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瑞典,享誉全球”的极星汽车(NASDAQ:PSNY),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这家背靠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尽管头顶着国际光环,却在中国市场表现得一塌糊涂,甚至实质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
截至2024年底,极星汽车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公司资产合计40.54亿美元,而负债却高达73.83亿美元,净资产为负33.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9亿元),早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星汽车依然在2025年7月宣布获得了来自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书福实际控制的PSD Investment Limited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4亿元)“输血”,但这笔资金对于极星汽车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其败局。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堪称灾难。根据极星汽车发布的公告,公司上半年全球销量达3.03万辆,同比增长51%,看似增长强劲。然而,在中国市场,极星汽车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2025年上半年,极星汽车在中国仅销售了69辆车,其中1月至3月销量分别为56辆、6辆和1辆,而4月和5月销量更是空缺,6月也仅销售了6辆。这样的销量数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已经降至冰点。
为了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极星汽车曾与吉利旗下的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旨在强化极星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能力。然而,这一战略举措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025年4月,极星汽车公告透露,与星纪魅族签署了终止协议,决定结束双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业务运营。这一决定无疑是对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战略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标志着其本土化运营的彻底失败。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管理团队一直未能稳定下来。自2017年独立以来,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8年时间里已经更换了7位中国区掌舵人。这种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了战略连续性的丧失,使得极星汽车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且稳定的发展方向。此外,极星汽车的全球管理团队也几乎全员“大换血”,CEO、CFO再到COO,高层团队全面换防,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混乱局面。
极星汽车的产品策略也堪称灾难现场。首款车Polestar 1定价高达145万元,年产量仅500辆,因小众定位草草退场。Polestar 3国内起售价88万元,比海外版贵20万,直接劝退了中国买家。而Polestar 2在三年内降价超10万,更是让老车主直呼被割韭菜。这种频繁且大幅度的价格调整,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极星汽车的质量问题也持续消耗着用户的信任。2024年3月,1867辆Polestar 4因制动控制器软件缺陷被召回;2025年6月,2辆极星2因“单踏板模式可能引发制动失效”被勒令返厂。海外市场同样惨淡,2025年5月,3664辆Polestar 3因倒车影像黑屏被美国调查,2.78万辆Polestar 2因同样问题二次召回。这些质量问题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损害了极星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远低于特斯拉、蔚来等竞争对手。中国消费者更看重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智能化功能,而极星则主打“北欧设计”和“环保理念”,这一核心卖点与本土需求存在明显错位。此外,极星汽车的品牌标签也与沃尔沃相似,一度被消费者认为是更高端的沃尔沃,这种模糊的市场定位使得极星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和经营困境,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已经变得极其黯淡。尽管极星汽车方面曾表示将继续全力投入中国市场,并继续推行其长期增长和创新战略,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承诺更像是为了安抚市场情绪而做出的姿态。随着销量的持续低迷、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退出或许已经成为定局。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败局已经难以挽回。从资不抵债的财务状况到惨淡的销量数据,从战略失误到管理混乱,从产品策略失败到质量问题频发,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和经营困境,极星汽车或许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
启辰VX6,网约车司机的绝佳搭档。
东升西落?奔驰在华迎来关店潮,门店转型鸿蒙智行!
真正的大空间,是连 “巨人” 都能放肆舒展的自由。
年轻精致之选——领克06Relive,限时售价10.76万元起
作为广汽集团高端品牌的广汽昊铂率先响应,8月5日面向广州地区开启首批V2G桩车主招募活动。
上交所官网显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沪主板IPO将迎来上会审核。
在竞争白热化的城市SUV领域,起亚汽车强势出击,隆重推出全新2025款狮铂拓界。这款融合雄厚技术积淀、领先智能科技、多元动力组合及高竞争力定价优势的新车,一经亮相便引发市场关注。
8月4日晚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丰立智能(30136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交出一份彰显发展韧性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322.44万元,扣非净利润314.8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上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后,舆论场不出所料再次掀起争论——“买增程不如买插混”“买增程不如买纯电”的声音此起彼伏。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累计销量达到214.6万辆,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其全年海外销量总和。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强势崛起。
今日,小鹏汽车在北京举办「THE NEXT 全新小鹏P7·中国首秀」发布会。
理想MEGA能不能进行增程化改造?
缤果S首次亮相,高质感缤纷座驾尽显鎏光美学
汽车品牌招商政策视频引关注,是搅局还是破局?
“问界山海·智行东盟启动会”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隆重举行。
最近长安汽车集团成为新央企,至此中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技术普惠新纪元:全新MG4以7.38万起售价将半固态电池带入大众市场
夏日激情不退,818消费热潮来袭!iCAR品牌“尽兴而活”818欢乐购车节正式启幕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降至2.6L,老车主也能免费升级享受
随着万华化学主力产品之一TDI的市场价格持续反弹,公司业绩增长潜力被市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