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挑出100个能打硬仗的干部 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

“挑出100个能打硬仗的干部 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

汽车公社 1641浏览 2025-05-26 IP属地: 未知

5月22日,吉利银河旗舰M9在意大利米兰迎来首秀,银河也迎来自己的100万销量时代,站在这个新起点,吉利将开启银河全球化的新征程。


这是吉利今年以来一连串大事件中的一个新高潮。5月7日下午,吉利控股宣布,旗下上市公司吉利汽车(HK.0175)有意将美股上市公司极氪(NYSE:ZK)并入,成为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后极氪将于纽交所退市。



5月15日,在吉利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吉利详解了为何要在此刻宣布“回归一个吉利”,同时围绕战略、战术和整合效率,吉利管理层进行了近几年来最大的深度调整。


从极氪回归吉利,到吉利管理层的深度调整,以应对时代之变,这不仅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践行《台州宣言》战略聚焦,是再度“回归一个吉利” 的关键落子,更揭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深度整合”的全新时代。


而对于曾经登顶过自主第一,且目前已经稳居行业第二的吉利汽车而言,在过往30多年的造车经历和经验中,在嗅探时代的趋势之中,在内部创新求变的发心之中,在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之中,其已经朝着缔造年销300万辆级精品车的目标坚定前行。


01100万之上再造吉利银河M9

“因为我们是要为用户造一辆车,不是为公司领导造一辆车。”5月22日,意大利当地时间下午1:30,北京时间晚上9:30,全新银河M9意大利米兰首秀时,阿甘说。作为吉利银河的旗舰,银河M9是米兰造型中心和上海造型中心通力协作打造出来,巧妙的利用中西方的时差来推进这个产品的设计,实现24小时工作的衔接。


“我一直强调,在我的脑子里面没有产品理念,只有用户需求,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痛点,增加用户的爽点,这就是我们要在打造产品的时候根本。”阿甘说,“用户的痛点的核心是安全,吉利在做的所有车,都是以安全以质量为基础,这是第一选择。此外,我们再思考怎么样才能够把一辆车做好。我认为在一定要原创。因为汽车发展100多年来,简单的抄袭我认为是不长久。”



2023年2月23号发布,第一款车是2023年的5月31号上市的银河L7,到现在将近两年时间,销量达到了100万——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新能源品牌。从2020年到2024年,虽然面对新能源转型的阵痛,但是吉利展现出非凡的战略决策力和执行力——既保持定位科技豪华的极氪品牌在30万元以上市场的科技锋芒,又通过银河系列夯实主流市场基本盘。


这种"双箭齐发"的策略,使吉利控股集团新能源渗透率从2020年的2.7%飙升至2024年的49%,且中高端车型占比突破65%,这其中阿甘一手主导的吉利银河两年来的突飞猛进功不可没。


银河系列在2023年初发布之时,之前连续五年吉利都做到了中国品牌燃油车销量第一,但是当时大家说吉利的“油性”太重,新能源的属性比较弱。后来,经过对吉利研发体系的重新布局,把资源重新聚焦打造了吉利银河。随后从2023年的L7/L6和年底亮相的银河E8三款车型。


银河的爆发来自于2024年8月份的E5,它出色的产品力和定位一炮而红,成为最快突破月销量过万的中型纯电SUV,随后10月份推出的星愿和12月份推出的星舰7,三款爆品,彻底激活了银河。



”在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会上,我跟大家也汇报,吉利要把打造爆款的体系建立起来,打造爆款的方法论建立起来。”阿甘说,“要在成功的产品的基础上去总结、去进化,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贴近市场。汽车产业,没有捷径,只有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要扎扎实实的把新技术搞上去,要扎扎实实的把规模化搞上去,把成本降下去。”


正确的产品定义不是靠着灵光一现,应该是有一个正确的流程和强大的体系来去确保决策都是正确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两个字:用心!” 阿甘说,“汽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插混底盘的能力、发动机的能力、车身的能力,是非常考验一个车的真实的硬格功力的标准。如果油车造不好,想转到新能源上会造的很好,这是伪命题。”


但当下的现实是:很多企业油车造不好,新能源却能造得很好?还有很多没有造过车的也要造新能源车,也可以卖得好,什么原因?阿甘的回答极具智慧:“归功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战略,包括购置税减免、补贴,把行业和一些优秀的企业托举上去。一个人在一个企业能做成事,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强,而是平台的能力超强。同样,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卖到全球、领先全球,跟国家的大战略扶持和战略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02从 “一个吉利”到“拽紧一个拳头”

