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然而以“价格战”为代表的“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引发监管高度关注。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即表态支持并将加大整治力度。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政府或将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加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限期落实缩短账期要求等,以遏制行业恶性竞争,引导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这场整治行动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市场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卷式”竞争泥潭,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恶性竞争已对整个行业生态造成严重破坏。2025年1-4月,尽管在国家“以旧换新”等政策助力下,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687万辆,同比增长8%,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却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3%,远低于历史正常水平;而2025年前四个月进一步降至4.1%,明显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利润率。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销量增长并未带来利润提升,反而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价格战的传导效应已波及整个产业链。在经销商层面,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指出,行业正面临经营压力加大、盈利能力降低、车辆库存偏高、流动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乘用车行业库存高达350万辆,环比增加15万辆,同比增加12万辆,呈现持续攀升态势。超4000家4S店被迫关停,经销商新车销售亏损达1380亿元,退网潮愈演愈烈。在供应链端,零部件企业被迫突破成本底线,采购价连年按10%-15%比例持续下降,上游经营环境恶化,创新动力被严重挤压。
更为严峻的是,价格战已开始危及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中汽协在倡议中强调,无序“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显示,满意度指数为79分(满分100分),较上年下降1分,已连续两年下滑。中消协数据更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消费者对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量同比上升了50.24%,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预言,这种“放血式竞争”的后遗症将持续六七年,甚至可能摧毁行业根基。他指出:“恶性竞争最终会降低产品品质,破坏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而今,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促使监管层不得不采取行动整治行业乱象。
面对汽车行业日益严峻的“内卷式”竞争局面,中国政府已开始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2025年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直指行业无序“价格战”的种种弊端。倡议发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表态,明确表示“赞同并支持”中汽协的倡议,并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政府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已从行业自律层面上升至国家监管高度。
政策工具箱正在不断丰富。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理事长董扬指出:“反内卷不能只靠自觉”,预计政府将采取三方面行政措施:
乘龙车主喊话:再撞!理想负责人:再撞!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中型车投诉指数2240.4,环比下滑9.13%。秦L排名首位,降价增配仍是车主投诉的焦点。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紧凑车投诉指数2096.55,环比上涨22%。英朗排名首位,投诉指数大涨67.2%让其持续霸榜。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从军车到民用车,东风安全血脉的岚图答卷
长安启源A06不仅是超配央企品质的集中展现,也标志着新央企在新能源战略落地过程中,正以更系统、更务实的方式,回应用户对高品质出行体验的期待。
复盘“多家奔驰4S店关闭”事件:门店退网很正常,用户维权找门店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交付数据,全系车型交付量达50129台。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8月1日,上汽智己发布 “恒星”超级增程。
理想“被做局” 这次危机比MEGA那次还严重
日前,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盛会不仅是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
三家新势力合并:欲与特斯拉比亚迪平起平坐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向上攀爬的中国制造,为何总被暗箭射中领航的翅膀?
不止卖车,是在造“智慧出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