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布会上没有说的,才是真正的布局。
在舆论的冲击中,各方的质疑声中,小米集团在5月22日晚为YU7举办了一场亮相会,而为了让YU7达到最佳的关注度,小米甚至掏出了自研3nm芯片这手王炸。
在顺风顺水的经过一年之后,小米造车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挫折,舆论直接从全民吹捧变为大肆贬低,社会的险恶在小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清楚这一次发布会上亮相的小米YU7是否是按照既定节奏来发布,但是,小米需要像外界传达出明确的信息,小米汽车业务是否需要减速,进入全面的整改中。
从市场的表现来看,至少资本市场在等待小米YU7的尽快上市,甚至雷军在发布会前的一条微博,表示当晚不会有任何YU7价格和预售的内容,直接让小米集团的股价表演了自由落体。
小米生态的最后一片拼图
在谈小米汽车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小米为YU7准备的前菜,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3nm手机芯片玄戒O1。
关于这款芯片,现在是互联网上谈论最多的内容,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不少人认为小米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设计出一款比肩旗舰的SOC芯片,背后一定藏着不少PY交易。
特别是在国产芯片被不断卡脖子的背景下,玄戒O1的出现就像某个发展中国家不声不响突然有了核弹一样,一定是有外部干预。
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小米的这款芯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结论也很简单,国内是有能力设计出成熟的3nm手机芯片,而且设计研发对于整个芯片产业来说所占的比重也不超过一成。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小米重启芯片自研刚好对应着国内芯片设计业务进入新一轮发展期,2021年小米、华为等企业被美国制裁,自研成为了当时国内手机厂商的主流,包括OPPO、TCL和魅族等手机厂商都开启了新一轮自研芯片浪潮。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研芯片因为投资周期长,盈利慢的因素,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被裁员,其中被视为国产高端芯片设计领域“明星企业”的哲库就在2023年5月宣布解散。
同时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芯片设计的人才流动也不断增加,例如华为海思的不少员工就跳槽到OPPO、紫光展锐和联发科等企业,当然也有流向小米芯片设计公司的。
作为一家科技大厂,小米手机业务已经做到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也就需要一款自研的芯片来支撑未来的战略布局,而且开始造车的小米,也需要像特斯拉一样有着自研芯片的加持。
更重要的是,芯片对于小米生态来说,是闭环前的最后一段,在实现“人-车-家”智能生态的闭环后,小米需要解决更底层的软硬件生态的闭环,逐步从多家芯片供应过渡到自研芯片大一统的状态,而且市场也证明了,自研芯片带来的附加值远高于预期。
至于这款芯片备受争议的地方,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官方背书的情况下,这款芯片肯定是小米自研的,而且从不少专业的分析来看,自研程度相当高,当然这背后也是整个芯片行业在设计能力上的提升。
至于制造,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也已经被确认,特别是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以前瓜分台积电先进工艺产能的苹果在2024年就减少了出货量,台积电需要有人能接手空余的产能,小米的补位也十分合理,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
YU7首秀
关于YU7,争议也不少,特别是和SU7亮相时一样,外观上各种似曾相识,让这款SUV车型自带话题度。
有趣的是,这一次法拉利并没有像保时捷那样大度,用“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来宽心,而是选择了用一条动态来回应小米YU7所谓的原创。
借鉴从来都不是问题,特别是在追求性能和风阻等参数的引领下,成立仅四年的小米汽车还没有时间沉淀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外观上的相似性当然是不可避免,这种问题在其他品牌上也同样存在。
至于被法拉利硬怼,背后可能还是因为小米不断地讲原创,回避向经典车型的借鉴,才让法拉利看不下去了,毕竟从用户群体来说双方很难产生竞争。
进入到内饰,同样能够看到不少友商的影子,比如小米YU7的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就和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型上的设计十分雷同,更能看出之前在莲花ELETRE、阿维塔12出现的设计。
但是这种设计就和手机一样,当市场供应链成熟后,所有的手机屏幕几乎都是全面屏带一个打孔,苹果也只是打孔大了一现而已,在专利方面并不存在侵权抄袭。
更重要的是,虽然设计相同,但是小米凭借着软件开发能力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自定义式的用法,提升了硬件使用的便携性。
虽然本场发布会雷军刻意回避了SU7的车祸,但是在YU7的设计上,能够看到小米在汽车设计上吸取到了教训。
首先是整车的风道设计,10组惯穿式风道设计每一个都有作用,特别提到蚌式铝机盖能够降低整车2counts的风阻,而且将40多处细节降低风阻的具体参数都标明,就是怕再次产生像SU7 Ultra那样的争议。
在车辆安全上,YU7的提升整车结构强度,前部吸能溃缩的空间做了提升,虽然没有提到对比SU7的具体数据,但是单独讲到前部碰撞,也算是回应了一些问题。
