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初的时候,奥迪A7国产的消息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而近日网上出现关于上汽奥迪A7L自动螺柱焊项目的官方招标公告,也进一步将奥迪A7由上汽大众国产的消息进行了实锤,新车的正式量产时间为明年下半年。
作为在中大型轿跑领域的标杆车型,奥迪A7自诞生起就受到了无数车迷的喜欢,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灵感源自于100 Coupe S的掀背设计,其流畅的车顶弧线从B柱延伸到车尾,营造出无与伦比的优雅和动感,一直以来都有“最美奥迪”之称,也是少有的将掀背设计得如此和谐的车型之一,奥迪A7可以说是不少男人心目中的Dream Car。
国产后的奥迪A7定会根据本土化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加长似乎就成了因地制宜最常见的一种改变,此外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这两个标志性元素应该会继续保留下来。
长久以来,为了提高车型的竞争力和适应国内的消费需求,很多进口车型也陆陆续续进行了国产化,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和差异往往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地方。借着奥迪A7国产的消息,我们来看看国产化的车型一般都会出现哪些不同,对于消费取向有何影响?
众所众知,进口车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昂贵的,这背后除了国外的制造成本、人工成本外,还涉及到非常高的一个关税以及运输费用,再加上厂家和经销商还需要赚取更大的利润,环环相扣下来进口车贵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么国产后,其中很多环节就大大缩减了,光是关税这一个环节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还有在一些配置上偷工减料下来的国产化车型,在价格上就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可能光说没什么概念,对比一下进口车和国产后的价格,那么就一目了然了。
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国产后的汽车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来说有着几万到二十几万的差异,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伴随着价格下降带来的销量增长,也是大多数车企争相实现主力车型国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价格的调整自然与产品的调整息息相关,为了适应国内的消费需求做出改变也是很多车型需求思考和衡量的问题,一方面既能够保持进口车型的特质,国产后不至于有太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也要在利润和产品之间做出平衡,让消费者体会到诚意所在。
一般来看,进口车型在国产后都无疑会进行以下几大操作。
01.轴距加长。这估计是很多进口车型来到国内之后最喜欢干的一件事了,国人似乎都对于大空间有执着的需求,毕竟以国内的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来说,后排坐满人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加长也算是进行本土化改良。除此之外还能够与进口车型区分开来,一般来说名字中带“L”的基本都是国产后的车型。所以,这种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最能讨好国内消费者了。
02.设计调整、增配减配。除了加长之外,其实很多国产化的车型在设计和配置方面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国家对汽车的生产标准与国外不同,那么在这方面可操作的余地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车身钢材这些看不见的地方,例如采用钢材替代全铝合金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在底盘悬挂、防撞梁上面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而在配置上面,ESP、安全气囊、变速箱这些也会有着遭到不同程度的阉割,这都是很常见的。但是光做减法似乎有点不太厚道,有些车型也会增加一些国内消费者喜欢的配置,譬如中控大屏幕、全景天窗等。总的来说,这些调整都是市场行为,如何去评判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
03.排量降低。原本一次性征收的排量税就已经成为了限制进口车型的一个坎,国六标准的到来更是将大排量发动机拒之门外。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国产后,基本就看不到3.0L排量以上的发动机了,大部分国产车型的排量都在2.5L以下,而想要购买V6、V8这些激情澎湃的车型,则需要花更多的钱去选择进口车型。
不可否认的是,国产之后的车型由于国内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把控、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原因,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质量下降,与纯进口车相比的确存在明显的差距。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统计的召回信息显示来看,国产化的豪华品牌车型召回率,远高于同型进口车。
而从召回的原因来看,国产化的车型大部分原因是在一些装配细节方面和车身材料的使用上存在问题,例如前段时间奔驰E级召回事件,则是因为通过模拟耐久测试和技术分析,增加其它加强固件以强化相关部件的强度。这些问题无疑与国产后成本控制带来的质量差异脱不了关系。
除了质量方面的差异外,国产化的车型无疑在面子上要低于进口车型,大部分人对于面子还是非常看重的,进口车型向来就带着光环存在,国产后的豪华车必将会面临一个异样的眼光,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北京奔驰 ”、“华晨宝马”的车标给扣了不是吗?如何去提升国产之后的大众心理认可程度,各大品牌需要在宣传营销方面多做功夫。
但是国产化的车型除了价格便宜外,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维修保养相对来说便宜一些。国产化的车型大体上都是采用本土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并且很多部件与品牌的其它车型通用,走量的零部件相对来说价格也会低很多,所以在后期使用成本的控制、售后服务方面,国产化的车型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了,国产化的车型对于我们来说是否值得期待和选择?已经国产了的车型,还会有人买进口版吗?
