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汽车公社 1101浏览 2025-07-23 IP属地: 未知

一转眼,2025年已经过半。


在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的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持续走高,同时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安和长城等头部自主车企在越来越多海外市场扩张,汽车出口量也连续刷新历史纪录。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量为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国内共售出125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1.7%,包含1095万辆广义乘用车(含轿车、SUV、MPV和交叉车)和162万辆商用车。此外,汽车出口量也同比增长10.4%至308.3万辆。


然而,在国内与海外市场双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根据一句话点评的整理,上半年国内18家车企集团里,只有8家跟上了整体市场的节奏,而另外10家中甚至有3家同比为负。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众所周知,由于上半年受春节假期和传统淡季的影响,而年底前,尤其四季度是汽车销售旺季,因此一般上半年与下半年销量在全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45:55。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如果以这些车企各自定下的年度目标为标准,仅有小鹏、吉利和上汽集团等6家达到上半年45%的及格线。


 及格线上的幸运儿们


在这6家及格线上的车企中,尽管各家的年度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最高达到450万辆,最少只有38万辆,但相较于其他车企,到年底时它们完成年度目标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依次来看,小鹏是18家中唯一一家超过50%的车企。虽说与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等大型车企相比,小鹏的体量大致只有它们的1/10,可在造车新势力的队伍里它是名列前茅了,而且今年上半年的19.7万辆更已超过自身去年全年的19.0万辆。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小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因为自去年下半年相继推出了MONA M03和P7+两款重磅车型,目前这两者已经成为其在国内最重要的走量车型,特别是前者已连续10个月销量过万;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在丹麦、挪威、英国和法国等海外市场的热销,小鹏的单月出口量逐渐攀升,今年3月以来均保持在3,000辆以上,上半年共计出口1.9万辆。


2024年全年小鹏的出口量只有2.3万辆,以此推算今年其出口量应该可以达到4万辆以上。


目标达成率仅次于小鹏的是吉利汽车,为47.0%。得益于旗下产品矩阵的不断丰富,尤其是吉利银河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增加,比如星愿、星舰7和星耀8上市之后迅速获得大量消费者的青睐,今年上半年集团的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26%至72.5万辆,创造了巨大的增量。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在新能源的强劲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销量达到140.9万辆,同比增长47.5%,这一增幅是销量超百万的车企中最大的。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中新能源占比为51.5%。 


或许,正是因为上半年的表现超出预期,吉利汽车才会宣布将今年的总目标由271万辆提高至300万辆。若是以此前的目标为基础,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年销量达成率应该为58.5%,甚至超过了小鹏汽车。


而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达到及格线的背后,其实有点心酸。


从产销快报来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能实现增长,主要是依靠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同比增长32.2%至75.3万辆,旗下体量较大的另一家子公司上汽大众同比继续下跌3.9%,而专攻新能源赛道的智己汽车也仍下跌14.7%。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更何况,自从2018年达到705.2万辆,并以此成为国内首家年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的汽车集团之后,上汽集团经历了长达6年的连续走跌,而2024年跌破500万辆至401.3万辆的低点,这恰恰成为今年其重回正增长的基础。


一汽集团上半年销量虽仅同比增长6.1%,但旗下的自主品牌销量之和同比增长8.5%至45.0万辆,而且还以157.1万辆成为国内车企集团中的销量季军,仅次于比亚迪和上汽,只要年底达到345万辆的目标,将继续跻身年度集团三强。


相比之下,目标达成率为45.2%的长安汽车压力更大。尽管,上半年长安汽车的销量达到135.5万辆,可同比增幅仅为1.6%。其中,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销量为45万辆,换言之集团总销量中的新能源占比只有33.2%,而今年全年其的新能源目标为100万辆,上半年也刚刚达到及格线。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不过,对于上半年同样是压线“飘过”的小米汽车反倒不用担心。


因为小米SU7和YU7都积压着大量的订单,上半年销量仅为15.8万辆更多是受到产能的限制,只要7月底左右二期工厂顺利投产,全年完成35万辆交付是大概率事件,最终可能还会超额完成。


 拼一把还有希望


再来看其余12家车企,距离及格线较近的江铃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和零跑汽车,最终应该也都能完成年度目标。


具体而言,江铃和江淮都算是体量较小的车企集团,在它们的销量中商用车的比重大于乘用车。比如,江铃更侧重于商用车中的轻客、卡车和皮卡,这三者的销量之和基本是集团旗下SUV车型销量的两倍,江淮的销量中接近60%都来自商用车。


