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价降3万,增程2.0时代,能否打破20万内不好卖的魔咒?

车价降3万,增程2.0时代,能否打破20万内不好卖的魔咒?

路咖汽车 2060浏览 2025-08-20 IP属地: 未知


2025年之前的增程,已经是技术参数落后的产品。

东风、上汽、广汽已经全部推进增程,上汽的智己和广汽的昊铂分别亮出新技术,增程2.0时代,比预期抢发了4个月到来,岚图的梦想家等车企也陆续换上了大电池和新增成器,等待上市。在原本的预期中,增程2.0要在2025年年底或2026年年初到来。小米的昆仑增程、小鹏的首款增程都会陆续上市,前者是刷新中国车市订单纪录的存在,后者是越卖越好的逆袭典型。

智己LS6给到了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的大电池版本,而昊铂HL也给到了35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是一场供应链和车企共同实现的技术升级,宁德时代的专用增混电池把成本打了下来,也把续航数字和能量密度推高。

如今,各类车企已经分别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储备,一旦大电池+小油箱的模式能够成功,那就会快速完成跟进。这就是所谓的增程2.0,车企试图用新技术突围,抢下市场份额和销量,不过同时,也有很多魔咒摆在它们面前,等待被打破。

增程2.0时代,车企还是吵起来了


最核心的魔咒是,仔细展开市场数据就能发现,增程只有价格贵,才好卖,这是一个逆传统性价比的市场。目前,价格最低的是五菱宏光增程版,起步指导价为6.88万元。但即便是曾经的神车,也并没有在增程中封神。乘用车板块,长安启源A07增程版的入门指导价为13.59万元,终端成交价在12万元左右。

而好卖的,目前只有3家,一是理想,二是鸿蒙智行,三是零跑。二者畅销车型的起步指导价都在20万元以上,理想L6为24.98万元,鸿蒙智行旗下如今好卖的增程车型,入门价格都是24.98万元,分别是问界M7和智界R7。而零跑,则是通过打穿性价比,做到了一定的不可复制性。

而如果看顶层车型的表现,则是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万台。这个数字意味着,马上它就会超过奔驰S级,成为100万元以上中国市场里最畅销的车。

而新一轮的增程技术迭代,从昊铂HL和智己LS6身上就能看出,都在尝试“增程平权”。把车价进一步降低,把技术参数进一步拉高,以求拿下更多的销量,复制理想和鸿蒙智行的高销量高利润模式。

总之,如今为了卖车,必须把口号喊出新高度。所以,车企关于新一轮增程技术的发布会上,也就见到了很多金句。智己在发布会上喊出了“450公里比纯电更强”的口号,在市场终端里起到了不错的销量。开始预售之后,很多之前关注理想L6和智界R7的潜在用户开始等待其9月上市的正式价格。

但,营销是营销,技术是技术。所谓2.0时代,与之前的1.0时代,消费者可感知的技术最大变化其实只有4个。

一是,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从之前的300公里以内,提升到300公里以上,截至目前,智己是做的最激进的一家,做到了450公里。但,也仅只有它一家,其他车企集中选择了350公里这个数字。二是,增程器的发电效率得到了提升,三是,对增程馈电后的性能下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而第四是,对增程车使用充电桩时,充电慢的原有问题进行了解决。

本质上,眼前的一切,和纯电动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方面依托供应商,一方面依托车企自主研发。前者是,如果宁德时代不全力推进增混专用电池,那目前没人能率先进入增程2.0。昊铂HL使用60度电池,给出350公里纯电续航的标定,智己LS6使用66度电池,给出450公里的标定。

而接下来的新款岚图梦想家,也在申报信息里给出了63度电池的数据,纯电续航标定在300公里。

宁德时代先推,其他动力电池厂会陆续跟进,所以增程接下来的价格还会降,因为成本会降。

供应商的选择不多,所以没有什么争议,但车企自主研发的方面,思维和争议不小。

后者主要拼的是发动机和电驱技术,引发的争议包括,电池纯电续航和增程器的发电功率,数字到底多大才合理。而不是,越大越好。

比如,目前纯电续航数字最高的智己认为,电池做到够大之后,就可以让增程当做电动车来开。52度电池有370公里续航,66度电池,有450公里续航,所以除非是远长途,否则增程器半年都不会启动一下。也就没有去太多提及增程器功率。