当银河M9划破意大利米兰的夜空,吉利用实践证明:在汽车产业的星辰大海中,长期主义才是确保永不偏航的罗盘。 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吉利一直在用行动作答。


5月7日,吉利汽车港股上市公司(HK.0175)公告称,将收购极氪(NYSE:ZK)发行在外的股票,把美股上市公司并入港股。吉利将持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5.7%。倘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回归“一个吉利”,这是吉利控股继续落实去年9月份《台州宣言》战略框架以来的持续性动作,旨在理顺股权关系,继续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助力吉利、极氪两家汽车集团在销量、收入及利润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打造企业的长期价值。


同时面对新的打法,吉利也进行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人事变动,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同时也宣布了吉利控股轮值总裁制度,戴庆是首位轮值总裁,又一位年轻的80后走马上任,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全新的领导班子亮相之后,也为吉利接下来的发展带去了诸多想象和期待。


在5月15日下午的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集团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整合效率、解决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把公司资源深度凝结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前的市场已经不给容错空间,吉利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胜利。


在《台州宣言》的战略引领下,“一个吉利”的整合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从几何、翼真、雷达并入吉利银河,从领克并入极氪,从极氪并入吉利汽车,看得见的品牌层面的动作已经相继完成并初见成效,比如吉利银河,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即将成为年销量突破100万辆的新能源品牌。



而看不见的后端合并,也已经接近尾声,研发、采购、财务、人力、法务等合并已经初见成效,而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供应体系的整合也在持续展开。4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神盾代表极致的电池安全系统,金砖代表行业领先的电芯技术,吉曜通行也将为吉利控股旗下各品牌车型全面赋能。


这些动作看似巧合地汇聚在一起,实则隐藏着一条清晰的“退一步、谋全盘”的战略路径。在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放大的2025年,李书福选择主动收缩、集中资源、换取下一轮破局的先手和更精准地出击。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李书福和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过往30年的最佳探索者和践行者,见证了汽车产业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在开拓着中国汽车前所未见的未来。


03“坚持做正确的事,再去做到领先”

当行业热议"颠覆"与"重构"时,吉利汽车选择回归制造业本质——在杭州湾研究院的入口处,"安全是1,其他是0"的金属铭牌时刻提醒着过往工程师。这种对初心的坚守,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从规模优先迈向价值引领的关键密钥。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到底什么才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获取用户心智的真正抓手?“安全!”阿甘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给出了吉利汽车的答卷。


不同于多数汽车公司聚焦智驾技术的炫技式传播,阿甘选择将演讲核心锚定在安全领域,这与他执掌吉利汽车集团四年来践行的以"安全为锚、质量为舵、价值为帆",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转型升级航道。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当多数车企争相展示激光雷达数量与算力参数时,吉利以一场"安全平权"的宣言引爆行业。



在上海车展短短 20 分钟发布会中,阿甘高频提及 58 次安全,此次发布会不仅是银河首款硬派SUV战舰的首秀,也是吉利的安全战略发布会,以及安全背后的技术、文化、标准与布局,向全球传递“安全是吉利造车的第一优先级”的核心理念。


"L2到L4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安全责任的指数级增加。"面对行业对智能驾驶的激进宣传,4月23日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淦家阅展现出技术派的审慎。


因此,在吉利看来,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是做到安全。不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就是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再去做到领先,如果同时做到领先又正确,就更好了,这就是吉利一直坚持的‘难而正确’的事情。”阿甘说。



上海车展之前,在企业内部被亲昵称呼为“阿甘”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给一封全员信中写道:真正的创新不是推翻重来,而是在敬畏中突破边界的艺术。


阿甘坚持这么说,吉利一直这样做。“一个创新的科技或者产品,不要在市场里做试验。我们用AI提速,但绝不用AI替代对安全的敬畏;我们拥抱变革,但始终以造车人的匠心守住底线。"在淦家阅看来,吉利把质量提升到和安全一样的重要程度。在宁波杭州湾的安全试验中心,每年进行着超过200次碰撞试验的轰鸣声,构成了吉利质量体系的交响乐章。这座投资20亿元的汽车安全"终极考场",承载着淦家阅和吉利汽车对安全哲学的深刻理解:"造车不一定贵,验证的成本才真正考验企业定力。" 



