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零公里二手车”,接近8万的车5万多就有了,而且还是新车,很多不明所以的人都在问它们能不能买。有见及此,我出一篇图文,来告诉你什么是“零公里二手车”,一起来看看它是大馅饼还是大坑。
零公里二手车,指的是已经完成登记上牌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通常≤50公里)甚至为零的车辆,法律属性为二手车,物理状态却与新车无异。这类车往往车膜未撕、内饰崭新,看似“捡漏”机会,实则它是行业竞争与政策套利交织的产物。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这些零公里二手车是怎么来的?
1、经销商库存转移:车企为冲销量强制经销商超额采购,超出市场需求的车辆被经销商自行上牌后转卖给二手车商。例如某经销商月销售能力80辆,却被迫采购150辆,多出的70辆往往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渠道消化。
2、出口回流车辆:部分新车以“平行出口”名义销往海外,因目标市场饱和又回流国内,以二手车身份销售。查了相关资料,2023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达27.5万辆,其中60%-80%为“零公里车”。
3、数据造假与政策套利:车企为美化销量数据,默许经销商“左手倒右手”虚增销量;二手车商利用“国三报废车置换”政策,每辆车套取1.5-2万元国家补贴,进一步压低售价。
4、网约车公司转卖:网约车公司批量采购车辆后,因业务调整或资金问题,将未使用的新车以零公里二手车形式分销。
既然如此,那买这些零公里二手车,我们能获得首任车主的所有权益吗?质保有没有缩水?其他方面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1、首任车主权益丧失:终身质保、免费充电、道路救援等专属权益仅限首任车主,车辆完成首次登记后即失效。例如比亚迪的三电终身质保、埃安的三电终身质保均明确要求首任非营运车主。
2、质保期限缩水:原厂质保从首次上牌日起算,剩余时间可能大幅缩短。例如某2025年4月上牌的车辆,若用户2025年6月购买,质保期已减少2个月。部分品牌比如小米SU7,虽然官方宣称“质保跟车不跟人”,但我们作为二手买家,也是需确保账号顺利过户的,否则可能被远程锁定。
3、潜在质量风险:长期库存可能导致电池亏电、轮胎变形,出口回流车还可能因海外运输或存储条件不佳埋下隐患。
那么这些零公里二手车有什么优势?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又是哪些品牌比较多这种零公里二手车呢?
1、价格折扣显著:这种二手车售价普遍低于新车指导价20%-30%,部分车型降价幅度惊人。例如指导价7.98万元的某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其零公里二手价仅5.58万元;合资也有,像大众新宝来包牌价较指导价就直降了近5万元左右。
2、自主品牌主导市场:新能源车型占比突出,不少自品牌因竞争激烈、换代快,成为零公里二手车主力。豪华品牌如奥迪、特斯拉也有涉及,但规模较小。翻查资料,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登记≤3个月、里程≤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较2020年增长7.2个百分点。
那这些零公里二手车适合什么人选购?哪些人慎选?
1、推荐购买者:
预算敏感型用户:能接受二手车标签,且需短期用车(如3年内换车),可节省购车成本。
验车能力较强者:愿意花时间核查车辆来源、检测车况(如通过VIN码溯源、OBD数据检测),规避事故车或库存车风险。
政策套利者:若所在地区有置换补贴,可通过合规操作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
2、慎选人群:
长期持有用户:再次转售时残值比正常二手车低15%-20%,实际用车成本可能反超新车。
依赖质保者:若车辆频繁维修或需核心部件更换,质保缩水将增加开支。
品牌溢价追求者:零公里二手车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影响未来购车选择。
3、购买注意事项:
核查来源:要求提供车辆登记证、保养记录,确认是否为库存车或出口回流车。
合同条款:明确标注车辆状态(如“零公里”“准新车”),约定退换条件。
第三方检测: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电池健康度、车辆历史记录,避免“调表车”“事故车”。
而且多说一个信息,据一些媒体报道,商务部正打算推出“新车首次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二次交易”规定,目标就是严查虚假过户及补贴套取,技术层面将通过VIN码溯源、OBD数据检测打击里程篡改。
零公里二手车的低价诱惑背后,实际上是行业畸形竞争与政策漏洞的缩影。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要理性权衡短期节省与长期风险,优先选择正规渠道并核实车辆信息。随着监管趋严,这一灰色现象很有可能将逐步规范,而在此之前,“谨慎上车”仍是明智之选。
现代汽车N品牌加速推动中国高性能汽车文化发展
7月第三周,内地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渐入高潮,在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纷纷飘红时,二季度他们调仓或者建仓了哪些公司成为焦点,不仅是老牌明星基金经理的新思,而且年内领跑基金的组合变化更为引人关注,最新排在前列的多为受益于创新药的药基。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在汽车性能的讨论中,超跑凭借低重心带来的极致稳定性,总是牢牢占据话题中心。而传统认知里,SUV 由于较高的车身,在稳定性上似乎难以望其项背。但极氪7X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思维。它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让 SUV 也拥有了媲美超跑的稳定性,在跷跷板挑战等测评场景中大放异彩,重新定义......
在智电时代的浪潮中,硬派越野将何去何从?7月17日,随着“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以震撼的32.99万起预售价震撼登场,一场越野与智能的完美融合风暴正式席卷而来!预售一小时即迎来了订单量破9000台的好成绩,此次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的强强联手,以科技为引擎,发布了“豪华智能......
传统SUV因高重心、高风阻被诟病“笨拙”,而电动车却凭借电池底置的先天优势,悄然改写游戏规则。极氪7X近期以45度驼峰爬坡、高空跷跷板动态平衡挑战等刷屏全网——在极端倾斜路面上稳如磐石,甚至能实现单侧车轮悬空下的精准控制。这背后,是电动车底盘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低重心设计+智能扭矩......
猛士M817预售开启。铁血猛士+满血华为的强强联合
7月15日吉利与极氪正式签订了合并合同,这也是吉利此前《台州宣言》关键的落地成果,可以预见,通过此次合并,后期吉利能更好聚焦公司资源,在新能源发展上势必进一步提速。
岚图回应用户关切 直播解读岚图FREE+生产细节
北京现代用一台配有零重力座椅的库斯途,通过电动装置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不间断调节座椅,在100个小时内,连续开合座椅10000次,并通过直播的方式,接受网友们的监督。
领悦南京升级为宝马集团“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并成立新公司
在智电时代的浪潮中,硬派越野将何去何从?7月17日,随着“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以震撼的32.99万起预售价震撼登场,一场越野与智能的完美融合风暴正式席卷而来!预售一小时即迎来了订单量破9000台的好成绩,此次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的强强联手,以科技为引擎,发布了“豪华智能......
和孙颖莎一起“回家”!200万用户达成,红旗嘉年华宠粉进行时!
根据乘联会的月度销量数据,2025年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势。近期,中汽数研也公布了“中国十大汽车集团销量榜”
第四代长安CS75 PLUS智慧卓越型 重庆东站首发!
三倍国标!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测试
悦享万家 意启新程 奔腾悦意品牌之夜圆满落幕
以“智能”为名抬高两轮电动车售价,实际为收割低收入人群的做法
6月份中大型轿车销量出炉:BBA,五味杂陈
安徽区域300万次换电里程碑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