但,从其他车企的举动上看,它们显然认为一切不是越大越好,而要寻找平衡点。2025年3月28日,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在论坛上做过分享,300公里基本可以做到一周不充电,如果超出就是碳足迹没有优势。

蔚来汽车李斌也曾说过,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或者启动,那背着增程器和油箱是否也是一种浪费。广汽昊铂眼前的新车发布则是,选择了350公里,不过相比业内的主流做法,它有很好的打开了一条先河。增程器的额定功率为70kW,也就是说启动运行后不管怎么样,一个小时都能发出70度的电,这比业内目前最新一批的60kW又提升了不少。

而同时,权益方面的拓展也是拉满,包括赠送家充桩、赠送第三方充电桩上免费充电的额度,再加上800V和5C。它给出了目前最均衡的方案,不过对于其他车企尤其是新势力来说,这并不好复制。因为发动机、整车等技术研发方面的储备不够,譬如小鹏选择东安等。就好像李斌预测李想先做增程再做纯电那样,该交的学费,避不开。

20万元以内,增程的机会仍然不大?


增程的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想破市场的魔咒,几率似乎不大。因为,之所以20万元以内的市场不属于增程,这是由客观使用环境决定的。

之所以增程的热销都出现在相对更高价位上,本质上取决于收入、使用环境等主因。而同时,之所以插混在20万元内有着绝对优势,也是同理。

譬如以网约车为例,增程几乎就很难完成渗透。李想已经在最新的采访中承认,当初做增程时,投资人说如果这样就不投了,包括内部团队也是进行了很多的沟通,才最终成型。主因是,增程不管是先进技术还是落后技术,它都是过渡技术。

之所以是过渡技术,因为发动机的上限通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到达了商业化的上限。随着全球接下来的趋势都是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的排放政策不断落地,增程器也会很快的摸到天花板。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话就是,馈电后增程器的油耗降低潜力十分有限。

所以,都是新能源车,但插混可以粗养,而增程则需要精养。随着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中国车企的发力,插混在馈电之后的油耗,在如今能够控制在5L/100km以内。这是能够战胜日系油电混动的数据,所以很快的就在出行市场完成了过度。作为生产工具,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赚钱效率化。

相比而言,增程车型在馈电之后的油耗偏高,所以,尽管车企一直以来的宣传是,“城区用电,长途用油”。但在真正的生活场景中,却难以成立。每年的假期出行高峰里,纯电和增程的抢桩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而理想如今口碑越来越好,也是得益于其官方正在全国的高速网络上普及自营充电站。

分析理想和鸿蒙智行的增程车主不难发现,拥有固定车位、有家用充电桩的比例极高,亦或者是在工作的场景里,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价格不贵且方便的充电桩。

李斌也曾在乐道L90的裙房环节里诠释过一个场景,在中国西北地区,自己所看到的增程车主都是充电,很少用油。使用成本上,按照油价7元/L进行粗略计算,增程1.0时代的车平均要7L/100km左右的油耗,100公里成本为50元左右。而50元能够充的电量,至少够行驶400公里。

2008年至今,业界对于汽车消费是有着大体计算公式的。购车预算一般不超过家庭年收入,一般不到达个人年收入的50%。所以,不考虑负债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上述的很多硬件要求,这需要的财力肉眼可见。

智己在发布新增程技术时,曾提出过一种可能性。经其调研,之所以做450公里续航的大电池,是想满足有大量想买增程,但却没有充电条件的人群。

不过换算下来,这也就需要车主一周外出时专门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一次充电,这需要时间成本。究竟如何,并非是车企说的算,还是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付出这种隐性成本。相对而言,广汽昊铂这一次的全拉满,应该是一条拓宽机会的思路。

写在最后

总之,市场机会是有的。中国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它有着无数种可能性。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加持下,既然方盒子能够火,既然MPV能够火,那传统的小众也就有了松动的可能性。

眼前,其实华为也在推进着之中相关的新破圈,旅行车这个传统的小众领域,随着享界S9T的推出,很快就实现了小订破2万。

不过,回归到增程的话题上,它打破市场结构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电池,意味着更高的硬性不可见面减免成本,而小电池的版本,因为发动机不能参与直驱、不能高效发电,则会带来增程器高负载的工作或者是电池低SOC状态下不可逆的性能下降。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上述的种种也意味着,它在高端市场的可能性仍然不小。简言之,像广汽昊铂这种对电机、增程器全方位改良升级的方案,带来了更好的可能性。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