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关税也有“保护费”。
3500亿美元,这一天文数字,是韩国向美国允诺的最新投资金额,其中的1500亿专用于韩美造船合作基金,剩余2000亿则投向半导体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作为交换,美国对韩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下调为15%,低于此前特朗普威胁的25%。
为了国运,日本也豁出去了。
按照最新协议,日本将为美国建立一个高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承诺用于能源、半导体、关键矿物和造船等关键战略行业,且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同样的,日本拿到15%关税税率允诺,而非此前的25%。
欧洲也为此做了妥协,同意对美国投资约6000亿美元,并大幅增加对美国能源和军事装备的采购,以获得15%的关税税率。特朗普在发布会上难掩兴奋,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之一”,采购规模也是空前的。
表面上看,这些被特朗普称为“盟友”的国家和地区各退一步,美国也往后退了一步,大家拿着15%的税率“各美其美”。
可背后,特朗普赚大了,他眼中根本没有所谓盟友情谊,有的只是榨取利益的对象。在其关税大棒下,这些国家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煎熬。
汽车是日本代表性出口产业,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30%以上。特朗普加征关税,对日本汽车产业影响较大,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日本自工会)的统计,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量接近137万辆。
日美两国政府经过交涉,于7月达成新协议,美国对自日本进口的汽车加征12.5%关税,加上此前2.5%的关税税率,合计为15%。盛宝银行SaxoBank计算,这一调整将让日本减少约1.6万亿日元的关税影响,折合人民币约77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特定国家关税不同,目前还不清楚特朗普政府计划何时实施下调后的汽车关税。
因为落地时间尚不确定,日系汽车制造商还在等待中煎熬,《日本经济新闻》估算,如果关税下调延迟一个月,日本7家主要车企(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三菱汽车与铃木)的负担将增加1000亿日元左右,每天损失约3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46亿元。
根据上述日系车企公布的最新信息,受美国关税影响,丰田等7家汽车制造商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将累计损失2.7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14亿元。
除了未公布年度财报预期的日产汽车,剩下6家日系车企的营业利润预计将累计下滑36%,每月损失约1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9亿元。
美国市场对丰田极为重要。
丰田在日本本土约生产300万辆汽车,其中有54万辆出口到美国,成为推动其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丰田长年在美国热销雷克萨斯为主力的中高端车型,利润回报极高,这也让北美成为丰田业绩的利润奶牛。
虽然整车进口只有54万辆,但丰田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包括零部件等相关进口,该公司相当于美国每年从日本进口120万辆新车。
以年度业绩来统计,丰田汽车受美国关税影响最大,美国关税预计对2025财年营业利润的影响将达到1.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82亿元。
之所以预估如此巨额的损失,除了丰田在美国庞大的新车销量,还考虑到零部件公司的成本负担。
按计划,丰田7月提高了美国市场部分丰田和雷克萨斯车型的售价,两大品牌的平均涨价幅度分别为270美元和208美元,但对于丰田来说,涨价并不能完全弥补关税带来的全部负担。
2012年,美国和韩国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两国将在3年内逐步取消近95%消费品和工业产品贸易关税,韩国取消约三分之二的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美国则取消排气量小于3升的韩国汽车进口关税。
一直以来,和日本和欧盟产品需缴纳2.5%的关税税率相比,这份协议赋予了韩国大部分汽车产品“零关税”的特权,也让韩国汽车在美国市场具备性价比优势。
现在,韩国汽车关税从零提高到15%,而日本汽车则从2.5%提高到15%,日系车关税增幅相对较小,韩国在竞争力上将处于不利地位。
以现代汽车在美热销的伊兰特轿车为例,这款车目前在美国市场的起售价为22,125美元,比竞争对手丰田卡罗拉(22,325美元)和大众捷达(22,995美元)更便宜一些。
关税的更多冲击,未来还将显现在车企财报上。根据现代汽车集团发布的4-6月财报,美国关税给该季度带来约1.61万亿韩元的负担,折合人民币约8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现代汽车集团营业利润下降19.6%。
由于对美汽车出口占韩国对美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所以关税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较大。一旦韩系车与日系、德系品牌的竞争加剧,若无法有效本土化生产,韩系车的利润率可能跌至负值,韩国整体经济也将承压。
韩国投资机构测算,若15%关税全额实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年度成本将增加约5.6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90亿元,相当于现代与起亚两品牌去年营业利润的五分之一。
和日系车的处境一样,韩系车也很难将全部关税转嫁给消费者,车企们正面临两难的抉择:要么承受利润率下滑,要么加速北美本土化生产,并推行成本削减方案。
但是,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ICA曾针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做了一次权威调查,尽管关税压顶,但高达十分之九的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没有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巨额投资有风险。
KAICA在6月进行了这项调查,以评估美国关税对汽车零部件出口商的影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1家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只有12.2%的企业表示正考虑在美国建立本地生产设施,以应对美国关税。