首先,从消费者的方面来考虑的话基本上还是选择国产车型会好一些,首先光是价格上的优势就非常明显的了,国产和进口的车型的差距不至于翻天覆地,以一个低十万八万的价格买到同一款车型是非常划算的,对于预算不足的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况且在维修保养方面有容易一些。
其次,国产车型进行的本土化调整也更加适合国内消费者,譬如上面说到的加长带来空间上的优势就非常受用,甚至有一些配置是国内有但是进口车型却享受不到的。在提车时间上,进口车型由于运输等各种问题也相对于漫长一些,国产车型就几乎没有这个烦恼。
最后,进口车型只是适合那些比较有追求又有预算的消费者,享受原汁原味的进口车带来的驾驶感受。而国产车型其受众面相对来说广一些,从国内消费群体来分析,大部分消费者购车只是为了家用,那么作为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综合各方面来看还是国产车型合适一些。
一般来说已经国产了的车型,其进口版也会进行同步销售,像大众高尔夫、途观,奥迪的A4、A6这些比较常见,以及奔驰的很多车型都有对应的进口版。当然部分车型考虑到各种关系,在一定时间内会退出市场,毕竟竞争力和销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再花时间精力金钱去维持销售体系得不偿失,像进口的宝马X1在2009年华晨宝马X1出来后就慢慢的不再销售了,自由光在2015年12月份开始国产后,其进口车型在清理完库存之后就几乎看不见踪影了。
相信看下来,究竟如何去选择很多朋友已经有了答案,进口车有进口的好处,国产化有国产化的好处。钱包在谁的手里谁就有话语权,钱包有多厚就选价格有多贵的车。
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
方程豹钛3媒体试驾品鉴会长春站开启,智享科技出行新体验
MG5遭40+车主集体投诉车机不升级,升级仅涂装、氛围灯,名爵品牌“英伦底蕴”与低端务实需求割裂,被批“徒有其表”。
新款欧拉好猫怎么样?价格有诚意,配置有升级,细节也有提升。那么TA会是你接下来10万价位电动车的最优选吗?
如果说五菱mini EV开创了纯电动小车的先河,那么电动MINI和萤火虫的出现,则进一步将纯电小车的精致及个性提升了数个Level,但这两台个性不同的小车,到底表现又如何?该怎么选择?
一汽丰田6月销量大爆发:单月总销72209台同比增长14%,bZ5订单火热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小米YU7“首撞”曝光后,为何网友这次不跟风吐槽了?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185157台,占比49%;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226556台,占比60%,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半年增长新记......
城市SUV的“启蒙老师”,本田CR-V5月卖近1.8W台
别克昂科威家族6月销量14,097辆
一汽丰田半年销量大增!累计销377821台同比涨16%,背后有何秘密?
十万级又开卷,海豹06 EV、丰田bZ5、MONA M03也凑热闹
近日,某专业汽车媒体发布的2023-2025年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数据显示
谁能想到,一个被禁赛20个月的斯诺克选手,居然能在业余赛场连赢32场,顺手打包四个冠军,最后杀回职业赛? 这剧情要是放在网文里,作者都得被读者喷“太假”,但赵心童愣是把它演成了现实。 更离谱的是,他还顺手接了个“全球代言人”的活儿,代言对象是比亚迪,而且还顺便提了一辆腾势Z9......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如今汽车市场下,别的品牌都在降价,特斯拉敢勇气可嘉,涨价了。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本和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迎来升级,其中,前者售价已经上调至28.55万元。 新车百公里加速数据从4.4秒变成了3.8秒,似乎是默认标配了原价1.41......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25款途观L Pro全系动力升级为2.0T,加上原有的智能化配置,上汽大众在中级SUV市场站稳了脚跟
别克昂科威家族6月销量14,097辆,其中,昂科威Plus单月销量破万,连续9个月同比翻番,1-6月单一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200%,成为15-20万市场最畅销的燃油SUV。昂科威S今年3月焕新上市,与昂科威Plus组成差异化布局,合力开创15-20万级燃油SUV市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