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上午拿起手机刷新小米汽车APP,屏幕上显示的YU7 Max交付时间已从昨晚的34-37周变成了35-38周。就在这迟疑的一个夜晚,就需要多等整整七天才能开上新车。
以上一幕对于不少小米YU7的潜在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陌生。而在闲鱼平台上,超过2000条“小米YU7订单转让”信息正实时更新,最高加价已达到2万元。
6月26日,小米YU7上市3分钟便创下 “20万辆大定” 的惊人纪录,1小时后这一数字飙升至28.9万台。雷军激动地将此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但很少有人预料到,这场狂欢中最高兴的除了米粉,还有那些嗅到商机的黄牛,以及小米的供应商。
爆单奇迹与黄牛盛宴
小米YU7的发布现场堪称梦幻,当雷军宣布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 时,整个汽车行业为之震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作为对比,特斯拉Model Y整个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0.18万辆。小米YU7一小时的战绩,已经超越特斯拉主力车型三个月的努力。
在销售一线,小米的营销策略功不可没。销售们带头高呼“晚了就没车了”、“早下定早排产”,将消费者的焦虑感推向顶峰。这种被外界质疑为“饥饿营销”的手段效果立竿见影,订单自然如雪花般飞来。
而且,在小米线下门店中,还未下定的潜在用户想要实际体验到小米YU7也需要等待更多时间。
在北京一家小米旗舰店,有销售人员向“汽扯扒谈”透露,目前店内试驾预约已经排号超过了2000个,而且都是已经下定的用户,必须要等这一类用户试驾结束后,才有可能安排未下定用户的体验。
然而在火爆背后,一条灰色产业链悄然启动。早在发布会前一周,黄牛们就已嗅到商机,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出大量“代抢订单”服务,报价从2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一位黄牛透露:“包首批”订单收费高达10000元,普通代抢服务也要3000元。
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小米YU7转单行情价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加价最狠的是YU7 Max版本,普遍溢价1.5万元以上。一位黄牛坦言:“我们专门收购‘准现车’的Max版,一转手就能赚一万多的差价。”
这种暴利源自交付周期的巨大差异。根据小米官方最新数据:YU7标准版最快需要54-57周(约378天),Pro版49-52周,而Max版“只需”34-37周(约238天)。对于不愿等待近一年的消费者,多付1万多元换取提前半年提车,成了一种无奈选择。
灰色产业链其实暗藏陷阱
黄牛们的操作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们首先瞄准Max高配版下单,因为该版本交付周期最短,市场需求最大。接着在二手平台发布转让信息,声称有“内部渠道”获得优先提车资格。
一位自称SU7车主的闲鱼卖家坦言,参与抢购纯粹是“试试手气”,发现订单能溢价万元后立即转手。这种把新车预定当理财产品的行为,正在扭曲正常的消费市场。
但交易过程暗藏风险。业内人士透露,当前主要存在三种套路:伪造锁单截图骗取定金;利用小米“7天后自动锁单”规则在临界点敲诈加价;最隐蔽的是“订单二卖”,同一订单被多次转让。某维权群里,已有消费者因轻信“内部渠道”损失5000元定金。
小米官方对此早有防备。公司明确规定:订单锁定后车辆登记主体信息不可修改,此前仅允许转让给直系亲属。针对近期黄牛泛滥现象,小米再次强调:“订单不支持直接转让,更不支持修改购车人。”
这意味着黄牛转卖订单只能通过“过户”方式完成——消费者先支付全款提车,再将车辆过户给真实买家。这种操作导致新车在未交付时就变成“二手车”,绿本上多出一行过户记录,未来转售时价值将大打折扣。
产能困境与供应链受益
小米YU7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能与订单量的巨大鸿沟。据了解,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年产能约15万辆,主要用于生产SU7;YU7则由二期工厂负责生产,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即使两班倒满负荷运转,月产能上限也只有2-3万辆。
按此计算,仅消化上市首日的28.9万订单就需约14个月。若考虑后续订单,部分消费者可能要等到2027年才能提车。交付周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长——平均每8小时增加一周等待期。
在这场狂欢中,真正的赢家除了黄牛,还有小米的供应商体系。自去年SU7上市后,小米就推行 “60天闪电结账” 政策,大幅短于行业常规的90-270天账期。
“60天一结账,到期直接打钱,不含糊!”一位小米的零部件供应商感慨道,“这简直是业界清流。” 在资金链紧张的制造业,快速回款意味着企业能更快投入再生产。
小米对供应链的账期管理分为两种模式:主要账期为45天(供方交货后,小米在下下下个月10号前付款);特殊情况下延长至60天;对小批量采购则采用30天内的月结方式。
这种政策让中小企业受益匪浅。一家零部件厂老板张总坦言:“以前跟大公司合作,账期长得吓人,资金链差点断裂。现在小米60天一结账,让我们能喘口气专心搞研发。”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有供应链专家就指出:“回款快使供应商更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这样的良性循环最终惠及整个汽车行业。”
不用再抢小米YU7!小鹏G7上市,19.58万起,上市即交付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双向奔赴!岚图车友自发点亮城市地标,相约2025用户之夜,见证FREE+荣耀上市
20万级销量王者,比亚迪汉家族为什么能一直热销?
【韩系动向1616】电动化高性能的巅峰,解读现代艾尼氪 6N!
19.58万元起售,跨时代的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
什么?汽车圈这么卷了,居然还有新品牌要加入造车这条赛道?
日产N7也有望率先“出海”。
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百万强汉一路朝前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中国智造改写拉美汽车版图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中国智造里程碑!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那些觉得“雷总在用169块钱的纸巾盒羞辱米粉智商”的人,我只想回一句:“你们不懂用户!”
学习雷军,没让你学他“等半年”。
哪吒汽车仍在招募意向投资人,这家车企还能等来“太乙真人”吗?
经典旗舰全面焕新!沃尔沃汽车公布6月销量
官降4万,最长续航825公里,2025款昊铂HT上市,要竞争小米YU7?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10.98万元起
问界40个月破70万辆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