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小米打嘴仗,车圈吵翻天

华为、小米打嘴仗,车圈吵翻天

汽车商业评论 2511浏览 2025-07-03 IP属地: 未知

撰文 / 莫 莉

设计 / 赵昊然

当雷军用莫言金句挡回余承东的暗箭时,没人料到这场6月的开场戏竟成行业缩影——

一边是小米YU7三分钟狂揽20万订单的烈火烹油,一边是供应商含泪写就《我有一个梦想》的刺骨寒冰。

李斌曝每月有人花几千万元雇佣水军黑蔚来;贾跃亭在洛杉矶哽咽地说散户是“救命恩人”;杨学良在重庆论坛炮轰某品牌“贼喊捉贼”;尹同跃疾呼“别让海外看笑话”。

冰火碰撞间,大众CEO奥博穆惊醒“在功劳簿躺太久”,轩辕同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敲响“十大决断”警钟。

贾可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到了决断的时候,否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辉煌已经不再,“没有决断,就无法决战”。

这个魔幻6月终于撕开真相:销量狂欢终会散场,而重建规则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01

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雷军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6月1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其社交账号发文:我们正在全力为小米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计7月份量产。

与此同时,雷军又引用莫言名句:“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在外界看来,这并非偶然插入的文学梗,而是一记精准的“回击拳”,被视为疑似回应余承东。

5月3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有一段未点名的发言。

“大家看到,从其他行业来的这个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虽然他的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卖得很爆”,余承东意有所指,“我们做的产品,做得比他还好啊,质量好、体验好、性能好,各方面都好,你还卖不过它,甚至还卖不过他的零头。”

此番言论之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引用解缙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回应。

02

我有一个梦想……

——郭川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车圈版“我有一个梦想”火了。

六一儿童节当天,郭川以“童心未泯”的口吻给中国汽车产业写了封信,题目《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在中国汽车产业,龙头车企和大型供应链企业均有社会良知,他们价值观端正、社会责任感鲜明,不齿以损害他人利益换得自身发展。”

郭川在信中直指行业乱象:“那时这些企业是让人钦佩并争相效仿的行业楷模,因为他们是行业的建设者和呵护者,而不是行业的威胁者和破坏者。”

他在信中列出的“五个梦想”,字里行间都在喊话车企,比如低价竞争不可取,留出利润空间,希望及时回款等,桩桩件件直指车企对待供应商的种种乱象。

“其实梦想还有很多,它们并非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它们一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汽车强国产业的真实情况。”在信最后,郭川还提到,“中国汽车行业需要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但也同样呼唤让人信服的龙头企业形象和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让企业有奔头,让行业有希望!愿有生之年梦想可以成真!”

不得不说,郭川的“梦想”,大概率也是所有汽车供应链的梦想。

03

的确是散户支持了我们,甚至是散户救了我们的命。

——贾跃亭

Faraday Future创始人、联席CEO

6月3日洛杉矶“首届FFAI首年度股东日”活动上,现场云集逾百名投资者,贾跃亭面对自费赴美的中国散户数次哽咽。

“(FF能够活下去)的确是散户支持了我们,甚至是散户救了我们的命。”贾跃亭哽咽称,“可能是极少资金支持我们的人,让FF能够重生,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贾跃亭在发言中坦承,FF曾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他透露,去年三四月份时,公司几乎濒临倒闭,“可以说90%以上公司内部的人都认为要倒闭,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我们还有机会。”目前FF虽然仍处于艰难时期,但贾跃亭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显著改善。

回顾FF的艰难历程,贾跃亭表示,去年公司同时面临多重危机:股价跌至几分钱,随时面临退市风险;账面资金极度紧张,濒临破产边缘;董事会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上帝会保佑那些永不放弃的人,上帝会保佑那些自己救自己的人。”贾跃亭引用这句话来形容FF的重生历程。他强调,“FF真的是必须活下去,为了员工,为了一直支持我们的这些投资人也要活下去。”

贾跃亭表态:“通过我们接下来一到两年的重要战略目标实现,能够让大家快速挽回过去的损失,甚至能够有更大的回报。”

04

每个月黑蔚来的水军的钱3000万-5000万肯定有,但是谁花的钱我们真不知道,因为隔离得都很好,搞不清楚。

——李斌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每次谈到水军,李斌都很无语。

在6月4日的蔚来沟通会上,李斌在谈及汽车行业水军泛滥的问题时透露,每月黑蔚来的水军费用大约有三五千万。

“每个月黑我们(指蔚来)的水军的钱3000万-5000万肯定有,但是谁花的钱我们真不知道,因为隔离得都很好,搞不清楚。”李斌感叹说,这很麻烦,但公司很无能为力,“特别荒谬,但是很真实”。

李斌透露,当前舆论环境变化巨大,尽管批评声不断,但水军行为令人反感。“水军运作复杂,背后有庞大的产业链,进攻和防守往往出自同一拨人之手。”