根据吉利汽车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护城河由三重防线构筑:物理层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实现电池包电芯8针同刺穿刺不起火,机械层的AI数字底盘达成4毫秒级失控干预,数据层的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23.5EFLOPS算力支撑安全验证。这种立体防御体系使银河系列车型在C-NCAP测评中连续三年斩获五星+评级,电池系统故障率降至0.12PPM(百万分之一)。


在慈溪的超级智慧工厂,数字孪生技术将生产精度推进至0.02毫米级,AI质检系统实时捕捉3400个质量特征点。这种制造能力的进化,使银河E8的整车焊点合格率达到99.98%,白车身刚度超越劳斯莱斯幻影12%。



当行业陷入配置堆砌竞赛时,吉利选择在"隐性价值"上构筑壁垒:神盾电池包经历-35℃极寒到55℃高温的160项验证,电驱系统效率突破90.04%,这些数据背后是18个研发实验室的昼夜攻关。


在近期召开的"总裁质量会"上,阿甘展现出近乎严苛的质量管控理念:"质量问题必须上升到'敌视'高度,要建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机制"。这种将质量安全视为企业生命线的态度,直接映射到吉利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标准——电池包需经历36项超国标测试,包括用8根钢针同时穿刺电芯的极端验证。


在上海车展期间推出的吉利银河战舰的"不失控、不自燃、不失联、不沉没、不碰撞"五大安全技术,更是通过AI数字底盘实现4毫秒级失控干预,反应速度超越人类极限25倍。


04“打出100个能打硬仗的干部”

“我们都是一群平凡人,但真正伟大的事情往往都是由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并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打胜仗识别优秀人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挑战,阿甘在内部讲话时,再三强调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全体干部以身作则,发扬自立、自强、自驱精神,打造一支铁军团队。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降本增效,我们要一起努力,打出100个打硬仗的干部。”阿甘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确保高质量,才能有效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淦家阅在内部会议上鼓励发挥创业者文化,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外部市场挑战。


作为集团的CEO,他坚持认为,吉利能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就是吉利文化和经营理念,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集团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践行吉利的文化理念。“为此,我们需要重拾创业文化,回归25年前的拼搏精神,要始终如一坚持。实现成本下降25%-30%,效率提升25%-30%,在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去实施和践行。”



在吉利内部流传的"创业者手册"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近三年累计采纳员工降本提案4.7万条,产生经济效益17亿元;干部晋升必须通过"打胜仗"系统认证,92%的新能源业务负责人来自一线战场。这种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动能的机制,正是淦家阅"铁军文化"的具象化实践。


这种将文化推动力植入组织肌理的做法,正是吉利"元动力文化"的典型实践。在人才培育层面,阿甘表示,要通过"打胜仗"机制选拔干部,要求各级管理者在元动力平台主动认领技术攻关任务。



“走到客户当中去,让客户走进我们。”在阿甘看来,吉利汽车现在很多前期的产品在开发、造型阶段,比如上海车展发布的银河战舰,就邀请很多客户参与造型设计,“让大家参与进来,而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造车。造一辆我们自己喜欢的车,没有用。要造客户喜欢的车,要回归到市场,一切市场出发。”


银河产品开发团队创造的"千人共创"机制,让用户深度参与从造型设计到UI交互的137个决策环节。杭州用户体验中心的数据看板显示,这种参与感使客户推荐率提升至63%,远超行业35%的平均水平。


银河系列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吉利从“文化红利”孵化“人才红利”转化的原动力,也体现了"技术红利"向"架构红利"跃迁的战略智慧。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的落地,使零部件通用化率提升至78%,研发周期缩短30%,这正是银河第一款车型L7能在12个月内完成从概念到量产的底层支撑,也是银河战舰接近量产状态的概念车迅速出现在2025年上海车展吉利舞台最中央的力量源泉。



阿甘坚信:造车就是一场马拉松,无论是原来传统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时代,到未来的智能化时代,这个行业既有深厚的传承,也有大胆的创新。所以,吉利汽车和李书福不仅开创者中国汽车的历史,也在勇敢地探索者中国汽车前往的未知,他们无畏而勤勉,他们务实而且求真。他们坚信:归根结底,还是要始终坚持安全、品质和创新并举,惟其如斯,才能始终屹立潮头。


这是一场无比伟大的征程,无数勇敢者在坚毅前行——生于1963年的李书福,生于1970年的李东辉和生于1971年的李东辉安聪慧,生于1976年的林杰,再到生于1981年的淦家阅和1983年的戴庆,在每个不同的时代,吉利控股集团都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管理者,接过中国汽车行业艰难远航之路的探索接力棒,勇毅前行。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909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