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场关于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近期,小米旗下的车型YU7因搭载消费级芯片而引发广泛讨论。然而,争论尚未平息,豪华品牌高管公开发布更是将争论推上高潮。
日前,一汽奥迪副总经理李凤刚发布视频称“消费级与车规级芯片差别很大,明确标识汽车不是快消品,奥迪也绝不会拿用户练手”。该视频一出,让小米YU7 中的高通骁龙 8Gen3 芯片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纸巾盒是车规级,芯片却是消费级?”
实际上,小米汽车并非首个“吃螃蟹”的车企。在它之前,特斯拉也使用过消费级芯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车规级重要还是不重要呢?不用的话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看车企的把控和定位。
1
车规级芯片更靠谱,但非必需
常见的芯片等级一般是按照使用温度、辐射、抗干扰等因素,分为五种规格,从消费级、工业级、车用级、军用级到航天级。其中,车规级是指专门为汽车制造而设计的芯片标准,而消费级则是指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标准。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环境和可靠性要求。车规级芯片需要适应更加恶劣和复杂的环境,因此在设计、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简单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抗干扰能力、抗错码能力、宽工作温度区间以及零缺陷。
然而,这种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车企是否选择认证各凭需求和策略。在《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标准中,只明确要求动力与底盘控制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领域芯片,必须采用车规级芯片。至于仪表盘、智能座舱等部件,并未做出硬性规定。正因为有这模糊地带,小米使用消费级来做座舱芯片,就出现争议。
2
消费级芯片真不行吗?
小米表示,骁龙8Gen3芯片所在的DCD座舱域控制器核心板通过了AEC-Q104车规级标准的验证,中央大脑本身达到了车规级的安全标准。
简单来说,小米是先搭建一个满足车规级标准的“平台”,然后让芯片搭载到平台之上,来让整个系统去满足车规级要求。这说明,即使采用消费级芯片,也是有方法从系统层面对整体车机系统进行更高维度的安全保障的。
根据目前网络公开过的信息,已知用过消费级芯片做座舱的品牌包括特斯拉、高合、小米,还有一些品牌疑似也用过,但是由于比较低调没有过公开。这之中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早在2016年推出HW2.0的时候,就用上了两颗英伟达给手机做的处理器Tegra 3,用来控制车机和智能驾驶。此后,特斯拉后续推出的HW3.0系统果断采用定制化车规芯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更偏向于娱乐的座舱部分使用消费级芯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例如特斯拉与AMD芯片绑定,但他们旗下车型这么多年过去,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车机问题。
3
消费级芯片上车会成未来趋势?
这些车企之所以不采用车规级芯片,一方面可以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另一方面就是成本优势。正是由于在可靠性、耐用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着更严苛的要求,导致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周期和制造成本都要远超消费级芯片。
而又便宜算力又高的消费级芯片,自然就成了部分车企的最佳选择。
虽说车规级芯片成本更高,但坚持在智能座舱领域采用车规级芯片的新能源车企也有不少,比如小鹏、理想、零跑等都使用车规级座舱芯片。而以奥迪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品牌,对安全更是有着严苛的标准,普遍采用车规级芯片作为车机系统的内核。
尽管车规级芯片性能不如消费级芯片,但胜在安全性强,能顺利通过AEC-Q100、ISO 26262等标准,可以直接上车;车企想在车上使用非车规级的芯片,就需要通过一些额外手段。例如加强对高温、高寒情况下的保护设计,通过散热设计、对元器件进行特殊制程设计等,也能提升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其实不难看出,虽说消费级芯片上车争议不断,但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如果更便宜、算力更高的芯片能够在改造之后满足汽车上的要求,这或许就会变成又一个技术趋势。很多车厂都会跟进,而且会复制小米的这种操作方式,用核心板来过车规认证。
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车规级芯片往往需要设计多重冗余,以应对可能的故障,确保行车安全。当然,消费级芯片用于座舱,不涉及安全相关的功能,这些车型也是可以放心购买的,万一发生故障也只影响到用户体验。综上所述,在看待车企搭载消费级芯片这个问题上还需要理性,不能简单的把其和偷工减料画等号。
上市3个月,交付超2万台——你以为广汽丰田忙着数销量?不!他们忙着给铂智3X做首次OTA!比新势力还快!这波操作,直接把用户需求拿捏死了
电动方盒子: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他
月销超4万台以上 顶配裸车不到10万 吉利星愿是纯电代步车首选?
很多家庭第一次考虑买七座MPV,可能都是因为“空间不够用了”。从接送娃、照顾老人,到周末出游、临时拉货,越来越多家庭意识到:一台车得同时兼顾“生活”和“事业”,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2025年已经过半,回望过去的上半年,价格战、科技战等也让很多车企压力倍增,不管愿意与否,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市场之争就是这样:能者居之。因此我们看到了吉利银河的快速崛起,更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傲立潮头。
穿越生死线的救援先锋——58岁“老顽童”与他的钢铁守护者。
左手纯电,右手增程,烈马新能源能否成为最畅销“方盒子”?
最近特斯拉涨价新闻不绝于耳,那么现在还是入手特斯拉Model Y的好时机吗?
双销冠!双爆款! 岚图宣布全系车型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
兄弟们,买电车是不是觉得设计同质化,满大街都是眯眯眼?今天带你看一台有脸有面儿,颜值能打的狠角色,长安马自达EZ-6!
2025年新能源市场持续内卷,而15万级SUV成为家庭购车焦点,其中,比亚迪宋PLUS在销量上依然强势,但为了争夺一杯羹,不少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应的竞品来与之抗衡,譬如零跑C11,就凭借不俗的产品力获得不错的市场响应,毕竟自2021年上市以来,4年时间累计销量也超过25万辆。
奇瑞风云A9L上市稍有些晚,但不妨碍它搅动C级混动家轿的水。作为后来者,它能让吉利星耀8和比亚迪汉DM-i紧张吗?
【英俊的车车报道】随着7月12日岚图FREE+以21.99万元起正式上市,在15分钟内便收获过万订单的成绩,岚图汽车也正式开启“2025产品连击战”。在7月12日发布会现场,不仅有25万内唯一中大型SUV岚图FREE+的上市,还有25万级超强华为纯电SUV全新知音的亮相,这也是自......
别克至境首款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 “至境L7”
汽车市场里面的竞争尽管比较激烈,但有实力的车型往往都是自带光环,尤其是对新车型来说,抓住上市后三个月的热度期来提升影响力相当重要,坊间有句话是说:三岁看老。其实,新车型亦是如此,上市三个月市场表现就不给力,后续的市场之争就可想而知了。
各家都在推打着年轻人第一台车标签的产品,那年轻人第一台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能买得起的最贵的,你觉得呢?
比亚迪打通全品牌“手车互联”功能,出行体验再升级
汉DM-i、星耀8、风云A9L,20万内插混C级轿车你选谁?
2025上半年车企销量,比亚迪吉利破百万,大众独守前三
相比很多新势力选手的卷,我更欣赏特斯拉Model Y上没太大存在感的语音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