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莫欺中年穷:我也想省钱

莫欺中年穷:我也想省钱

Car司令 465浏览 2025-06-03 IP属地: 未知

不知道是不是人到中年,感情变得脆弱,特别看不了那些平凡人的艰辛与无奈。今天冲上热搜的两条新闻:一条是“男子为省30元钱不幸离世”,另一条是“电动车开31万公里被'锁电'”,读完之后也不禁让人内心翻腾,眼眶湿润。

这两条新闻有个共同点,都是老爷们靠车为生,都活得不易,不禁感叹人活得真是太难了。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为了一顿外买,在三个平台比价,为了是否加个鸡腿纠结半天的人呢?当然,我大多数还是放弃了加餐,其实有时候不是自己掏不起多花那几块钱,而是消费习惯已经让你变成了对自己极为苛刻的人,压垮中年牛马的不是那几块钱,而是对生活的一种失望。

新能源车的诱惑与算计

话说自己的油车已经10年车龄了,各部件也老化了,是时候换购一台新车了,最近开始动起了新能源车的心思。毕竟新能源车高速增长,渗透率也超过了燃油车,大家都买就觉得更放心。而且新能源车还有那么多优势,比如智能座舱的越级感、绿灯起步的推背感、不限行、不缴购置税的政策红利等等,再加上“技术平权,豪华平权”诸如此类的宣传语,确实让人心动。而且电车每公里5、6毛的成本,相比7元左右每升的92号汽油价,相对用车成本优势明显。但是我一个好哥们的话,让我又打住了购买新能源车的念头。

金牌技工都去哪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这朋友之前在北京某奔驰4S店做售后维修,当年的奔驰S400混动车型三电故障率相对偏高,店里售后接待的故障车基本都是一类毛病,换的零件也几乎一样。这家店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头部水平的千家店之一,虽然提前一年启动新能源相关售后培训,高压断电、电池拆装模拟、混动系统故障诊断...整套德式严苛流程走下来,核心零部件也就一两个人会维修。

按理说,奔驰的售后水平应该比常规合资或者自主品牌的技术要更好,包括培训体系,但能真正独立操刀的技术人员也还是凤毛麟角。这从侧面反映了什么问题,大家自己琢磨。

反观当下新能源销量狂飙突进,经销店扩张速度与售后培训周期正在上演生死时速。当故障灯提示亮起,4S店递上的咖啡再香,也掩盖不了维修工面对高压线束时额角的冷汗,“只换不修”掩盖了金牌技工的短缺之恙。

更令人无奈的是维修霸权

为什么某些厂家至今还握着“远程锁电”的尚方宝剑不撒手?是真的担心车辆电池安全影响到车主使用,还是说为了自家售后的利润有个保障?今天看到的某品牌车主31万公里后被强制锁电的案例,并不是个例,之前就有大型车企爆出过锁电的消息,只能说消费者在这些大型车企面前是何等被动。更有所谓“终身质保”背后,是首任车主限定、年里程不超3万公里、终身绑定4S店保养维修的卖身契。

更讽刺的是,当你想挣脱枷锁寻找第三方维修,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去年底已有相关法律判例为厂商站台。 如此看来,4S店换电池报价动辄几万、十几万,省下的油钱在巨额维修单面前或许不值一提。

新能源浪潮不可逆转,但奔驰对待混动技术的严谨姿态如同一面照妖镜:真正的用户型企业,不该用霸王条款筑墙,更应用扎实的售后基建铺路。 当你在展厅被未来感征服时,请务必追问:修车是否只能任人宰割?质保是否布满隐形地雷?省下的油钱,究竟是买了出行自由,还是赎身电子镣铐的定金?答案,藏在合同隐秘密的条款里。

写在最后:

我真心想买新能源车,想平价享受技术普惠带给来的实在,但现实真的如此吗?在种种顾虑没有打消之前,我还是持谨慎态度,毕竟连加个鸡腿的钱都省的我,无法承担太多未知风险。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聊的不单单是选择什么车的问题,更是人生态度的问题,都说莫欺少年穷,那中年就得被欺吗?劝大家没事多思考,没有坏处。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Car司令 0粉丝    86作品 关注 用全新角度解读汽车圈的人和事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