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政府部门的“重点关照”下,汽车行业轰轰烈烈的价格战、智驾战大幅降温,再加上某新势力今年3月底的惨烈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成为今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都说安全是信仰,如何重视安全与品质,但车企到底做了多少具体工作,如研发上投入多少、车辆上市前做了多少碰撞测试、背后有多少工程师……,则很少有车企死磕。毕竟,喊口号是容易的,死磕执行与细节不是谁都有能力。
在安全取代价格、智驾成为行业焦点后,也有企业迎来自己的“舒适区”。3月,一汽-大众推出整车+配件双终身质保活动,展现行业品质标杆的自信与实力;7月,一汽-大众迎来“品质安全月”,7月17日至18日,媒体走进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一汽-大众在安全与品质方面的深厚功底。
车门10万次开合测试、信息安全单车10万+次攻击模拟测试、电池测试针刺、火烤、盐水泡等“酷刑”、整车700万公里各种烂路、恶劣天气测试……无需费尽心机包装美化,一汽-大众只需展示自己日常的基本操作,一出手就是行业教科书水准。别家用极端工况为产品表现不佳开脱,一汽-大众则用极端工况、超纲测试考验自家产品,不断刷新行业的品质安全记录。
长期主义者的答案 安全与品质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市场竞争热点不断变化,从早年的比拼大空间、性价比,再到近年的价格战、智能战,在技术与产品紧跟市场变化的同时,一汽-大众始终有自己的坚守——安全与品质。
在近期一哄而上的安全主题宣传战中,安全与品质的评价指标、标准没有变得更清晰,反而水越来越混了。一些企业以通过国标测试“证明”产品过硬;有的以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系统能高速刹停证明智能安全;还有以某些指标参数秒杀百年品牌BBA证明产品硬核。
在一汽-大众这里,安全与品质从来不是孤立的某个系统某个部门或环节,更不是某些简单指标,而是根植于企业文化中的DNA,是30多年始终如一、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
一辆好车,首先从选材开始。在不少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德系品质等同于高品质好车,一大突出优势就是用料厚道。一汽-大众车身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关键部位比如A柱、B柱、前后防撞梁这些保命的地方,则采用热成型钢,这种能承受2150MPa以上压力的特殊钢材,堪称车身的“钢筋铁骨”。以一汽-大众ID.7 Vizzion为例,车身高强钢占比81%,热成型钢占比30%,每平方厘米能承受超过10吨的压力(相当于两头成年大象的重量压在一个指甲盖上)。
高品质离不开德系精工,一汽-大众工厂里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对安全与品质的极致追求。一汽-大众长春生产基地的冲压车间,采用6序冲压工艺,8100吨的大吨位冲压设备以每秒3.3个的速度产出零件,模具精度达到人类发丝直径的1/10,高精度的微米级模具确保车身形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零部件成型更充分、制件刚性更强。相较之下,目前不少车企的冲压线采用4-5序工艺,冲压设备也仅有4000-6000吨,零件尺寸稳定性和表面精度不足。
涂装车间拥有大众独有的100%空腔灌蜡技术,给车身内部穿上一层铠甲,保证“3年不锈蚀,12年不锈穿”。360度反转电泳工艺与阴极电泳工艺,又为外部车身披上了“防护衣”,从南方的酸雨到北方的融雪剂均从容应对。
总装车间,车辆拧紧数据存档15年可追溯。车辆出厂前,每辆车都进行6分钟的淋雨检测,模拟大暴雨不间断喷淋24小时。而不少同行只是抽检,新车到手后漏雨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彩电大沙发”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很多车企都把造车重点放在用户看得见的面子工程上时,一汽-大众依然坚持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坚持高标准。
不断拓展 构筑全域安全
伴随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油电同智等新技术趋势,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安全的边界都在不断拓展,如电动车的电池安全,智能化的信息安全等。
对于备受消费者关注的电池安全,一汽-大众构筑多道严密防线:研发电池无热扩散技术,从源头杜绝风险。热失控10秒报警,比国标要求快30倍。
电池包壳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的蜂窝腔体,溃缩空间可以达到250mm,充分吸收冲击能量。壳体中的12道加强梁能有效地把冲击力传递到中央的纵梁上。经过测算,电池包能够承载超过120吨的冲击力。
最后一道防线是严苛测试,电芯要经过针刺、挤压、短路、循环过充,循环过放、热稳定性等实验;电池包经历70秒火烧、60秒烘烤,不起火不爆炸;电池包要经历6次暴力测试,国标只有1轮。
从“油电混全智”策略开始,一汽-大众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智能车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一汽-大众的答案是:“信息安全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从源头开始的主动构建。在一汽-大众,每一辆车的信息安全,都要经历“数字攻防”与“实战淬炼”的双重考验。
除了构建从芯片到云端的全栈防御体系,一汽-大众投建国内领先的整车信息安全测试中心,可覆盖14类安全测试场景,可实现单车10万+次攻击模拟,并与国家实验室联合开展攻防演练,从黑客角度洞悉潜在漏洞。
