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国车”红旗新能源路:技术蓝图虽美,销量惨淡难掩转型之困

“国车”红旗新能源路:技术蓝图虽美,销量惨淡难掩转型之困

IT三剑客 2632浏览 2025-07-25 IP属地: 未知

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镁光灯下,红旗E-HS9作为VIP接待车缓缓穿行,这本应是民族汽车工业荣耀的象征,却难以掩盖其在本土新能源市场的黯淡表现。拥有近70年历史的“国车”红旗,在新能源赛道上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国车”红旗新能源路:技术蓝图虽美,销量惨淡难掩转型之困

时间进入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更是以550万辆的销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中,红旗新能源却显得格格不入。2025年6月,纯电动中大型汽车销量榜单上,红旗EH7仅以229辆的惨淡成绩位居第20名,不及第一名小米SU7的百分之一。天工系列三款新能源车型月销量均未突破千辆大关,这样的数据无疑给红旗的新能源战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25年第一季度,红旗品牌销量达10.91万辆,同比增长8.8%,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2.2万辆,渗透率仅20%。上半年整体表现看,红旗品牌销量达22.5万辆,同比增长11.8%。上半年整体表现中,红旗品牌销量增长主要依赖传统优势车型,新能源产品占比仍然有限。主打网约车市场的E-QM5成为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型,这无疑是对红旗新能源战略的一种讽刺。在行业整体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的当下,红旗的新能源转型明显掉队,甚至可以说是在原地踏步。

“国车”红旗新能源路:技术蓝图虽美,销量惨淡难掩转型之困

红旗新能源产品的短板显而易见。设计上缺乏科技感和时尚感,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价格与配置不匹配,缺乏竞争优势;智能化程度不足,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对科技感的需求。在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型核心竞争力的今天,红旗的智能化体验却普遍评价不高,座舱交互体验与造车新势力差距明显。这无疑是对红旗技术实力的一种质疑,也是其销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红旗在营销策略上的固执己见。在强调用户体验和社群运营的新能源市场,红旗仍然沿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营销方式,显得格格不入。尽管红旗试图通过粉丝嘉年华等活动加强与粉丝的联系,但如何将此类活动的热度有效转化为用户对核心产品技术的深度认同和口碑传播,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活动的氛围与产品的市场反馈如果不成正比,那么这些活动最终只会沦为赔本赚吆喝的闹剧。

在中国一汽2025年科技大会上,红旗展示了雄心勃勃的技术蓝图。新发布的阩旗技术“SIGHT(洞见)531”发展战略,宣布未来五年将攻克558项关键核心技术。然而,这些宏伟的技术蓝图能否真正落地,却成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目前,红旗虽然已经构建了三大技术平台架构,但这些技术在实际交付车型中却未能充分体现。纸面上的优势并没能变成消费者体感上的优秀,技术与用户感知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红旗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巨大,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司南智驾系统和灵犀座舱虽然主打高科技体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屡遭诟病。业内关于一汽集团拟控股大疆卓驭的传闻,似乎也侧面印证了红旗在智能化方面的不足。红旗要想在新能源赛道上迎头赶上,就必须尽快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体验,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

面对新能源车销量不佳的困境,红旗内部即将开启新一轮改革。然而,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红旗要想解决当前的困境,必须从技术平台加速落地、新能源车重新定位以及谋求高端市场差异化突破三个方面全面出击。但每一个方面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技术平台加速落地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新能源车重新定位需要平衡品牌资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谋求高端市场差异化突破则需要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创新的营销策略。红旗能否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红旗新能源在希望与困境间踉跄前行。这个承载民族汽车工业希望的品牌,能否在新能源赛道上真正迎风飘扬,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红旗都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就可能被时代的车轮远远抛在身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IT三剑客 0粉丝    335作品 关注 汽车行业观察者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