尽管难以治理,李斌仍希望能加大打击力度以缓解问题。为了防止水军干扰,蔚来直播有时花费不菲,甚至超过直播本身成本,最终不得不关闭评论区。

这不是蔚来第一次针对水军问题发声。今年年初,蔚来就曾悬赏百万,公开征集黑公关和网络水军的线索。如今蔚来处于依靠自身管理走出困境的阶段,涉及多品牌、产品、组织、供应链及销售等多方面管理。相较于2019年,虽然当时更为艰难,但如今竞争更加激烈,蔚来需要以追赶者姿态努力追赶。

对于这些问题,车企到底“遇事息事宁人”,还是争夺“主权话语权”,这是一场公关智慧与法律武器的双重较量,这或许预示着车企品牌保护进入新阶段:不再“躲”,而是“战”。

05

去年重庆论坛抛出了牌桌论,今年抛出了拉踩论、又蠢又坏论,这算不算贼喊捉贼。

——杨学良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

今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的杨学良,火力全开,矛头直指比亚迪。

在发言中,杨学良力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为“行业吹哨人”,是诚实的人,正直的人,呼吁长城举报比亚迪“常压油箱”事件一定要有一个公正结论,不能不了了之。

“我不知道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造假排放造假违犯了什么论?是不是又蠢又坏又拉踩?不能用贼喊捉贼的方式来玩弄是非,不能用非蠢即坏来取代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我们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轨道上运行。”

“过去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价格战,俨然已经发展到了内卷式的恶性竞争,从口水战发展到了人身攻击。”杨学良说,“从人要吹灭鬼灯发展到鬼要灭掉人灯,从狗咬人发展到人咬狗,真叫人一头雾水。虽然我们行业内的人对其中的真相心知肚明,但对社会公众而言,确实是难辨是非,难分黑白。”

这段话,疑似回应今年同样参加重庆论坛的比亚迪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他提出了“拉踩论”和“又蠢又坏论”,去年还提出了“牌桌论”。这些同样被杨学良炮轰——“去年重庆论坛抛出了牌桌论,今年抛出了拉踩论、又蠢又坏论,这算不算贼喊捉贼?”

06

我们在功劳簿上躺了太久。

——奥博穆(Oliver Blume)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

奥博穆在近日的一场媒体采访中,罕见地自我批判。这句话直指大众长期以来依靠“出口+合资生产”模式坐稳全球第二的既定优势,却也暴露出面对数字化、电动化浪潮时的迟钝反应。

这种模式已经过时。“我们的商业模式,即在本地研发生产并销往全球,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运转良好。但我们对世界的变化太迟钝了。”

奥博穆直言称,如今,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差异巨大。其必须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观察、多学习。“别再无休止地争论,而是要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但虽然如此,德国的工程技术仍在世界享有盛誉。”

那么,大众真的面临“降级”风险了吗?对此,奥博穆表示“还没到直接降级那一步,但确实处境严峻”。

他表示,此前其产品设计和品质上有待提升,软件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中国产品战略与市场脱节,并在关键技术领域出现落后态势,这些都不是小问题。

“如今,我们已经精简了产品组合,重整了软件部门CARIAD。”奥博穆表示,“接下来两年,我们将在中国推出30多款新车型,无论技术还是成本水平都能与中国对手旗鼓相当。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即使面对激烈竞争,我们也牢牢占据着市场领导地位。”

07

没有哪个地方的竞争像中国这样激烈。

——菲利克斯·莫格(Felix Mogg)

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汽车行业团队负责人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仍在不确定的局势中艰难前行。

罗兰贝格在6月中旬发布的《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中强调,随着传统市场增长放缓和电动化转型的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零部件供应商正面临“停滞转型期”的双重挑战。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市场的竞争强度已远超全球任何其他地区,“强技术、强品质、强价格”的本土供应商生态,正对欧美供应商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在改变全球供应链的格局与规则。

“全球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但没有哪个地方的竞争像中国这样激烈。”罗兰贝格的菲利克斯·莫格在6月的一场采访中如是定论。

他表示,欧洲的OEM也越来越多地将项目交给中国供应商,但许多供应商在欧洲缺乏研发和生产能力。而且,他们无法随意将所有零件运送到地球另一端。相反,许多德国供应商在中国一直非常成功。与此同时,强大的本地供应商以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极低的价格进入市场。

在他看来,虽然“扭曲竞争”不可持续,但中国市场的淬炼也催生全球竞争力。

或许,菲利克斯·莫格的这句“没有哪个地方的竞争像中国这样激烈”,不仅是一段行业观察,更成为许多跨国零部件企业重构全球战略的警钟——若要赢得下一波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就必须深度拥抱中国市场,才能在全球场景中找准定位、保持可持续增长。

08

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决断,就无法决战。

——贾可

轩辕同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胶着的淘汰赛周期。汽车品牌的生存还是死亡,取决于现在的根本策略和关键举措,已经没有时间耽误。”6月13日,以“决断”为主题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广州开幕,贾可博士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到了决断的时候,否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辉煌已经不再。所以,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决断,就无法决战。

