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5年以来有高达165家内地企业正在排队登陆港交所,其中已有45家企业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这45家企业从提交上市申请到通过聆讯最短仅用了1天时间,其中有11家仅用不到1个月时间。
整车企业赴港上市一向不易通过,此前蔚小理都是先登陆美股再转而在香港二次上市,零跑几乎也是压着6个月有效期通过聆讯,而像威马、哪吒更是冲击港股未果。今年2月,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今距离6个月的聆讯资料有效期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奇瑞却突然展开了一次罕见的组织架构重组,内部正式组建起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艾瑞泽与瑞虎)、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并由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统管。一边是资本市场的沉默迷雾,一边是企业内部的锐意改革,奇瑞的这场内部改革,其意毫无疑问是想要向资本市场展示更清晰的业务架构和增长逻辑。
IPO的阻力:国内市场的短板与结构失衡
2024年是奇瑞营收和业绩双双增长,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首次达到4800亿元。全年累计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38.4%,也创造了奇瑞集团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但奇瑞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还是在海外市场。2024年奇瑞集团出口汽车超114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反观奇瑞在国内的销量仅145.9万辆,在国内市场份额长期徘徊在二线阵营,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差距显著。
此外,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累计58.4万辆,虽然同比暴涨232.7%,但与其他头部车企相比,奇瑞新能源车的盘子并不大。
放在奇瑞内部来看,新能源车销量也仅占总销量的22.5%,不到四分之一。如果从出口来看,传统燃油车仍然是奇瑞出口的绝对主力,2024年达到86万辆,而新能源车出口量不到3万辆。反映到营收上,奇瑞的招股书中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74.8%营收依赖燃油车,新能源收入占比仅16%。
国内市场短板和油电结构失衡,是奇瑞的两大隐患。而隐患已在2025年开始逐渐显现。
2025年上半年,奇瑞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仅3.3%,虽然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但增速已经放缓。海外风险反而会为奇瑞的IPO带来更大不确定的影响。比如奇瑞海外营收的“大头”俄罗斯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政策环境收紧的双重压力下,2025年俄进口关税已上调至20%-38%,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从销量看,奇瑞新能源车确实在大幅度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增至28.5%,但是因为中国新能源市场太卷了,盈利能力依然低于油车。过去奇瑞可以依靠出口获得的丰厚利润反哺国内市场的价格战,但如果海外市场受阻,最终也将会拉低整体营收,甚至是国内市场的销量表现。
资本市场向来看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的发展。出口风险增大,新能源贡献低,对奇瑞的IPO成功与否,股票定价的高低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国内市场症结:管理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
无论是加速提升新能源车的贡献,还是规避海外市场的风险,又或者是为了应对下半场的淘汰赛,激活资本市场的信心,归结下来都是要把改革重心放在国内市场。
中国车企总是在扩张和整合的不断重复中前行,在这一轮新能源车崛起时,大家都争相扩张,而现在又到了整合的时候。在此之前,比亚迪、吉利、长城都已经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内部整合,目的都是战略聚焦、提升效率、强化协同、减少内耗,奇瑞也不例外。
在乘用车领域,奇瑞集团相继布局了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各自独立运营,还形成了星途星纪元、捷途山海、iCAR等新能源序列,以及奇瑞瑞虎、奇瑞星途(燃油车)等序列。
