行者还是极光电动版。而可以提前预知的是,高端化一定是其最大的一个卖点。消费者也最能接受高端化所催生的产品定价,而不是你简单的重新造个品牌就配得上那般高价格的。
马曰:
捷豹这个目前在国内车市里处境相对有些尴尬的品牌,在宣布了全面触电后,相当于也是换了个活法。而在其成为排头兵和先行者的情况下,也将加速捷豹路虎整个品牌的转型。如果要论其转型的时间算不算晚,的确有点儿但还不至于晚到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其凭借着高端化以及拥有奇瑞背书的两大核心优势,说不定又能干出一番大事来。对于中国车市而言,我们目前最缺的就是让人真正打心底里信服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而这些跨国车企的优势,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差距。不过我们相信市场竞争是公平的,如果跨国车企无法将此优势落地,那么届时中国品牌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崛起。
捷途宣布自由者新增1.5TD探索+配置版本,售价为13.29万
腾势Z9GT、D9、方程豹豹5登陆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
生日蛋糕里“吃出刀片”,东风本田危险了
迪子的兼容确实有点东西,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从上次苹果的WWDC25旗下四大品牌都上了发布会,到国内所有手机品牌的互联,算是解决了车机兼容差,支持手机品牌有限的等用户痛点。因为迪子的兼容性好,以至于现在每次在手机发布会上,都能看到有比亚迪的身影。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国内海外双线飘红
【E汽车】11.49万元!新款长安UNI-V 2.0T预订
瑶光CDM拿欧洲ENCAP五星!就跟呼吸一样简单?
零跑C11上新款!硬件升级 槽点全改,价格依旧给力,兄弟们来一起看一看~!
深圳,零跑智能驾驶闭门交流会
全球化与转型双轮驱动,上市车企在竞争与变革中求变
豹5的每一次引擎轰鸣与电驱嗡鸣,每一次精准过弯与迅猛冲刺,都超越了单纯的速度竞技。
这份由赛道淬炼、百年积淀的基因密码,正通过PPE豪华纯电平台这一全新载体,在Q6L e-tron的每一根“血管”中澎湃流淌。
【E汽车】奔驰发布全新CLA Shooting Brake EQ车型
不到20万,有锁四驱带大梁,值还是不值?
以硬核实力践行人民需要 五菱星光家族点亮“星光关爱”公益路途
15万元左右预算买插混SUV,我为什么强力推荐银河L7 EM-i?
【E汽车】全新MG4电动版正式投产,实车首秀搭载OPPO智能互联系统
“回归一个吉利”再现大动作:吉利和极氪签订合并协议!
降价增配!宝骏再现卖车诚意,云海2026款品质升级、售9.98万起
【E汽车】仰望U8L内饰官图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