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中,二线豪华车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仿佛置身于凛冽的 “寒冬” 之中。当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巨头积极拥抱新兴势力,努力契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时,以凯迪拉克为典型代表的二线豪华品牌却仿佛陷入了泥沼,举步维艰,难以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那么,曾经在汽车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凯迪拉克,真的就这样甘心沦为配角吗?它如今所面临的困境根源究竟在哪里?又是否能够成功突破重围,寻得一线生机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系列问题。
销量困境
对于凯迪拉克而言,2024 年是充满波折且需要深刻反思的一年。从表面数据看,下半年其销量实现了同比 56% 的增长,看似成绩斐然。然而,若将时间跨度拉长,从全年整体表现审视,情况则不容乐观。官方数据显示,凯迪拉克在 2024 年的销量仅为 11.38 万辆,与 2021 年的巅峰时期的23.3 万辆相比,近乎腰斩,甚至跌回了 2016 年的水平。这一数据的巨大落差,清晰地展现出凯迪拉克当前在市场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具体到车型方面,凯迪拉克 CT5 和 XT5 的销量下滑态势尤为显著。CT5 在 2024 年的年累计销量为 5.8 万辆,跌幅高达 31.7%;XT5 的年累计销量为 3.1 万辆,跌幅也达到了 11%。而像 CT4、XT6 和 GT4 等小众车型,更是处境艰难,每月销量常常难以突破千辆大关,在市场中的存在感极为微弱。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凯迪拉克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其推出的两款纯电车型 IQ 傲歌和 IQ 锐歌,截至 2024 年全年,销量总和仅为 3483 辆。这一成绩与竞争对手相比,差距悬殊,甚至不及问界 M7 和理想 L6 等车型单月的销量。进入 2025 年,凯迪拉克的销量颓势仍未得到扭转。上半年,其销量仅为 46804 辆,同比下跌 19.5%。如此持续低迷的销量表现,无疑让凯迪拉克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凯迪拉克为何会陷入如此严重的困境呢?个人看来,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来自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的激烈竞争,给凯迪拉克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其二,凯迪拉克自身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后劲不足,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在性价比方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望而却步。
其三,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车内智能化配置已成为他们购车时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传统燃油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的固有劣势逐渐凸显,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凯迪拉克在这方面的迟缓反应,导致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二线之殇
从行业角度来看,凯迪拉克所遭遇的困境并非个例,实际上,整个二线豪华品牌阵营都陷入了艰难的 “调整期”。以雷克萨斯为例,在 2022 年之前,雷克萨斯凭借 “饥饿营销” 和较高的加价策略,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当时,业内甚至有观点认为,它有望从二线豪华品牌中脱颖而出,跻身一线豪华品牌行列。然而,现实却给了这种乐观预期一记沉重的打击。2024 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 18.2 万辆,相较于 2021 年巅峰时期的 22.7 万辆,下降了近 20%。进入 2025 年上半年,其销量为 8.5 万多台。按照目前的趋势推测,今年其全年销量数据大概率将继续下滑。这种持续的销量下滑,不仅凸显了雷克萨斯在市场竞争中的尴尬处境,也暴露出其在产品创新和产品力提升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
此外,沃尔沃、林肯、英菲尼迪等品牌同样未能幸免,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2024 年,沃尔沃的销量为 15.64 万辆,同比下降了 8%。林肯和英菲尼迪的表现则更为惨淡,销量分别为 5.6 万辆和 0.24 万辆,同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 22% 和 60%。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陷入困境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它们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创新方面未能实现有效突破。目前,大多数二线豪华品牌仍然将传统燃油车作为销售主力。尽管它们在工艺和技术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和沉淀,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汽车浪潮,其反应速度明显滞后,无法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二线豪华品牌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它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全力迎合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潮流,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智能驾驶领域领先企业的合作,提升自身车型的智能化水平,重新夺回市场份额;二是无奈地选择彻底放弃中国市场,拱手让出这片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蛋糕。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诸多挑战。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二线豪华品牌不仅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还需要紧密跟随智能化配置的发展潮流,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二线豪华品牌必须加快本土化进程,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产品优化和服务升级,才有可能重塑品牌形象,重新抢占市场份额。
总结:
综合来看,以凯迪拉克为代表的二线豪华品牌目前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十字路口。对于二线豪华品牌来说,未来的发展之路依然漫长而曲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无论如何,我们也期待着这些品牌能够在困境中寻得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创新的产品。
蔚来汽车确认起诉五名博主,对应账号有缪斯高、陈硕科技等
通信行业目前有21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整体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与此同时,宣布中期分红的公司数量增至7家。
在巴西豪华汽车市场,一个中国品牌正以颠覆性姿态改写竞争规则——长城汽车旗下哈弗H6混动版、哈弗H9等车型售价稳居豪华品牌区间,与奔驰、丰田同台竞技仍供不应求。
2025年8月15日,第二十二届搜狐汽车营销首脑风暴·中原论坛在登封圆满落幕,本届主题为「山止川行 和而不同」
8月17日,“闪耀星吉利”——上海华骥吉利全新形象店开业盛典圆满完成,标志着吉利汽车品牌体验与服务品质实现全面跃升。焕新形象耀目登场,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舒适、更具科技感的购车与用车体验。
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部分股权,新势力品牌销冠找到了参天大树
“省钱特种兵”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如何让小微商家年省2万+?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试驾比亚迪海狮06,出行的品质感被稳稳拿捏!
2025年8月16日,上汽大众以 “众起绿茵 纵擎开赛” 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华北大区“京超杯”周末足球联赛。此次活动邀请了用户、媒体、经销商三方组队参赛,让绿茵场成为了激情与活力的舞台。在这片充满热血的赛场上,大家尽情奔跑、挥洒汗水,享受着足球带来的快乐,充分展现了积极......
不一样的长城汽车-你永远可以信任中国制造
8月20日,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引领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并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静鉴大师】问界M8纯电版:华为技术集大成者,重构40万级豪华纯电标杆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混动市场进入“秒充时代”,岚图8月22日将发布岚海智能超混技术
8月20日,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引领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并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20万内,别碰增程?
纯电市场里,十万级价位始终是家用刚需的核心战场。最近零跑带来两款新车——轿车B01和SUV B10,一个主打轿跑家用风,一个深耕SUV实用性,价格和政策都精准对准工薪家庭的购车需求。
8月20日,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引领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并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比亚迪包揽专利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