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车市迎来拐点,汽车消费市场进入了寒冬。2019年,车市虽然依旧低位徘徊、筑底,但已有不少车企依托技术的厚积薄发,有效加快产品的推陈出新,进而强化自身造血能力,赢得消费者与市场的认可,逆市展现出向上突围之势。
其中,长安汽车就率先在“寒市”实现了突围。伴随着多年来技术的沉淀,终于尝到了“技术变现”带来了甜头。其中,以CS75PLUS为代表的CS家族系列的持续发力,直接带动了整个长安汽车自主板块销量与经营质量提升明显。而长安福特销量的回暖,长安马自达的盈利,又使得合资利润势头回转的效果显著。长安汽车自主与合资品牌的双双发力,无疑给“寒市”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及提振作用。
数据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11月销量达134736辆,同比大涨18.1%,环比增长8.9%。除了“PLUS”系列持续热销之外,逸动系列也站上了万辆俱乐部。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长安汽车四款车型销量破万,且销量同环比双增长,无疑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一方面,以CS系列为代表SUV车型持续发力。长安CS75系列11月累计销量达27220辆,同比增长126.2%,顺利跻身SUV单月销量亚军的位置。其中,刚上市不久的长安CS75PLUS销量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单月销量超1.9万辆,堪称车市大黑马。
长安CS35系列11月劲销15994辆,同比增长25.4%;长安CS55系列11月销量达10925辆,环比增长51.6%。值得注意的是,长安CS55PLUS销量也顺顺利破万,达10783辆,上市首月就展现出爆款的潜力。此外,逸动系列也重回万辆俱乐部,单月销量达10102辆,同比增长8.1%。轿车与SUV明星产品统统表现出增长态势,共同助推了长安汽车销量强势回暖。
另一方面,除了销量逆市上涨的直观表现之外,我们还发现,伴随着“PLUS”系列带来的产品结构的调整,长安品牌的经营质量也提升明显,单车利润上扬、产品力溢价向上,自主品牌连续数月都实现了盈利,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总的来看,长安汽车不管从单品还是总量,抑或是经营质量都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对于“PLUS”系列成为市场上难得的“现象级”产品,在圈哥看来,很大程度上在于技术驱动下产品力的提升。今年4月,历时8年,总投资43亿元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启用,涵盖了设计、试验、管理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声振动、被动安全等12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个实验室,堪称长安汽车的“最强大脑”,与“六国九地”研发中心协同,为长安汽车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
今年6月,长安汽车历时4年打造的面向下一代排放、油耗法规标准的全新动力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正式发布。作为长安中、英两大动力研究院联合全球技术团队的技术结晶,该平台设计兼容1.0-1.8L排量,通用化率高达98%,产线自动化率、智能化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全系还兼容48V、HEV、PHEV、REEV设计,全面拥抱电气化时代。
目前,长安汽车第二代逸动及CS35 PLUS都推出了搭载了蓝鲸NE1.4T 高压直喷发动机的蓝鲸版车型,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60N·m,在实现同级别最强动力输出的同时,还拥有极致的节能表现,综合性能达国际一流发动机水平。
去年,长安汽车发布了全面向智能化转型的“北斗天枢计划”,并携手腾讯、华为、博世、百度等北斗天枢联盟成员,致力于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积极探索。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长安与腾讯共同成立梧桐车联合资公司,并发布了TINNOVE OS 汽车智能系统这一重要成果,让消费者用车生活更加便捷。
此外,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现已掌握 200 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并实现了IACC、APA5.0等15项行业领先技术的首发量产,让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走进了用户的生活当中。旗下长安CS75PLUS、CS55PLUS等车型都运用了其在智能互联、智能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使得其在同级产品中脱颖而出。
当然,除了自主板块持续发力之外,长安汽车的合资板块的表现也同样喜人。有“利润奶牛”之称的长安福特,销量表现持续回暖,11月环比增长2.4%;而长安马自达也伴随着产品销售结构的调整,开始实现了盈利;长安通过重心的调整,其合资板块利润势头回转的效果显著。
长安福特方面,今年,长安福特推出了福克斯Active、金牛座以及金牛座的中期改款车型,全新车型福特锐际也将于12月上市。此外,长安林肯第一款国产车型也有望今年推出。新产品的密集推出,也意味着长安福特将进入了新车型周期。正是基于长安福特在加速研发进程、改善经销商系统、国产化豪华品牌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其销量与利润正逐步恢复。
而长安马自达方面,次世代MAZDA3 昂克赛拉自9月底上市以来,订单量也超过了一万台,且供不应求。值得注意的是,订单的结构上来看,65%-70%是2.0L排量的车型,这也意味着产品利润率也大幅度增长。此外,坚持“少商家、多网点、多模式、填空白”的渠道策略,在保持现有的经销商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产品与渠道的发力,长安马自达出现盈利也不足为奇了。总的来看,长安合资板块在新品驱动和渠道改善等因素的刺激下,其销量及业绩都表现出双双向好的态势。
《车壹圈》认为,尽管明年的车市依旧有较强的下行压力,但对已然步入上行通道的长安汽车来说,信心还是十足的。长安汽车背靠强大的体系能力,实现了合资与自主、轿车与SUV的平衡发展,整体转型效果颇具成效。尤其是自主品牌方面,通过在研发、技术、生产、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活生生在存量市场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年销量率先突破百万,“PLUS”系列车型成为现象级爆款,长安汽车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如何在“寒市”中突围!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