也只有10.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考虑将生产转移到墨西哥等第三国,以灵活绕过美国的关税。然而,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是个难题,且墨西哥等国家也有当地就业的一揽子保护政策,这些挑战,使得生产转移的战略难以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40%的受访企业表示根本没有海外扩张的计划。而且,即使企业们选择在海外增设基地,但新产能落地也需数年,短期内无法缓解韩国出口的压力,长期看,美国方面的政策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韩国媒体分析,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是此次关税的最大受害者,2024年,该集团在美国销售177万辆车,其中63万辆在美国本土生产,墨西哥工厂生产14万辆,100万辆从韩国出口,占比高达56%。
欧盟方面也很糟心,2000年至2024年,美国对欧盟产品的平均关税仅为2%左右。现阶段调整为15%,虽然远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但对于欧洲汽车产业来说,关税带来的影响依然是痛苦的。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表示,即使关税下调至15%,德国汽车企业每年也将增加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宝马、大众等车企甚至联合发表声明,称15%的关税将使德国汽车对美出口成本激增23%。
德国是欧盟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美国关税政策的“重灾区”。在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制造成本上升、销量下滑和产业转型压力的大背景下,该国汽车产业的遭遇,亦是欧洲汽车制造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年,德国制造的汽车,大约有四分之三被运往国外,这使得汽车行业容易受贸易壁垒的影响。但雪上加霜的是,德国汽车的整体利润率已经很低,几乎没有剩余空间吸收关税的影响,只能被动调整或扩大美国的现有产能,以保持市场份额。
和韩系与日系车企一样,美国关税的影响,最先体现在德系车企的财报上。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德国大型车企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利润普遍大幅下滑,多家企业在财报发布会上明确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是造成财务承压的重要因素。
最关键的,是现金流恶化。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今年的现金流或将累计减少约10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835亿元。
写到最后,不妨来对比一组数据。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24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向美国累计出口了总价值384亿欧元的汽车,折合人民币约3223亿元。
- 日本财务省数据,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总额超7.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519亿元。
- 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商品,2024年汽车对美出口额达3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88亿元。
从2024年的出口额看,美国市场对欧盟、日本和韩国都至关重要。特别是日本,美国长期以来都是本田、丰田以及日产汽车的利润奶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直接掐住了日本汽车产业、乃至整个日本经济的命脉。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净投资额为11.7万亿日元,占比近4成,成为有统计数据的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10年时间里增加了2.2倍。
如今,日本将向美国再加码投资5500亿美元,但让全球哗然的是,这笔“史无前例”的背后,两国将按照9:1的比例分享利润,即美国拿到90%投资利润,而日本仅拿到剩下的10%。
难怪有专家分析,这哪是盟友间的“各退一步”,本质上,是一场裸的权力展示罢了。
岚图蔚来辩论“高速充电80%离场”引论战,5C+800V技术根治“充电排队”难题
近日,全新问界M7海岛蓝新配色惊艳亮相。
15万台交付! 零跑C10刷新品牌新纪录
全球汽车专利技术榜单发布,比亚迪强势包揽三榜榜首!
7月开始,中国车市正式进入2025年下半场较量。尽管处于传统销售淡季,比亚迪依旧保持稳健表现,新能源汽车王者势头依旧。在企业(集团)新能源汽车、单品牌两个核心维度,其单月及1-7月累计销量均继续稳居销量榜首,用实力诠释了“淡季不淡”的领跑之姿。
15万元级别SUV绕不过的选择 海狮06到店实拍
在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发布会上,比亚迪秀出全球专利榜单成绩:在全球混动技术、纯电技术、新能源技术三大技术赛道上,中国车企的专利数量,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总共亮出了整整17面五星红旗!这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技术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纯电阵营“坍塌”!汽车厂家纷纷入局增程,背后有何玄机?
海边的五菱缤果Bingo乘凉大会,这才是夏天该有的味道
这个配置竟然这个价格?腾势N9探店!看完心动值飙升?
15万台交付! 零跑C10刷新品牌新纪录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销冠实力强者更强
如何解决“高速一桩难求”?岚图呼吁5C超充,蔚来提倡换电
岚图蔚来两高管辩论高速公路充电问题
【E汽车】新款天籁发布官图
比亚迪1-7月狂销249万辆,稳坐新能源汽车销冠!
风云X3系列,如何一眼辨兄弟? 除了直挑钛3,还将与谁争锋?
钇路同行,为爱启程!百台江淮钇为3驶入七彩云南
最近汽车圈的瓜,绕不开特斯拉那款传说中的“平价Model Y”。路试谍照一曝光,各种猜测就没断过——有人说这是特斯拉冲销量的杀手锏,也有人觉得这波减配操作可能“水土不服”。
【E汽车】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开启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