并且还讲到,在电池防护安全上增加了1500MPa的防撞横梁和防弹涂层,同时整车的高强度钢强度提升到了2200MPa,比SU7多了200MPa,整车的被动安全性能提升明显。
可以说一场车祸让小米意识到,在新能源汽车设计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初次造车的小米,任何一次意外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至于辅助驾驶系统,虽然没有展示具体的能力,但是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4D毫米波雷达等感知硬件,让辅助驾驶不再有低配高配之分。
可以说,雷军在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提到那场车祸,但是从YU7方方面面的产品点看,SU7暴露出的问题不少都得到了修正。
更大的野心
本次发布会,从内容上看是有些割裂的,前半场是数码设备和智能家电,后半场是YU7的专场,两者关联并不大,但是安排在一场发布会上,背后却是雷军没有说的设想。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逐步深入,芯片产业特别是高性能芯片在逐步成为汽车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从英伟达垄断高端辅助驾驶芯片,到高通在智能座舱异军突击,背后都是先进芯片工艺的降维打击。
特别是高通连续多代的智能座舱芯片,都是采用手机芯片魔改而来,甚至到8295上依然需要外挂车规级MUC来保证安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5nm工艺的8295就是目前性能最强的车机芯片。
这种制程上的降维打架,让传统车机芯片厂无力招架,毕竟还还停留在28nm、16nm工艺的芯片厂商很难跨越如此大的代差。
而这就需要车企看芯片厂商的脸色行事,在英伟达将Thor芯片不断跳票后,国内的不少厂商纷纷开始了自研之路,从新势力的蔚来、小鹏,到传统车企的比亚迪、吉利都开始了发力先进制程。
小米汽车成功的原因,有很大一方面就是在数码产品上积累起来的软硬件实力,这一点华为也同样证明了手机厂商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华为还有自研芯片加持,从鸿蒙座舱到乾崑智驾,华为采取软硬件一体式的供应方式,在汽车产业内做到了目前的影响力。
小米想要实现更大的竞争力,就需要从最底层的芯片上下功夫,一颗手机SOC的成功将会带来整个生态体系的变化。
苹果在A系列芯片积累的经验,让M系列芯片成功的替代掉了英特尔这家电脑通用芯片厂商,也将整个生态全面打通。
华为也是通过自研芯片的方式,从手机逐步扩大到车机,再到最新的计算机芯片,可以说未来将会是芯片大一统的时代,汽车生态的打通需要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自主芯片设计将会是必然。
雷军没有讲到的是玄戒O1芯片何时能够用到小米汽车上,毕竟几百亿的投资,仅是手机芯片对于小米目前的生态来说还是太小,两三年后实现车规级认证上车才是更大的一盘棋。
等到小米芯片搭载到车机上,甚至是智能辅助驾驶上,实现真正的汽车自研,也就是小米汽车新的阶段。
而且自研芯片对于车企来说本就是整合供应链的一条路径,像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比亚迪,不止自研设计芯片,更通过收购整合拥有了数家车规级芯片制造厂。
雷军对小米的布局还是具有远见,在2021年造车和芯片计划同时启动的那一刻,就已经构想到未来自研芯片的大一统格局。
在当下,有着自主设计的3nm芯片为YU7亮相保驾护航,就已经确保了YU7的舆论方向不会输,特别是在芯片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布局的当下,两者的绑定,让YU7的曝光将一直维持到正式上市。
只能说懂的营销的雷军,已经为小米汽车修正好新的道路。
2025款捷途山海T1于捷途方盒子大会上市,13.49万起售含5重豪礼。它是首款纯电续航超220km的混动方盒子,传承家族硬派锋利颜值,大电池三电机真四驱,强劲勇猛全路况通过性佳,安全配置拉满,越野小白亦或老炮均可轻松驾驭。
10亿种色彩!9K分辨率!33英寸环幕!同级唯一曲面连屏!就问还有谁!回答我!!
燃油组三连冠 二代哈弗H9柴油版
一路长马 一路长红 天工06智能领航长春马拉松
岚图FREE+的空间实力同样出众,整车是大五座布局,拥有长3.3米,宽近1.5米的内部空间,远超同级的81.5%的超高得房率让整车化身温馨的移动起居室,无论前排还是后排都能舒展自如,即使是身高180cm的乘客坐在后排,也能轻松翘起二郎腿。同时,宽敞的后备箱在满载5人时也能轻松放下......
一场看似枯燥的汽车开关门测试直播,意外引爆社交平台——岚图汽车将实验室搬进直播间,对岚图FREE+电吸门发起连续30小时、10000次开关测试,引发全网热议。
岚图FREE+ 5月底登陆大湾区车展,6月底正式预售。
#沃尔沃全新S90即将上市#
不要10万块,后驱,带驾驶辅助,有热泵空调,还全是标配,打价格战,也不能少了到手的东西,还得是比亚迪。
2025年5月28日,五菱星光2025款正式上市。新车提供纯电、插混两种动力形式,共推出插混70km智能标准型、插混150km智能进阶型、插混150km智能领航型、纯电510km智能进阶型、纯电610km智能进阶型、纯电610km智能旗舰型六款配置,上市指导价为7.98-12.5......
继今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之后,金标大众首款全时互联纯电全尺寸SUV—ID. EVO概念车首次在合肥正式亮相,新车名称是英文单词Evolution的缩写,意为进化,一起来看看新车能否代表品牌的未来趋势。
东风纳米06 国民智趣纯电SUV
智能舒适全面提升 岚图FREE+首搭鸿蒙座舱5
敬畏安全,大马力电动车需要驾驶培训!莲花做出了表率!
10万级600续航,要啥有啥?
5月28日,小鹏MONA M03升级上市,增加了4款全新版型。
蔚来新ET5、新ET5T上市,售价29.8万元起
在限时红包的优惠之下,东风奕派eπ008的起售价来到了16.36万元,在此基础上还有置换补贴和价值万元的舒享套装赠送,诱惑力拉满。
沉浸式体验岚图FREE+
搭载新蓝鲸动力500Bar!2025款UNI-Z新蓝鲸叠加焕新礼及国补后8.09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