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追浜工厂 2027 财年结束后停止生产的消息,看似是一次常规的产能调整,实则揭开了这家汽车巨头全球生产体系重塑的大幕。这场从追浜到九州的产能迁移,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转移,更是日产从 “规模优先” 到 “效率为王” 的战略蜕变。
为何选择用三年时间完成这场转型?日产的答案藏着对产业链的深层敬畏。根据官方回应,之所以设定 2027 财年为节点,是为了在过渡期内保持两家工厂的最高生产力,同时确保对客户零影响。这种 “慢工出细活” 的节奏,恰恰体现了日产对产能整合的审慎 —— 既要将 Note 等车型的生产平稳转移至九州工厂,又要通过模块化生产改造,让九州工厂具备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柔性制造能力,最终实现 100% 产能利用率的目标。
追浜工厂的选择绝非偶然。当前日本国内工厂产能利用率仅 60%,而将紧凑型车生产集中至九州,能直接推动日本本土制造成本降低 15%。更关键的是,九州工厂在供应链协同、出海物流上的先天优势,能让整合后的产能更快速响应全球市场波动。值得注意的是,追浜地区的研发中心、碰撞测试场等设施将继续运营,形成 “生产迁移但创新留驻” 的独特格局,为技术迭代保留核心阵地。
员工安置方案更显日产的责任担当。追浜工厂员工将工作至 2027 财年结束,这段时间足够完成技能培训与岗位调配,避免了 abrupt layoff(突然裁员)对产业链的冲击。这种 “平稳过渡” 策略,既保障了生产连续性,又为九州工厂注入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力量,实现了人才资源的高效流转。
从全球视角看,这场整合是日产 “Re:Nissan” 计划的关键落子。将全球产能(不含中国)从 350 万辆精简至 250 万辆的背后,是对 “每一分产能都创造最大价值” 的极致追求。目前九州工厂已启动智能化改造,未来将承接追浜的全部产能,而这种 “集中优质产能、淘汰低效布局” 的思路,正在成为日产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变局的通用法则。
当行业还在为规模扩张焦虑时,日产已用追浜工厂的转型证明:真正的竞争力,藏在对产能效率的锱铢必较里。这场耗时三年的精益调整,终将让日产的全球生产体系轻装上阵,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跑得更稳、更快。
奔驰SUV五折甩卖!优惠完才14.84万,月销390台,为何卖不动?
这辆长安启源A07虽然起售价只有10万多点,但底盘用料一点不含糊。前悬虽然是传统麦弗逊,但羊角是铝合金材质。前副车架还借鉴了特斯拉的副车架设计。后悬不仅使用了粗壮的铝合金下摆臂,铝合金连接盘,而且结构设计与福特蒙迪欧同宗同源。这样的底盘用料放在一辆10万多点的车上,那是相当超值!......
汽车之家“AH-iT千里智测”开启全网首个6+3+6场景化智能评测,覆盖高速、城市、泊车等全场景,20款热门车型实测4天超36小时。真实数据揭晓智能表现,7月20日正片上线!
心心念念的理想i8终于到店了,作为理想第一台纯电动SUV,从曝光之日起它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那么它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今天娜娜姐就实拍给大家看。
卖掉油车换TA,每月省出三顿海底捞!
日产聚焦技术内核:FE冠军实力筑牢 “技术日产” 根基
如果说重庆东站是承载国民出行的“大国重器”,那么同样在重庆东站发售的长安第四代CS75PLUS,就是承载全家出行的“国民好车”。
实用大空间还特别省油!现在20万出头能开走汉兰达7座混动?
烈日暴晒下,车内有害物质激增、爆胎风险上升,近期中汽中心将围绕用户夏季用车痛点进行夏季测试。
日产加码中国!生产出口双中心地位确立,全球布局再升级
这辆长安启源A07虽然起售价只有10万多点,但底盘用料一点不含糊。前悬虽然是传统麦弗逊,但羊角是铝合金材质。前副车架还借鉴了特斯拉的副车架设计。后悬不仅使用了粗壮的铝合金下摆臂,铝合金连接盘,而且结构设计与福特蒙迪欧同宗同源。这样的底盘用料放在一辆10万多点的车上,那是相当超值!......
兄弟们,今天探店实拍吉利银河星耀8,这款车作为后起之秀价格配置都是很在线的,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点开视频详细了解一下?
尽管猛士M817并不属于鸿蒙智行的“界”系列阵容,但它与华为深度融合,集乾崑ADS4、鸿蒙座舱5以及华为一系列智能化技术于一身,而且还是一辆带电的高性能硬派越野。关键是,32.99-35.99万元的预售价,显然是跟坦克500硬刚!
日产新帅果敢出招,引领复兴新征程
7月21日,锁定东风雪铁龙品牌官方直播间,共同见证凡尔赛C5 X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的硬核实力。
200万用户对红旗品牌而言,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红旗作为中国豪华汽车品牌的里程碑事件。7月17日,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2025红旗粉丝家年华暨红旗天工之夜在长春举办。
10万出头的长安第三代UNI-V,有哪些升级?开起来的感觉如何?本期视频详细和大家聊一聊。
实测第三代长安UNI-V,实力不俗外形亮眼,10万元值了!
玛莎拉蒂豁出去了!豪华SUV从65.08万跌至37.23万,值不值得买?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陷车、爆胎,今天我们终于抵达了地标性建筑之一——可可西里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