上半年江铃和江淮销量之所以会出现一涨一跌的差距,根据江淮发布的《江淮汽车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主要是因为其出口业务减少导致的。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其实不仅是江淮,奇瑞汽车在海外的增长似乎也在放缓。上半年奇瑞的126.0万辆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量只增长3.3%至55.0 万辆,这就表示今年国内市场才是其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的确,依靠奇瑞风云系列陆续推出的A8、T9、T10、T8和A9,iCAR 03和V23,捷途山海系列以及高端品牌智界,再加上奇瑞的艾瑞泽系列轿车和瑞虎系列SUV以及两个子品牌捷途和星途两个子继续深耕传统燃油车,今年上半年奇瑞在国内的新能源和油车市场均有不错的收获。其中,上半年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总销量同比增长98.6%至35.9万辆。


和江淮与奇瑞不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海外的销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乘用车和皮卡在海外市场共售出47.0万辆,其中仅乘用车出口量就同比增长118.2%至44.3万辆,而2024年全年后者的总出口量才为41.7万辆。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因此,虽说上半年比亚迪只完成年目标的39%,但考虑到海鸥、夏和海豹系列等越来越多车型走向海外市场,特别是海鸥以Dolphin Surf出口欧洲,下半年比亚迪仅乘用车单月出口量可能就会突破10万辆大关,再加上国内市场单月稳定在35万辆以上,年底冲量阶段会达到40万余辆,甚至50万辆左右,最终全年达到550万辆的可能性极大。


由于零跑汽车的今年目标为50-60万辆,所以上半年它对应的目标达成率也是个区间值36.8%-44.2%。如果以50万辆为基础,上半年零跑趋近于达标,所以只要全新车型B10、B01在下半年快速上量,达标是肯定的。


 难以达成的目标


接下来7家车企才是最危险的,它们大概率是无法完成现有的年目标。


继2024年下跌20%至200.3万辆之后,今年广汽集团应该会继续走跌。除广汽丰田外,今年上半年广汽旗下的埃安、传祺和本田销量均为下跌,其中后两者跌幅超过20%,导致集团总销量只收于75.5万辆,同比下跌12.5%。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参考前文所说的比例,今年全年广汽的年销量大概率仅为170万辆左右,不但无法达成230万辆的目标,可能同比还会下跌约15%。


虽说,早前理想已将今年的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但这依旧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上半年理想的销量只有20.4万辆,这就表示在接下来6个月时间里需要售出43.6万辆,相当于月均销量为7.2万辆,而此前理想的最高单月纪录是去年12月的5.9万辆。


即便7月底会推出全新车型理想i8,考虑该车所处的纯电中大型SUV细分市场不仅有更高价位且已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有问界M9纯电版和蔚来ES8等,还有性价比更高的乐道L90等车型,除非价格十分符合消费者预期,否则想要达成“上市即爆款”难度非常高,再加上理想自身内部本就更倾向于增程,所以理想i8应该无法为品牌创造太大的新增量。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近日,有消息称理想的年目标将进一步下调,有可能下调至58-60万辆。对此只能说,即便真的下调至58万辆,大概率也很难达成。


广汽和理想都尚且如此,上半年目标达成率不足30%的东风汽车集团、北汽集团、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和长城汽车完成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上半年东风汽车集团27.5%的达成率意味着它没办法完全300万辆的目标,同时18家车企中最大的跌幅的14.7%也预示可能今年全年其将以两位数跌幅画上句点。


今年北汽集团最终能应该能实现正增长,但300万辆的目标确实难以企及,毕竟此前北汽的最高纪录是284.7万辆,而那需要追溯到近十年之前的2016年。


上半年车企目标完成率排行:仅6家达标,最低不足20%


据说乐道L90的预售订单已经爆单,蔚来工厂正在连夜调整生产线,萤火虫也是产能跟不上订单,但是由于下半年要售出32.6万辆才能达成现有目标,相当于月均销量5.4万辆,几乎相当于上半年总销量的一半,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得益于问界M8交付量的飙升,6月鸿蒙智行的销量已经冲高至5.3万辆,但要完成100万辆的目标,下半年的月均销量需要达到13.3万辆,同样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至于长城汽车,上半年售出了57.1万辆,只达成了年目标的14.2%。而长城的达成率会如此低,是因为其的目标高达400万辆。要知道,此前长城的历史最高纪录是2021年的128.1万辆,所以400万辆实在是有些过高了。


综上可知,即便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幅超过10%,但依旧有大量车企上半年只能以微增甚至下跌画上句点,取得不错增长的车企集团仅是少数,而能达成既定年目标的车企同样也只是其中少量的幸运儿。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54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