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EV视界 1823浏览 2025-08-26 IP属地: 未知

汽车行业的智能变革浪潮里,总需要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来标注进程。

前不久,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微博发布的视频,就扔出了这样一个重磅炸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汽车数量正式突破100万。这个数字背后,不仅是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深耕十年的成果,更标志着辅助驾驶从少数人的尝鲜体验,变成了百万用户日常依赖的出行伙伴。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100万,不是冰冷的数字堆砌。它意味着每30辆在路上跑的新车里,就可能有一辆装着乾崑智驾;意味着40.5亿公里的辅助驾驶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万圈的真实路况数据积累;意味着2.6亿次辅助泊车,背后是用户用脚投票的信任。当行业还在争论辅助驾驶是否实用时,华为乾崑已经用规模证明:辅助驾驶的时代,真的来了。

十年磨一剑,200亿研发砸出了技术护城河

辅助驾驶的赛道上,没有捷径可走。

华为乾崑能走到百万量级,根基在于从2012年就开始的长期主义布局。当年车联网实验室的悄然启动,在外界看来或许只是巨头的边缘尝试,却为今天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2024年华为车BU研发投入超200亿,这个数字放在任何行业都是天文数字,但在辅助驾驶领域,却是保持领先的必要成本。

华为的逻辑很简单:用压强式投入构建技术壁垒。从底层算法到硬件架构,从数据标注到场景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砸下真金白银。这种投入不是跟风式的追热点,而是围绕“安全”和“好用”两个核心,十年如一日地打磨。

技术迭代的速度最能说明问题。ADS从2022年商用至今,三年时间迭代三代产品,每一代都带着“行业首创”的标签。2022年ADS 1.0率先把城区辅助驾驶NCA推向市场,让智能驾驶从高速场景走进城市复杂路况;2023年ADS 2.0实现全向主动安全和全国道路覆盖,不管是一线城市的繁华商圈,还是三四线城市的乡间小路,都能稳定运行;2024年ADS 3.0首发车位到车位P2P功能,把智能驾驶的边界从“点到点”扩展到“门到门”;2025年4月发布的ADS 4,更是在架构、安全、体验上全面升级,端到端延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这种迭代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从底层架构开始的重构。以即将在9月推送的ADS 4为例,采用全新WEWA技术架构后,系统对极端场景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在暴雨、沙尘等恶劣天气下,192线激光雷达配合4D毫米波雷达,能比人类驾驶员提前1.5秒识别障碍物,这1.5秒可能就是安全与事故的距离。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ADS 4在复杂路口的通过率提升了30%,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提高了50%,还新增了“无保护左转自动避让行人”“施工路段智能绕行”等实用功能。

全时速防护覆盖4-150km/h,意味着从小区挪车到高速行驶都在保护范围内;全方向防护包含23项主动安全功能,连倒车时突然冲出的小孩都能精准识别并刹停。这种安全冗余,让用户敢于把驾驶权部分交给系统。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华为对安全的偏执,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力。“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五维安全体系,听起来像口号,实则是每个场景都经过百万次测试的结果。

朋友圈够大,从15万到百万级的全场景覆盖

辅助驾驶要上量,不能只靠单一车型撑场面。

华为乾崑智驾的破局点,在于构建了覆盖全价位、全动力、全形态的车型矩阵。目前11家合作车企的25款上市车型,就像一张大网,把不同需求的用户都网了进来。

15 万到百万级的价格跨度,打破了“辅助驾驶是豪华车专属”的偏见。15万级的车型能用上乾崑智驾的核心功能,30万级的车型能体验更丰富的场景,百万级的豪华车则能获得定制化的智能体验。这种分层策略,让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都能接触到辅助驾驶,加速了技术的普及。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更显战略眼光。当很多智驾方案只适配纯电动车时,乾崑智驾已经把触角伸到了增程、混动甚至燃油车领域。和奥迪合作的A5L Sportback,硬是在燃油车平台上实现了高级辅助驾驶,打破了“燃油车无法智能化”的技术壁垒。这种“油电同智”的能力,在新能源渗透率还未到100%的当下,抢占了巨大的市场空白。

车型形态的多样化则让辅助驾驶渗透到更多场景。轿车负责城市通勤,SUV兼顾家用与轻度越野,MPV满足商务出行,而猛士M817的出现,更是把辅助驾驶带入了硬派越野这个“蛮荒地带”。这款“智能越野”新品类,让用户在沙漠冲沙时能依靠系统识别暗沟,在岩石攀爬时能通过车身姿态感知调整动力,彻底改变了传统越野“靠经验、凭感觉”的粗犷模式。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合作模式的灵活性是快速扩张的关键。华为不做“甩手掌柜”,而是深入到车型研发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品牌的定位定制方案。问界强调“人车交互的流畅性”,阿维塔侧重“情感化体验”,奥迪则保留了“德系操控的精准感”。这种“和而不同” 的策略,让车企愿意合作,也让用户能感受到差异化的智能体验。

