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汽车点评车叔 2016浏览 2025-08-05 IP属地: 未知

今年应该算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严管”的一年了,从上半年的动力电池安全测试新规,再到对隐藏式门把手的新国标以及在主动安全AEB等方面发布新规,能看得出来国家正在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重拳出击”。进入下半年,又一条新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日前,工信部发布一图读懂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新国标进行了解读。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自2026年1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正式实施。这份被称为制动领域“17年来最大更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技术变革进行了全面响应。其中对单踏板模式的规范化管理引发广泛关注,新规明确禁止车辆在默认状态下通过完全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刹停,要求驾驶员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停车动作。

简单来说,就是单踏板模式被砍了一大刀。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单踏板模式为何需要被严管?

单踏板模式并不是这几年的新生事物,技术源头其实可以追溯至2013年宝马i3的动能回收系统。这套模式通过电机反向扭矩实现减速,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时,强动能回收产生的阻力可达传统滑行阻力的数倍,实现“抬脚即刹车”的效果。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对电动车而言,这样一套系统能显著提升续航里程。城市工况下传统车辆制动能耗占比高达50%,而单踏板模式可回收其中大部分能量。车企将其宣传为“简化操作、降低磨损、延长续航”的三赢方案。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然而便利性背后也带来了不少安全危机,汽车之家研究院调研显示,45%用户难以适应此模式,不适感仅次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不适感在于单踏板模式颠覆了以往驾驶形成的肌肉记忆,传统驾驶模式中加速与制动由独立踏板控制,而单踏板模式将两种反向操作集成于同一踏板。当突发情况出现,驾驶员本能松油门准备踩刹车时,车辆已自行急减速。部分驾驶员反馈,在切换传统燃油车时出现操作混淆,甚至引发追尾事故。有保险公司数据显示,驾龄5年以上司机驾驶单踏板车辆误操作概率比新手高出20%。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存在缺陷,召回近120万辆电动车,为行业敲响警钟。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争议背后,是人体本能反应与新型操控逻辑的根本冲突。单踏板模式将加速踏板功能扩展为“正100%至负50%”的宽域控制器,模糊了安全边界。当车辆减速完全依赖抬脚幅度,传统制动踏板的存在感被削弱。有事故亲历者坦言:“紧急瞬间根本想不起还有个专用刹车踏板。”这种认知混淆,成为新规出手的关键动因。

新规落地:

安全冗余设计成硬性要求

针对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隐患,新国标构建起三重防护机制。最直观的是操作逻辑重置,车辆默认状态下,松开加速踏板仅能减速至蠕行状态(时速约5-8公里),彻底刹停必须踩下制动踏板。这意味着单踏板模式的“完全停车”功能被取消,强制驾驶员在每次停车时强化刹车踏板与车辆静止的关联记忆。同时规定,当动能回收减速度超过1.3米/秒²(约0.13g)时,必须触发刹车灯,避免后车误判跟车距离。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更深层的是系统权限降级,新规要求动能回收强度默认值不得超过0.3g减速度(约3米/秒²)。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标准回收模式在40km/h时速下减速度达0.38g,已超出标准。这意味着车企必须将强动能回收设为“非默认选项”,用户需每次手动启用。仪表盘还需持续显示模式状态,避免驾驶员遗忘当前设置。这些调整实质是将单踏板从“基础功能”转为“可选项”,降低无意识使用的风险。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最严格的变革在制动系统架构,新国标首次将电力传输制动系统(ETBS)纳入监管,涵盖纯线控制动与电子液压制动两类技术。要求系统配备双电源冗余,主电源失效时备份电源需在5秒内接管,并保持2.44米/秒²以上的紧急制动力。供电电池需通过“8次全促动+9次应急制动”的极端测试,当电池容量衰减20%时,车辆必须在60秒内自动限速至20km/h以下。这些规定确立了“机械制动为主,能量回收为辅”的安全框架,任何新技术都不得削弱基础制动能力。

技术演进:

在创新与安全间寻找平衡点

但是新规并不是要取消掉单踏板,而是要划定一条清晰的安全底线。车企仍可为用户保留单踏板模式手动开关,满足个性化需求。这种审慎包容的态度,推动行业探索更安全的解决方案。部分企业开始研发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CRBS),通过智能分配系统协调电力回收与传统制动。当驾驶员踩下刹车时,系统优先使用电机反扭矩减速,不足部分由液压系统补足,实现“踩刹车也能回收能量”,既保留续航优势,又维护了传统操作逻辑。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其实目前有车企正开发基于生物识别的自适应系统,车辆可自动识别驾驶员并调整动能回收强度。某新势力车企则将单踏板模式与AEB紧急制动联动,当系统检测到加速踏板异常深踩时自动触发刹车。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千万辆,竞争焦点正从续航里程转向安全体验。工信部此次同步提升的百公里制动距离、低附着力路面性能等指标,将传统燃油车与电动车置于同一安全尺度下。而提前规范线控制动等前瞻技术,更体现引导行业“安全先行”的监管智慧。当制动系统从机械部件进化为电子控制单元,冗余设计成为比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指标。就好比制动技术的发展史,从鼓刹到ABS,再到电子稳定程序,每次升级的核心诉求从未改变,那就是用可靠的技术守护生命。

车叔总结

新规对单踏板模式的调整,本质是重新确立“人控优先”原则。大数据显示近半数用户难以适应新型操作逻辑时,政策选择保护更广泛群体的驾驶习惯。而保留手动开启权限的做法,则为技术迭代留下窗口。而未来车辆可能实现千人千面的制动模式定制,但安全底线始终不可动摇。从规模扩张向安全可靠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在这样一条条新规之上。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