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机器人,引爆激光雷达

机器人,引爆激光雷达

汽车公社 1765浏览 2025-08-21 IP属地: 未知

就在激光雷达还在汽车领域和“纯视觉路线”的对手Battle之际,一个领域却点爆了对它的需求。



8月15日,禾赛科技(HSAI)宣布了两个消息。一是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当季净利润突破4400万元,远超GAAP层面盈利转正目标。而整个第二季度,禾赛实现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超50%。


值得“敲黑板”的是,这里面,第二季度禾赛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为48,531台,同比增长743.6%。


7倍多的增长,态势凶猛。不仅是激光雷达,在沪深股市,最近涨得非常凶的,也是用于机器人的特种工程塑料PEEK的相关股票,像中研股份、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等,可以说这个新的万亿赛道已经点燃全方面的热情。


主战场成为“标配”


先说一下激光雷达的主战场,从功能件转变为安全件,激光雷达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就像禾赛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所讲,“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安全标配。”



应该说,激光雷达在汽车领域,终于打开了局面。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6月,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到17%,且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6%以上。


从2022年的不足5%,到如今的近1/5的新车标配激光雷达,纯视觉路线对激光雷达的“围剿”也宣告失败。消费者对其“隐形安全气囊”价值的认可,正推动激光雷达走向刚需。


从禾赛的数据来看,第二季度,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352,095台,同比增长306.9%。其中,ADAS 产品交付量为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也就是说,虽不及机器人用激光雷达的涨势凶猛,但是,也比去年的情况好非常多。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把这个结果归功于“客户需求的持续旺盛与我们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在这种态势下,今年上半年,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547,913台,同比增长276.2%,已经超过2024全年。



不仅如此,禾赛还宣布其半固态激光雷达ATX获得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将于2026 年开启量产。另外,“本季度及近期,我们再次斩获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计划于2025-26年陆续交付。”


而说到ATX,这是禾赛科技发布的最新产品,拥有200米10%反射率的超远测距,最高256线的高清部署,最佳角分辨率可达0.1°×0.1°,能够精准感知远处障碍物。ATX还搭载了禾赛自研的波形解码引擎IPE,可滤除99.9%以上的环境噪点,确保全天候稳定感知。


其实,不仅是禾赛科技。其他的激光雷达企业比如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也不错。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报告,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同比激增179.7%。而2025年上半年即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并且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而激光雷达的安全价值,是其能够“绝地反击”的根本原因。毕竟,纯视觉路线有无法解决的BUG,虽然有特斯拉、小鹏等企业狂吹,但是,无数的事故验证了,对于安全来说,纯视觉终究是个伪命题。多传感器融合路线,最终还是会胜出。


所以,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激光雷达的“春天”终于到来。比如禾赛科技,除了搭载在小米YU7上,还与小米达成2026年多款车型的平台级合作,这将进一步巩固激光雷达在其全系车型上的“标配”地位。


而且,继速腾聚创之后,禾赛科技也拿到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的新车型定点,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不仅是与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车企合作,也表明激光雷达真正获得了一种资格和认可。


当然,从行业现状来看,真正具备多家车企客户认可、产品具备性价比的头部玩家只有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这也是两家傲视群雄的底气所在。


此外,车载激光雷达也有了第一个国家标准。今年4月,《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 GB/T 45500-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由禾赛和5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编制,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性能、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测试方法,填补了行业空白。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激光雷达成本的快速下降。就像禾赛CEO李一帆所讲,禾赛用了8年时间将激光雷达成本降了99.5%,让车企和消费者真正能够“用得起”。这也是激光雷达能突围而出的根本原因。


机器人,第二增长引擎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激光雷达作为AI感知物理世界的基础工具,正成为ADAS、机器人、数字孪生三大领域的技术刚需。我在《激光雷达,打开新“门”》也说过,“一切都是新的。”


单说机器人领域,目前激光雷达发力最猛的是割草机器人。未来,还将扩展到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在这个领域,禾赛的激光雷达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并且,禾赛JT系列激光雷达已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下行业最快量产纪录,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这也部分印证了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的发言,“机器人是一个10倍于汽车市场的场景,是非常值得往前冲刺的。”


而根据贝哲斯咨询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机器人割草机市场规模为20.53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预测期内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2.11%,成长性相当不错。


还有相关市场调研预测,2025年割草机器人销量将突破100万台(渗透率低于5%),另外,九号公司也在其年报中预测,割草机器人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超159亿美金,由此可见,割草机器人未来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从发展历程来说,目前,RTK+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割草机器人主流的导航定位技术,尤其在提升定位精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不过,其弱点也非常明显,遇到树木、房屋、围墙等遮挡时,卫星信号易丢失或漂移,导致定位失效。



所以,随着激光雷达的进入,割草机器人的格局开始发生改变。2024年开始,无边界割草机器人的战火席卷欧美庭院。而因为渗透率低、技术刚突破,“2024年的割草机,就像2016年的扫地机。”


这里普及一下,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是指,系统通过接收来自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并实时计算出设备的坐标来实现定位(可实现厘米级定位),在开阔无遮挡的草坪区域能稳定提供全局坐标,快速确定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


当然,从性能来说,机器人上应用的激光雷达,因为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也有较大差异。比如,优先考虑的是更大的FOV范围,需要有更高的分辨率。相比于车载应用,不需要太远的测距能力。同时,由于机器人尺寸较小,因此需要更小体积、更高集成度的激光雷达。



从国内出口来说,2024年,中国割草机器人的出口金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85%,这其中,欧洲占65%的市场份额。预计今年,出口额会到60亿元,同比增长70%,因为北美市场也被打开了。从这点来说,激光雷达的未来不可限量。


除了割草机器人,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也开始爆发,随着机器人结构、智能化等方面获得突破,激光雷达在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上的应用进程也加速了。


用一句话来说,不同于割草机器人,人形和四足机器人所处的物理环境组合更为复杂多变,所以,“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的融合方案已成为国内主流。


这方面,宇树科技、智元、星动纪元、魔法原子的人形机器人均搭载1颗3D激光雷达,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则搭载了禾赛科技的XT系列激光雷达。



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白,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桎梏已经解除,机器人已经引爆激光雷达。加上车载市场本身的释放,接下来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家激光雷达企业用自己的技术和特长,在这片蓝海里面乘风破浪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965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