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驾仕派 496浏览 2025-07-12 IP属地: 未知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紧跟着「60天账期」而来的是限产限价,这一轮政策的大方向十分明确,就是反内卷。

但反内卷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让车企享受保底利润的安乐窝?

01

销量下滑

先从特斯拉聊起。

特斯拉这一轮颓势是从2023年开始的。那一年刚开始,它们就在中国市场宣布了2万-4.8万的降价,那一波降价同时也正式拉开了这两年多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序幕。

特斯拉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从那时开始下滑,直到现在已经被小米压了一头。同样,特斯拉的全球影响力也在逐年下滑,销量难以为继,甚至如果刨除销售碳积分收入,它又开始亏损了。

原因有很多。一是马斯克巨大的精力分散;二是汽车业务停滞,产品更新、工程创新、新市场开拓,特斯拉什么也没做。就好像马斯克已经满足于特斯拉当下的状态,当甩手掌柜了。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相比于收购推特和纠缠特朗普,马斯克这两年多、特别是最近几个月,真正投入精力的事业其实是xAI和特斯拉Robotaxi。

就在两天前xAI推出了新一代大模型Grok 4,高级版本订阅费用高达每月300美元,同时账面实力上似乎超越了包括OpenAI、Gemini、Claude在内的一众对手。

差不多同一时刻,马斯克在X上回复网友时宣布,Robotaxi将在一两个月内通过监管审批后登陆旧金山湾区,并且扩大在奥斯汀的运营范围。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来自「X」(过去的推特)

02

狭义汽车业务的确是停滞的,但AI泛汽车业务正快速突进。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销量惨淡,特斯拉的股价却一直相对稳健地支撑其万亿美元上下的市值。因为马斯克正在讲一个更大的故事,关于自动驾驶、xAI与特斯拉可能的合并、Robotaxi将深刻改变全球汽车消费市场的故事。

个人并不相信自动驾驶真能吞噬整车消费市场,但出行市场的爆炸式喷发毫无疑问,针对汽车的消费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而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上,以Robotaxi与Waymo为代表的美国项目仍是领先的,这一点体现在技术与项目本身,更体现在硅谷指数级领先的AI人才储备上。按照当下的节奏进展,当决定性时刻到来,不论先跑出来的是Robotaxi还是Waymo,都代表着中国汽车业仍然落后一步,还是被牵着鼻子走。

(仅为个人观点,一定有人持不同意见,我表示尊重)

中国汽车业显然有着比这更大的野心,至少,有些车企和硅谷有同样的判断,并且已经着手布局,以求至少要缩短差距。比如理想与小鹏都曾公开AI方向的战略投入。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来自李想的微博

AI要烧的钱不会比造车少,需要投入的精力不会比造车小。

03

赛季报销

2024-25赛季,NBA大规模爆发跟腱伤病潮。到了季后赛阶段,更是接连发生了利拉德、塔图姆、哈里伯顿3位联盟超巨的跟腱大伤,不仅可能下赛季报销,甚至有影响职业生涯的风险。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步行者当家球星哈里伯顿在总决赛第7场遭受跟腱大伤|截图自腾讯体育

近年来,NBA球员的跟腱伤势愈发触目惊心。这其中有2010年代以来技战术演变的作用,如今的小球时代攻防节奏更快、回合数更多,反复冲刺使得球员的跟腱承压成倍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联盟本身运营策略的作用——

首先是赛程增加,部分球队必须在82场常规赛与季后赛之间征战新增的季后赛附加赛;

还有联盟对比赛节奏的推波助澜,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NBA都采取宽松的判罚标准,本就快节奏的比赛变得更快、增加的回合数变得更多;

以及隐藏的X因素,即判罚尺度,近年来季后赛判罚争议越来越大,裁判控场尽可能让每轮系列赛打满7场、确保联盟最大的收益,这几乎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联盟诸多举措的目的是一致的,增加悬念、增加观赏性,以及最重要的增加比赛场次,总之,增加收益。不可避免的,球员的健康显然不会是首要关注因素,乃至于成了联盟扩大收益的牺牲品。

足球世界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国际足联、欧洲足联都一门心思想创收,于是前者升级了世俱杯,后者则推出欧国联,原本就已十分密集的赛程更加无孔不入。在极度疲劳之下,近两个赛季大量球员遭受前十字韧带重伤,陷入轻则半年多、重则超过一年乃至葬送职业生涯的困境之中。

诚然,职业球员们的高收入之中就包含着接受伤病的部分,但任何球迷也都会不由感慨,坐在办公室里的赛事组织者们如此为了创收而牺牲球员健康,终究是不人道的。

对照到中国汽车产业,一系列反内卷政策当然是不希望那些本应取得更大成就的超巨在壮年遭受重创。

04

谁会弹冠相庆

你我当然不能否认,价格战的确牵涉了车企巨大的精力。理想在ONE的成功之后一路都在复制原有的产品模式;比亚迪在汉和仰望之后还是一头扎进了入门市场搅风搅雨;小鹏、鸿蒙等大厂辅助驾驶的技术进展与商业落地均有所放缓……

大家都在挖空心思推高销量,毕竟每周一次的销量榜单才能提供最直观的强弱对比。而上层决策者更想看到超越硅谷、汽车出海、产品创新等等那样的画面,那样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

但任何决策总难免在现实面前展示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好像曾经的新能源补贴不可避免地被很多骗补者大吃特吃,反内卷或许会造成一些不思进取的车企躺在温室市场里弹冠相庆,像曾经的跨国巨头们那样面子上装模作样地竞争,实则在各自范围的市场里弹冠相庆形同同盟。

希望本土车企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不要露出那样的嘴脸。

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跨国巨头们还未曾真正面对新能源参与者的挑战,彼时汽车行业已经经历几十上百年的发育并成为异常稳固的成熟市场;

此刻的本土车企事实上没有一家真正看到自身可触及的天花板,此刻的汽车行业仍在巨大变局与动荡之中,顷刻之间便可能翻天覆地。

谁想弹冠相庆、谁想价格同盟、谁想把消费者当韭菜,此刻的行业与竞争对手立刻会生吞活剥了它们。

限产限价,特斯拉下滑,巨星大伤……

▲来自电影《泯灭天使》

韩国的文化产业经过贸易壁垒的保护在新千年成为席卷全球的“韩流”;

曾经有大量国企在经济政策的保护下成了财政吸血鬼、最终支离破碎。

有些球星在合同年即便身负重伤也要打封闭上场争夺冠军;

有些球星拿到了大合同立刻摆烂耍大牌训练迟到流连夜店。

个人相信本土汽车会是前者,却不敢肯定不会有后者那样的害群之马。只希望你我都能保持清醒,认出谁是谁,把掌声和嘘声各自留给对应的企业。

更希望在限产限价的政策之下,车企能把实惠多多留出一部分交给员工。为生存奔命的苦命人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条件去发挥创造力,只有生活富足而衣食无忧的人们,才愿意承担风险投身前沿领域,用前途搏一个全新的未来。

政策就是想让你们这些车企不用为生存奔命,去搏那个未来的变革。你们也该把这些传递给自己的员工,让ta们能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ta们才有条件把心思投入到你们自己的愿景里面。

封面图片来自腾讯体育

(END)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109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