围绕这一背景,贾可博士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大势和汽车行业百年大变局角度出发,提出《中国汽车的十大决断》:

第一个决断:反内卷形成国家共识。第二个决断:规范秩序必须靠法治。第三个决断:安全是汽车产品底线。第四个决断:超越用户期待是铁律。第五个决断:AI全面赋能企业经营。第六个决断:分工协作放弃大而全。第七个决断:无和谐生态则无未来。第八个决断:坚定全球本土化道路。第九个决断:新汽车发展刚刚开始。第十个决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所有的人,必须放弃幻想,要么迅速断舍离,要么迅速填平补齐,再没有时间拖延,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只会将自己埋葬。”贾可说。

09

中国汽车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互相诋毁、拆台,让人家笑话。

——尹同跃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6月13日,在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尹同跃带来视频演讲,首先便是“炮轰”内卷式恶性竞争。

今年以来,国家引导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清晰而坚定,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国标和管理要求。最近,工信部、中汽协等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式”竞争,抵制无序“价格战”,降价可以说是应对竞争的最无奈一招,无论对行业还是企业本身,都是饮鸩止渴。

对此,尹同跃认为,向下的“内卷”式竞争没有前途,奇瑞希望变“内卷”为“伸展”。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品类创新,不断拓展新的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通过技术赋能和品质提升,提高产品价值,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推动品牌“向上”。

同样,在出海方面,尹同跃强调应该“坚持长期主义,携手抱团出海”。

“出海车企要有大格局,大家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组成部分,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中国汽车同一顶‘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相互诋毁、拆台,让别人笑话。”

尹同跃表示,不仅要“走出去”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更要“融进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施肥”,真正服务和贡献当地,实现中国汽车高质量的全球化。

10

一年内将智能辅助驾驶平权打下10万元。

——沈劭劼

卓驭科技CEO

“辅助驾驶”无疑是今年的热点话题。

6月15日,在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卓驭和地平线两大掌门人现场火花四溅,沈劭劼博士“即兴”立下Flag,表示要在一年内将智能辅助驾驶平权打下10万元。

沈劭劼认为,10万元以下车型实现辅助驾驶平权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国家组合辅助驾驶强标的要求,而这一问题可从技术方案角度而非单纯时间维度来回答。

强标对辅助驾驶系统提出了严格的定量要求,比如需在120公里时速下处理通用障碍物,且系统能运行的最高速度要以处理各类障碍物场景速度的最小值为准,这使得过去基于低算力一体机实现车道保持等功能的方案难以满足要求,相关系统可能只能以L1级辅助驾驶和泊车功能的形式存在。

虽然卓驭科技前期提出的中算力方案面临挑战,但借助新技术有较大希望在中算力条件下解决强标要求的技术难题。

对于多久能实现“10万元以下车型的辅助驾驶平权”,沈劭劼给出的回答是“一年内搞定它”。如果沈劭劼的10万元目标能够如期兑现,那么中国乘用车或将一年内迈入“智能辅助驾驶大众化”时代。

11

小米YU7像网红奶茶,岚图FREE+是高端香槟。

——邵明峰

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

6月23日,在一场行业交流活动上,邵明峰的几句直白发言,揭开了6月底中国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对局。

“小米YU7就好像网红奶茶,排队的人肯定特别多,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感觉。”邵明峰说,“我们岚图的产品,特别像FREE+这些,我认为是高档香槟,它是非常有底蕴的,给人整体的感觉是高端奢华有内涵的。”

邵明峰强调,岚图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奢华有内涵的一种,包括外观设计,一直是坚持原创,产品配置一直想用户需求的,就是需要的产品。

之所以提到岚图FREE+,或许也是因为其和YU7同为中大型智能SUV,用户群体高度重叠,而且与小米YU7“撞期”了。

岚图FREE+于6月24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22.99万元起。据官方发布的数据,预售开启一小时,该车订单已超过5000辆。

小米YU7则于6月26日正式发布,售价25.35万元起。根据小米方面介绍,YU7 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网红奶茶”和“高端香槟”到底谁更懂消费者?或许再等等会有答案。

12

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愚忠的品牌粉丝。

——黄照昆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动力开发部副部长

6月26日发布当晚,小米汽车公布YU7订单数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小米YU7 3分钟大定20万台,这种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用户交车时间要等待一年以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愚忠的品牌粉丝。”6月27日,黄照昆在转发小米订单量微博时如是表示。

他还表示,这再次验证了“群体会降低智慧”,这种手机行业套路很容易拉动情绪。这番言论迅速发酵,网友分为两派:一派质疑小米订单真实性,另一派批评传统车企高管“输不起”。

当日下午,黄照昆紧急删除微博并发布道歉声明:“关于小米YU7的不当言论,我深表歉意。我的言论伤害了广大车友的感情。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我本应更加严谨,却因个人轻率言行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我深感愧疚。”

据央广网此前报道,东风内部人士曾透露,上述微博内容属实,并透露该高管职位是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动力开发部副部长。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32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