“周周有更新、月月有新车”的节奏,更让乾崑智驾始终保持市场热度。上半年上市的尊界S800、问界新M9、阿维塔07Pro、岚图FREE+以及即将登场的问界新M7,每款车都带着乾崑智驾的新功能或优化点,持续吸引用户关注。这种“以量带质”的循环,让乾崑智驾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用出来的数据是40.5亿公里背后的真需求

辅助驾驶好不好,不是参数说了算,而是用户的使用频率说了算。华为乾崑智驾的用户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辅助驾驶的真实价值。

截至2025年7月底,40.5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总里程,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按每天通勤50公里计算,相当于100万辆车连续开22年的总里程。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更关键的是,这些里程不是在封闭测试场跑出来的,而是在城市拥堵路段、山区蜿蜒公路、高速施工路段等真实场景中积累的。每一公里都在训练系统,让它越来越懂中国路况。

2.6亿次辅助泊车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对很多司机来说,泊车是最头疼的场景,尤其是在狭小的老小区或拥挤的商场停车场。乾崑智驾的智能泊车不仅能应对标准车位,还能处理斜列车位、断头路车位等复杂情况,甚至能在车位被占时自主巡航寻找新车位。这种“解决真问题”的能力,让用户从“试试看”变成“离不开”。

7月699公里的人均辅助驾驶里程,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4倍。这个数据背后,是用户对系统的高度信任。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早高峰的环路拥堵,系统能自动跟车、保持车距,解放右脚;跨城高速上,系统能智能超车、提醒限速,减轻长途驾驶疲劳;甚至在夜间行车时,系统的夜视功能和远光灯自动调节,比人眼更可靠。用户用得越多,数据积累越丰富,系统迭代就越快,形成正向循环。

本土化的场景理解是高使用率的核心。华为乾崑团队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中国特有的交通场景:应对突然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识别没有标线的乡村小路,处理加塞、别车等“路怒”行为。

靳玉志在视频里说“数据不会说谎”,确实如此。如果辅助驾驶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噱头,用户只会在提车时新鲜一下,绝不会产生如此庞大的使用数据。百万用户用日常出行投票,证明乾崑智驾不是“实验室产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闭环已成,辅助驾驶进入滚雪球时代

100万的节点,标志着华为乾崑智驾进入了“技术→商业→用户→数据→技术”的正向闭环。这个闭环一旦形成,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加速发展,让后来者难以追赶。

技术突破带来商业成功。乾崑智驾的技术领先,让车企愿意合作,25款车型的广泛覆盖,又带来了销量的快速增长。这种商业成功不仅带来了收入,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正确性,让华为有信心持续投入研发。

商业成功加速用户增长。越来越多的车型搭载,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接触到乾崑智驾。用户基数的扩大,意味着更多元的使用场景和更丰富的反馈,这些都是优化系统的宝贵资源。

用户增长反哺数据积累。40.5亿公里的行驶数据,包含了各种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特殊场景的信息。这些数据输入到算法模型中,能让系统不断学习、持续进化,变得越来越聪明。

数据积累推动技术迭代。基于海量数据的训练,乾崑智驾的识别准确率、决策合理性、应对极端场景的能力不断提升。ADS 4相比ADS 1.0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来自这些真实数据的滋养。

这个闭环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自我强化。用的人越多,数据越丰富;数据越丰富,系统越好用;系统越好用,用的人就越多。当乾崑智驾的用户达到200万、500万时,这种优势会更加明显,形成难以撼动的壁垒。 

华为乾崑破百万,辅助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


即将推送的ADS 4,将是这个闭环加速的新引擎。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同样是基于40.5亿公里数据中的痛点场景优化而来。

从行业视角看,华为乾崑的模式为辅助驾驶的发展提供了范本。它证明智能驾驶不是车企单打独斗就能做好的,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商深入参与,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提升体验。这种“技术赋能+生态合作”的模式,可能会重塑汽车行业的分工格局。

辅助驾驶的下一个百万在哪里?

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破百万,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辅助驾驶成为用户购车的必选项,当百万量级的系统开始自主进化,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逻辑都将改变。

对用户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辅助驾驶的成本会随着规模扩大而降低,体验会随着数据积累而提升。未来,即使是10万级的经济型车,也能享受到今天百万豪车才有的智能体验。

对车企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辅助驾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快速突破,与华为乾崑这样的头部玩家合作,或许是更高效的路径。

对行业来说,乾崑智驾的百万量级,标志着辅助驾驶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技术壁垒已经形成,市场格局开始固化,跟不上节奏的玩家可能会被快速淘汰。

下一个百万会用多久?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可能不需要一年。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或许会发现,辅助驾驶已经像ABS、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而华为乾崑智驾,早已在这场变革中,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EV视界 7.6万粉丝    6635作品 关注 EV视界(www.evlook.com)新能源汽车领军媒体。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