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解读小鹏G7静态体验:围剿Model Y第二轮,图灵AI芯片上车

解读小鹏G7静态体验:围剿Model Y第二轮,图灵AI芯片上车

驾仕派 3603浏览 2025-06-12 IP属地: 未知

2025年不仅是9系SUV的大年,同样也是7系SUV的大年。

今年下半年会发布的7系SUV可能大家更关注的是小米YU7,但小鹏G7也将正式亮相——体验下来会发现小鹏G7同样是25万元级的“高水准选手”。更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小米YU7还是小鹏G7,它们的核心竞品其实都是特斯拉Model Y。


那小鹏G7能不能从月销3万的特斯拉Model Y分一杯羹呢?


01

外观很小鹏,比Model Y更居家

车身尺寸上,小鹏G7也可以看作是对标Model Y的产品。车身长度接近4.9米,轴距也依然是2890mm,1655mm的高度会带来更好的头部空间。不过除了车长之外,其他的数据其实都和小鹏G6保持了高度一致。但从加长的车身尺寸可以看出来,小鹏G7更像是品牌对G6的一次反思——不再完全照着特斯拉Model Y去做,而是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由于车身的加长、加高,小鹏G7的外观比例也更契合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审美,而不再是现在流行的轿跑SUV,同时这也大大提升了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尾厢空间,都比Model Y更有优势。

在外观设计方面,小鹏G7采用了和P7+类似的第二代家族式X Face前脸,贯穿式的日行灯,两侧梯形的大灯组,这些都很小鹏。这次在底部进气口采用了100%可调档位的主动进气格栅,可以进一步优化风阻、提升效率。同时外形还是充满张力的曲面设计,而这个灵感依然来自飞行器的动力学流体曲面。

来到侧面,小鹏G7在观感上保持了车头下压、尾部上扬,整个姿态还是保留了速度感强烈的俯冲设计。小鹏G7的L113是短颈设计,A柱也更为靠前,这种设计更强调车内空间利用率——据说车内空间利用率达到88%。

在D柱的处理上,小鹏G7还是更传统的宽D柱设计,而不是小鹏G6那种很纤细、流线型的风格,看上去也更像是两厢SUV,而不是Model Y那种“大鼠标”造型。

车尾采用了和P7+同款的C型环绕灯组,尾灯和尾厢形成了一个小鸭尾的设计,而车顶也有运动感十足的尾翼,整个造型保持了小鹏7系列的运动风格。

其他的细节方面,小鹏G7还采用了前后排静音电吸门,算是弥补了之前G6缺失的配置。同时采用了无边框的悬浮后视镜,还集成了智驾小蓝灯。并且这次小鹏G7的尾灯上同样增加了智驾小蓝灯的设计——在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之后,后方的车辆能够识别小鹏G7的状态。

当然,车身涂装也是现在各家新势力比拼的重要卖点之一。这次我们拍摄车型的星辰灰是全新车色,据说灵感来自于开普勒星球的黎明时分。说人话就是,浅淡灰色中透出一点紫色。另外还有新月银、星云白、暗夜黑、云贝米、星际绿,灵感都是来自于星空,但是没有过于艳丽的色彩,都显示出居家气质。


02

内饰更豪华,满配舒适不打折

小鹏G7的外观或许没有太超出意料,而这次新车真正的显著卖点在于内饰。

如果说小鹏G6主打科技实用,小鹏G9主打智能豪华,那么小鹏G7主打的就是科技AI。其实在内饰上小鹏基本上就是跟着特斯拉的科技简约风,但在小鹏G7上明显多了高级感、松弛感,以及更多的科技感。

先来聊聊小鹏G7座舱的高级感。

小鹏G7的座舱布局虽然类似于特斯拉,但是车内豪华感的营造上已经领先了特斯拉非常多。最典型的是车内使用的材质更加高级,用了大量的软材质包裹,同时皮革里面的海绵层都更厚实,再加上座椅的Nappa头层真皮、车顶的超纤绒材质,这样就营造出一种如同家里客厅一般的舒适感。

同时在细节上小鹏G7也处理得更用心。比如车内的256色氛围灯都是漫反射,见光不见灯,并且IP台上的氛围灯还使用了双灯设计,下面是漫反射,上层则是灯带,非常巧妙。再比如,在车门扶手和前IP台都有G3曲率连续的天然真木饰板,会让氛围灯效果更柔和,同时也衬托出车内的豪华感——国内消费者似乎也更喜欢有木纹饰板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G7丝光金属质感的饰条并非镀铬工艺,而是采用了PVD真空镀膜工艺,按照小鹏的说法这样更环保。

小鹏G7科技氛围的呈现,并不是仅有传统认知的15.6英寸大屏,最关键的是它配备了问界M9同款的大尺寸华为AR-HUD。如果说在小鹏G7之前的车,都是以中控Pad为车内主要的交互屏幕,那从小鹏G7开始,AR-HUD就会成为驾驶者更愿意看的屏幕——其被小鹏方面认为将树立全新一代AI座舱的新范式。

首先,全新的AR-HUD是华为XHUD提供的,尺寸达到了87英寸,虚像显示距离10米,也就是两个车身长度的距离,比一般车辆用W-HUD的2-3米距离远了许多,也比大部分AR-HUD的8米更远。这意味着可以使驾驶者不再需要频繁变焦来看HUD,更不会让HUD如同鸡肋,并可以完全替代液晶仪表。

同时,小鹏G7这个AR-HUD有同级最高的1800:1对比度、12000nit的持续高亮度,在任何场景都能清晰可见。另外行业最低静态畸变小于等于1,是主流水平的3倍,还有100ms的超低延时,都可以更好的避免使用者的晕眩感。

