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凭智电赛道超车的中国车企 如何在全球化牌桌上找到位置?

凭智电赛道超车的中国车企 如何在全球化牌桌上找到位置?

鬼斗车 393浏览 2025-08-11 IP属地: 未知

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雷军说“我们坚信,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走在了赢的路上”。

今年的车圈里,“追赶”已成为国产品牌的集体行动,很多车企公开喊出打造全球化车企,开启全球化新征程等响亮的口号,并在销量上立下FLAG,向国际化车企看齐。

前几天,升级一级央企的长安汽车,目标直指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同时,宣布要在2030年实现500万辆的整车产销规模。刚刚间隔一天,中国一汽宣布,用5年时间,冲击500万年销目标。

之前,吉利汽车集团年度中期经营工作大会上,会上宣布下半年锚定300万辆销量目标。此外,奇瑞放话:2025年卖330万辆车,杀进全球前十!比亚迪更在年初将2025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

高销量目标背后,是中国车企布局全球版图的野心,试图通过出海战略,在全球化牌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可否认,智电新时代,中国品牌作为智电技术的领军者,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中国品牌真的能“稳赢”吗?

把梦想照进现实 海外市场是必经之路

车企年销500万辆?意味着什么?我们先翻开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名,从榜单上看到,排名第四的Stellantis集团,去年全球销量达到542万辆;比亚迪排名第五位,全球销量达到427万辆,吉利控股集团去年销量达到334万辆,排名第十位。

很显然,国产头部车企计划年销500万辆或是300万辆,等于向全球前五或是前十的位置发起“进攻”,那么,问题又来了,光靠国内车市,能否让中国车企“梦想成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累计零售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2025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达到2,435万辆,增长6%。

按照当下车市的销量表现计算,车企想要靠国内市场达成年销500万销量目标,基本不可能。国产车企很清楚,只有开辟全球市场才能变梦想为现实。

这两年,国内车企出海“大军”可谓浩浩荡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实现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速18%。现在,比亚迪、奇瑞、吉利、包括新势力中的小鹏、蔚来等品牌,都在大力开发海外市场。

2025年上半年,国内车企出口排行榜上,奇瑞汽车的出口量稳居第一,中汽协数据显示,该品牌实现出口54.8万辆,截至2024年9月,奇瑞乘用车已销往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500万辆,形成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销售网络。

比亚迪同样势头强劲,上半年,比亚迪出口同比增长1.3倍,达到47万辆,其中,欧洲市场表现非常抢眼,根据调研机构JATO Dynamics的数据,比亚迪4月在欧洲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注册量达7231辆。

吉利汽车通过多品牌并进的方式,上半年海外出口销量达到18.4万辆,交出一份稳健的答卷;小鹏汽车一面拓展印尼的销售服务网络,开发东南亚市场,一面直入欧洲。总之,中国品牌正加速开拓全球市场。

搅动全球市场 中国品牌重新制定规则?

不难看出,崛起的中国品牌想把领先的智电技术与新能源产品推向全球舞台,为中国车企走向世界打开“快速通道”,重构全球车市格局,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

数据更有说服力,市场调查机构Rho Motion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910万辆销量中,超过六成由中国市场贡献。

尽管,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数据确实振奋人心,但想要打破全球车市的旧规则,赢得话语权,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新能源车发展不平衡,在国外,新能源汽车并没那么受追捧,以欧洲为例,欧盟一直大力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但欧洲的电动化进程并不快,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PHEV车型占比仅为8.4%,BEV车型份额占比仅为15.6%。

鉴于市场的实际情况,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下调了202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预测,从27%降至21%。跟国内市场不同,欧洲地区绿电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慢,而且,电价昂贵,充电桩不足,用车成本不比油车低,而且,还存在里程与补能焦虑,用车体验并不太理想。

美国市场更夸张,新能源渗透率更低,数据显示,美国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只有9%。虽然美国主推纯电车型,但电动车在美国售价很高,电动车均价约6.4万美元,燃油车均价4.8万,电动车比燃油车的购车成本贵33%,没有燃油车划算。

用车方面,美国人普遍不愿接受电动车“需频繁充电的手机式体验”。而且,美国家庭安装私人充电桩需改造家庭电路,比较复杂,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应用并不方便。

想要改变国外消费者传统购车习惯,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正因此,包括BBA、本田、通用、福特在内的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纷纷缓转型节奏,修改电动化目标。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中国品牌想让海外消费者接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此外,出口海外市场,对车企内在实力提出严峻的考验,包括技术、产品、资金三大核心能力,举个例子,车企出口欧盟需E-mark认证,这意味着车企要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确保产品合规与适应性,而且,产品品质要过硬,才能得到海外市场认可。

当然,钱才是重中之重,出海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比亚迪在泰国工厂、奇瑞在西班牙建立合资工厂、配件供应链及紧急救援网络建设,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只有钱到位,才能持续运转。

海外市场虽然机会多多,并非“遍地黄金”,对车企综合实力提出较高要求,而且,市场需要前期培养、长期持续投入,还可能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需要车企拥有应对的能力与实力。因此,中国这条“鲶鱼”想要搅动全球市场,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道阻且长。

鬼斗车观点: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持久战。新能源的浪潮虽已席卷全国,但尚未席卷世界,中国品牌正在用硬核技术、优质产品、卓越服务、科技体验,层层过关,点点突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鬼斗车 17.9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汽车咨询,车展,车模,新车上市,汽车导购,测评,车型对比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