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一汽-大众设定一系列超乎想象的严苛验证。新能源车型的子部件加系统一共要进行436项测试,比国标的53项测试内容更完整。其中最严苛的测试要求会达到国标的10倍。
近年,新能源汽车事故不断,以致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新能源车不如燃油车安全的印象。其实车辆是否安全不在于能源动力系统,而在于生产厂家是否足够重视,有没有足够实力来保障。
雷神之锤实验室 千锤百炼出精品
人人都在讲品质与安全,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一汽-大众产品出色的品质与安全,还有十分硬核的碰撞测试中心与耐久性测试做保障。
2021年11月,一汽-大众新技术中心正式建成,该中心配备覆盖整车安全、驱动系统等六大技术领域的先进试验设备。新能源碰撞试验中心即雷神之锤试验室,就是该中心的核心项目。一汽-大众在原有碰撞试验室的基础上,新建新能源碰撞试验中心,购入国际上最先进的试验假人,先后采购了56个假人及模块,价值超9100万元。
一汽-大众新能源碰撞试验中心按功能布局分为车辆整备区3个、车辆碰撞区3个、牵引轨道3条。通过不同牵引轨道和碰撞区的组合,以及应用可自动定位的移动壁障,共计能模拟40余碰撞情况,涵盖大多数真实事故类型。配备有自动喷淋系统,建筑等级达到消防丙级标准,可开展搭载真电池包的实车碰撞试验。
一汽-大众开发的新产品,都要进行4轮碰撞试验,单一车型碰撞试验车数量30余台,碰撞试验数量近100次。单一车型开展的试验数量是新势力品牌的2倍以上。
除了碰撞测试,一汽-大众一直坚持进行耐久性测试。任何一款车型投放市场前,都需要在试验场完成700万公里测试,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75圈以上。除了黑河冬季极寒试验基站和新疆吐鲁番极热试验基站,车辆还要在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一汽-大众综合汽车试验场,经受58组弯道、28种特殊路况的考验,试车员要连跑8个多月,累计行驶10万公里,相当于正常家庭日常驾驶30万公里。
此外,一汽-大众还在防腐试验区开展动态防腐试验,验证整车在盐雾、泥浆、石击、强震、温度交变等极端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
侃车说
去年以来,一汽-大众以“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新产品思路率先打响合资车企反攻战。今年,一汽-大众则以安全与品质为锚点,将合资车企的反攻推向深水区。
在一汽-大众看来,品质和安全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领先的底气。安全是底线,品质才是豪华。卷价格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卷”安全、品质、服务才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
史上最强越野新王,路虎卫士OCTA全球首秀
我有幸来到长春,亲自试驾了奥迪品牌旗下的最新力作——Q6L E-tron。
汽车
新车都在上激光雷达,纯视觉要落后了?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华星动力与粤电新能源的并购无疑是行业内的重要事件。这场强强联合的并购,双方不仅整合了在技术、市场和资源上的优势,更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新蓝图。
月18日,由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的“2025重型汽车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与产业融合大会暨新技术发布会”在包头举行。
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参加2025中汽夏测健康与操控安全主题技术验证,通过太阳辐射隔绝能力、高温空气质量(甲醛、典型车内气味污染物)及湿滑路面高速爆胎(120km/h直线行驶爆胎、120km/h变道行驶爆胎、80km/h弯道爆胎)三大测试项目
在性能卷飞的纯电市场上,沃尔沃这次跨界出圈。
吉利汽车:车海战术,贪多嚼不烂?
吉利德国研发中心全球首次解密,银河A7同步亮相!
2025年7月20日,2025吉利汽车百城4.0京诚跃店正式开业。吉利汽车“新品牌、新模式、新营销、新体验”的4.0旗舰服务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舒适的购车环境,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新店的焕新开业不仅标志着京诚跃的服务再次升级,也是吉利品牌向品质化迈进的形象展现,更为京城汽车消费市......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上半年品牌进口车销量十强:仅第一雷克萨斯增长,MlNl大跌51.8%
2025年7月20日,贵阳孟关国际汽贸城福雷路3号彩旗飘扬,鼓乐齐鸣。在万众期待中,万众国际二手名车综合体首批18家商家正式入驻并启动试营业,标志着贵州二手车行业正式迈入规范化、智能化发展的全新阶段。这场以诚信为本·智启未来为主题的启动仪式,吸引了政府代表、行业协会、商家代表及众......
2025手机推荐指南:实测千元高性价比就选荣耀X70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理想不再当华为的“影子”
7月21日,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
小米SU7一年保值率88.91%,排名第一!问界M9第二,Model 3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