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内部赛马”的策略,不仅卷的是竞争对手,更卷的是内部资源。奇瑞主品牌下各种车型系列繁杂,用户辨识度低;部分车型产品存在定位重叠,技术重叠,产能重叠的风险。
就拿新能源品牌星纪元与合作品牌智界来说,二者就相互掣肘。星途星纪元ES与智界S7价格带高度重叠,导致产能分配冲突。2024年智界S7因产能不足延迟交付,部分订单被转给星纪元ES,就曾经引发内部争端。
今年5月,奇瑞曾经向外界展示过一次风云A9L与星纪元ES的双车对碰实验,这次实验的目的是让用户直观感受奇瑞汽车的安全价值,但是又颇有一些“同室操戈”的生动写照。事实上,这两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也是高度重叠。
今年5月底,成立两年的大卓智能被爆解散。奇瑞汽车官方宣布,将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进行整合,统一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在完成了技术路径的整合后,必然就是要厘清品牌矩阵,锚定市场分层。
星途事业部是奇瑞自己的高端梦,艾虎事业部是燃油车的“现金牛”,风云事业部是攻坚新能源的“先头兵”,QQ事业部则主要负责抢夺下沉市场。大家各自明确分工,接受统一领导,不再各自为战。捷途、iCAR、智界三个品牌性格和用户画像已经非常鲜明的事业部,则继续保持独立。
这样既有利于国内市场的作战,也向资本市场展示一个更清晰、更高效、更有投资价值的形象。
写在最后:
但是,架构上的调整只是改革第一步,奇瑞试图以此闯过目前IPO的这一关,但架构清晰并非面子工程,相应物理层面的整合易行,深层次的资源冲突、品牌区隔与协同效能提升道阻且长。改革最后能否为奇瑞的国内市场表现带来卓有成效的改变,还取决于管理者的智慧和执行。
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成立后,资源分配的大权系于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一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实战中,李学用要考虑四大品牌事业部如何共享技术、渠道、供应链,避免各自为战。比如各个品牌的特色如何保持?渠道要不要合并?服务流程要不要统一?另外,还要考虑让家里的这几个孩子感受到公平公正,在激发内部活力与避免内耗之间找到平衡。李学用肩上的担子不轻。
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会是改个部门名字,换个负责人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奇瑞这位“理工男”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长远战略布局的真实能力。这步棋走得对不对,效果好不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试驾第三代长安UNI-V,2.0T动力,带模拟声浪,标配电动尾翼,这感觉就是在开V8。
艾瑞泽8是一款用全球车标准打造的高性能品质家轿,动感外观、超大空间契合了用户群体对于高品质的追求
半价Model 3?零跑B01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轿跑
在奥迪看来,智能化与舒适性固然重要,但它们应是豪华的“标配”,而非灵魂的栖所地,在电动化洪流中,豪华品牌的真正护城河与独特魅力,恰恰在于其对驾驶本质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终端优惠20万左右 有排面的百万级SUV 宝马X7哪款配置最值?
那天开着智己L6瞎晃,边感受全新L6带来的美丽机械质感,研究了一下椭圆形方向盘,结果意外找到了一家特色菜,而且有卖传说中的QQㄋㄟㄋㄟ好喝到咩噗茶,奶茶胃快冲啊
月销超2万台 终端优惠5万左右 凯美瑞选燃油还是油混版?
吉利银河星舰7 EM-i,省油吗,真实车主告诉你答案!
零跑汽车半年销量超过22万台,月销几万台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要说家族里面的销量最好的同时也是这个品牌的标杆,那还得是零跑C11。
主流纯电SUV大比拼,谁能通过“电车眩晕症”大考验?
锐意新生!全新一代骏铃A系登陆郑州,5A赋能中原物流升级
最早加长轴距,现在又引入华为智驾,全网最尊重中国消费者的豪华品牌奥迪推出了Q6L e-tron,这辆车开起来如何,我们一试见分晓。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 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搭建智能驾驶责任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天神之眼13款车型将推送最大规模OTA,本次OTA完成后,开比亚迪海洋网天神之眼车型的用户,将彻底实现泊车自由。 #比亚迪海洋网 #天神之眼
80km/h狂暴起飞,100m深渊速坠 领克Z20挑战安全奇迹
吉利第四代帝豪400万纪念款上线,价格只要5出头,内卷市场下,这款车仍然是很多用户的选择。
日产想靠N7翻身?央企背书的长安启源A07第一个不答应!
13.99万的风云A9L,如何诠释真C级旗舰?
领克900作为目前最火的大型新能源SUV,其带来了三种动力总成。那么2.0T双电机版本的能耗表现究竟怎样?
玛莎拉蒂30多万开回家?两天卖了10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