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最大市场冰火两重天,保时捷的全球危局

最大市场冰火两重天,保时捷的全球危局

汽车网评 1295浏览 2025-06-09 IP属地: 未知

日前,保时捷高层“考虑转移部分组装至美国”的消息又将这个品牌放到了大众视野,尽管官方迅速否认,但这场风波揭开了保时捷的全球困局,北美市场在25%关税重压下艰难支撑37%的销量增长,中国市场却以42%的断崖式下跌持续失血。一边是关税利刃高悬的最大市场,一边是加速崩塌的战略腹地,保时捷的全球战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撕裂。

面对4月起实施的25%进口汽车关税,保时捷的应急策略透露出巨大焦虑,首先是经销商证实新车交付暂停数周,港口车辆被海关留置观望,尽管官方宣称4月交付超5000辆,但未说明多少属于关税生效前的抢跑库存。提前囤货的策略虽让一季度北美销量冲高至20698辆,却难掩4月后“销售停摆”的真空期。

25%关税直接导致保时捷两度下调财务指引,销售回报率从10%腰斩至6.5%,营收预期缩水20亿欧元。更严峻的是,其应对手段仅限于在标价单上单独列示关税附加费的小修小补,而竞争对手奔驰已启动实质性产能转移,如今的保时捷却仍在观察状态,到最后恐怕只能慢人一步。


当保时捷为美国关税焦头烂额时,其在中国市场的下滑更为致命。断崖式下跌的五年曲线2021年登顶9.57万辆后,保时捷在华销量连年滑坡,2024年仅交付5.69万辆(同比降28%),2025年一季度再跌42%至9471辆。这种持续性萎缩已非周期波动,而是品牌护城河崩塌的显现。

旗舰电动车型Taycan在2024年全球销量仅1.4万辆,同比暴跌50%。续航短板、充电配套不足等问题未解,却又因与燃油车型定位重叠引发内耗。当中国新势力以兆瓦充电、辅助驾驶等等卖点抢夺市场时,保时捷的电动化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销量崩塌,保时捷CEO奥博穆仍强调坚持不卷入价格战,这种拒绝本土化适应的傲慢,使其在国产高端车型围攻下节节败退,经销商库存压力与渠道收缩,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为应对压力,保时捷启动裁员1900人、终止2000份合同,同时削减电池项目投资,这与其电动化转型需求形成尖锐矛盾。8亿欧元重组资金被迫用于止血而非造血,技术代差将进一步扩大。

保时捷的十字路口,也是传统豪华车转型的缩影,当关税壁垒肢解全球化红利,当电动革命重构竞争规则,昔日以性能作为卖点,但如今买账的人又有多少呢。倘若保时捷继续寄希望于关税下调,而忽视中国市场的竞争变化,2025年一季度全球销量8%的跌幅,或许只是漫长下滑曲线的开端。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