当然,有了最强的HUD光机,还要有最强的体验。这次小鹏在行业首发了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是可以提供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导航路线悬浮在真实道路上,实现了真正的增强现实。

按照小鹏给出的参考影像,小鹏G7的AR-HUD+车道级引导可以实现常见的导航引导、变道引导、多岔路口引导等等,还能对事故变道、施工变道、公交车道限行等进行强化提醒,此外还可以进行全场景AR安全预警,对鬼探头、超速、旁边车辆加塞、窄路通行等等进行预警,甚至在雨雾天气也可以自动标识前车和车道,提升安全性。

在开启辅助驾驶时,小鹏追光全景AR-HUD也能够呈现蓝色的全场景AR光毯,能够传递复杂意图,比如超车变道提示、转向等等,还能够结合人机共驾提供避让前车引导、泊车引导等等。所谓“车外小蓝灯,车内蓝光毯”。

此外,在座舱娱乐系统方面,小鹏G7的AR-HUD本身也可以实现观影功能,而这次AI座舱还首发了全新的拥有20扬声器的7.1.4全景环绕声,实现AI智能音效,可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自动切换音效。再配合后排的8英寸娱乐屏,小鹏G7的座舱娱乐性至少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03

空间优势大,松弛感拉满

小鹏G7的宽适松弛,主要是体现在驾乘空间上,这也是小鹏G7相比特斯拉Model Y、甚至小米YU7最大的优势所在。

由于采用了2.17平方米的全景天幕,因此前排头部空间就有了富裕,调整好位置后头部空间可以达到两拳左右。按照小鹏的说法,前后排头部空间,也就是从坐垫到车顶的距离为1062mm/1035mm,都优于同级对手。

后排空间方面,2890mm的轴距能够给后排乘客带来三拳左右的膝部空间,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同时后排头部空间也差不多接近两拳,并且这样的头部空间并不是妥协座椅高度来的。后排座椅高度达到330mm,完全不会有小板凳的感觉,对大腿的支撑也非常到位。

而且这次小鹏G7的座椅为全新一代云感舒适座椅,采用12层舒适结构设计、坐垫高达30mm的海绵层,坐垫和靠背的断面也进行了重新设计,更贴合乘坐者,带来更强更均匀的支撑。

同时加热、通风、按摩、座椅记忆、电动调节靠背这些功能也是四个座椅都有,延续了小鹏P7+的做法。另外还有中央扶手也是行政级长扶手的设计,再加上50W风冷无线充电面板,后排的舒适感也被拉满。

小鹏G7在空间、储物上还有一些细节设计应该也很能打动家庭用户。

比如前排副驾的手套箱用了电子开启,同时还能设定密码,方便临时存放笔记本电脑、相机这类贵重物品。唯一的问题是手套箱里面没有植绒,塑料感重了些。

同时中央操纵台下方的桥洞储物格设计了磁吸功能,配合带磁吸的纸巾盒就可以避免纸巾盒乱飞,也能随时规整放置。

后排右侧配有一个小桌板并不奇怪,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小鹏G7的小桌板还有一个0-90度悬停的磁吸板,立起来可以放置Pad或者手机。而且磁吸功能也不担心手机放在那里会因为刹车或起步而倒下来,这个心思真的特别细致。

接下来看看后备厢。小鹏G7拥有一个819L的超大后备箱,比Model Y的还要大,这使得一家五口出行的行李也全都可以装下。并且盖板下面也有一个和Model Y类似的隐藏储物格,容量大小为120L,也是非常夸张。如果你要搬运发财树那种绿植也没有问题,盖板可以卡在卡槽里面直立,这样放下一株一米多高的植物也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实际上,小鹏的设计师还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骑行需求,这个后备箱有两个挂钩、盖板上还有四个地扣,可以更好地固定自行车。而如果放倒第二排座椅,整个后备厢空间将达到2277L,可以放下三辆自行车——又或者37个20英寸行李箱。另外考虑到旅行场景,小鹏还专门研发了盖板+置物板桌腿套件,能够变为户外露营餐桌。


04

驾仕总结

实际上,小鹏G7还有一个核心卖点——它是小鹏首款搭载图灵AI芯片的车型,而且一上就是三颗,算力上拉满。目前小鹏汽车方面还没有公布图灵AI芯片的算力,但是给我们的一个参考是:三颗图灵AI芯片相当于9颗主流智驾芯片;智驾有效算力是行业旗舰的2倍;智舱有效算力行业旗舰的26倍。如果按照这个算法来看,基本上小鹏G7整车的AI算力达到了2000TOPS,这就十足夸张了。这也让我们对小鹏G7的AI智驾能力充满期待。

总之,这次体验小鹏G7,简单总结下来核心静态亮点有两个——

-全新一代的AI座舱体验,小鹏追光全景HUD技术带来了真正虚实结合的抬头显示体验,也真正弥补了从特斯拉Model 3之后兴起的那种无液晶仪表的全新解决方案,让AI体验可以更加沉浸。

-第二个卖点自然就是夸张的空间,小鹏G7可以为全家出行提供舒适、宽敞,并且高级、松弛的前后排空间。这是特斯拉Model Y、甚至小米YU7都无法提供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25万元价位,小鹏G7一定会比小米YU7更适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的智能出行需求。小鹏G7的目标精准而明确,那就是相比竞品有更明确的舒适家用属性,但同时在智能化体验和AI性能上颠覆了行业现有的主流标准,并且是成倍的增长,这也筑起了小鹏的认知护城河。

(END)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110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