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踏入上汽奥迪展厅,对比A7L与A5L Sportback两款车型的内饰时,往往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审美体验:A7L的豪华感扑面而来,而A5L Sportback的科技感虽强,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味道”。这种落差并非单纯的设计风格差异,而是材质选择、工艺标准与功能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面是A7L,下面是A5L,其实价格已经有所重叠)
A7L的内饰堪称“材质博物馆”。其座椅采用进口华格纳真皮,表面经钻石菱格纹撞色缝线处理,触感细腻且视觉层次丰富。中控台大面积铺设实木饰板,搭配哑光碳纤维或铝合金饰条,形成“冷暖交织”的豪华氛围。甚至在门板肘托等细节处,也使用了软质搪塑工艺包裹,触感温润如麂皮。
(这个座椅舒服到就像一张床,柔软,细腻,裸露的皮肤触及到它也相当舒适)
反观A5L Sportback,虽然宣称采用Nappa真皮与Alcantara材质,但实际体验中,基础版车型的座椅材质偏硬,软硬分区虽合理,但长期乘坐的舒适性不及A7L。更争议的是门板材质:臂托与肘托区域使用搪塑软塑料,凑近可闻到明显异味,门心部分甚至采用人造革加海绵发泡材料,与A7L的天然材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科技感优先”的选材逻辑,虽符合年轻群体对轻量化的需求,却牺牲了豪华车应有的质感。
(就冲走量车型的策略,我估计一汽奥迪那边的C9 A6L也是这样)
工艺细节也是差异巨大的方面之一,A7L的工艺细节堪称“强迫症福音”。其座椅缝线均匀度控制在±0.5mm以内,零部件贴合间隙小于1mm,甚至在后排老板座配备可拆卸头枕,兼顾功能性与仪式感。中控台的灰色木纹饰板与亮银色饰条衔接处,采用激光切割工艺,确保无毛刺、无色差。
A5L Sportback则因成本控制暴露了工艺短板。部分展车存在中控双联屏亮度不均、氛围灯手扣区域裸露黑色硬塑料等问题。更关键的是,其“五屏联动”设计虽科技感十足,但11.9英寸仪表与14.5英寸中控屏的拼接方式略显生硬,副驾10.9英寸娱乐屏与主屏缺乏视觉联动,被批评为“各论各的”。这种“为了科技而科技”的设计,反而削弱了内饰的整体性。
(这三块屏真是你们仨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捷达VS7内饰质感都没这个廉价)
有句话说的很好,豪华就是浪费。A7L的内饰设计始终围绕“豪华场景”展开。其四区空调带负离子香氛系统,可针对不同座位调节温度与气味;B&O 3D沉浸式音响的16颗高定扬声器,经声学工程师调校,确保每个座位都是“皇帝位”;甚至在后备厢盖板下隐藏了应急工具套装,细节处彰显旗舰定位。
A5L Sportback则更强调“年轻化功能”。其华为乾崑智驾系统、900种氛围灯组合、Bang & Olufsen 3D音响等配置,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但部分功能存在“过度设计”之嫌。例如,PDLC可调光全景天幕的9域调光分区,实际操作中需通过车机系统多次调节,便利性不及传统遮阳帘;而掀背尾门的电动开启角度虽大,但地库限高场景下的实用性存疑。这种“为创新而创新”的逻辑,反而让内饰显得“用力过猛”。
A7L的定价策略(优惠后35万起)允许其使用更高成本的材质与工艺,以维持“德系豪华”的品牌调性。而A5L Sportback(预售28万起)作为冲击销量的主力,必须在成本与配置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差异导致A5L Sportback的内饰更像“科技配置的集合体”,而非一个有温度的豪华空间。
当消费者在A7L的华格纳真皮座椅上调整4向腰部支撑时,感受到的是“人车合一”的包容感;而在A5L Sportback的仿皮座椅上,却可能因大腿悬空而频繁调整坐姿。这种体验落差,本质上是奥迪对不同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A7L守护品牌护城河,A5L Sportback探索价格下限。
其实,根据我们的观察,奥迪A5L车系劝退一些客户的原因,就在于廉价的内饰和跟不上时代的所谓智能化。豪华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的被人服务,比如劳斯莱斯,一种是一个人help yourselves,功能多而精密。很显然,奥迪在这个世代给的答案跟哪个都不太沾边,论豪华,奥迪A5L用30万元级别的档位给出了捷达VS8的水准,论智能化,智驾辅助的门槛达到接近40万元,车内的功能是老版本的复制粘贴再适配,本质上还是古板教条,和新中式豪华的灵动活泼有机的智能交互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到了最后,哪怕这些功能的外部载体,也就是屏幕等设施的美观也没有做好,奇怪的拼接双联屏以及孤单的伫立在旁边的副驾娱乐屏也不太可能“把日子过好”。所以说,观念的变化和思维程序的动作,才能为一个设计定型,显然,奥迪失算了。
奔驰GLC纯电版与宝马iX3代表两种电动化转型理念:奔驰坚持“豪华不减”,配备942颗像素格栅、39.1英寸巨幕、植物基内饰,强调视觉与仪式感;宝马则追求“驾驶至上”,缩小双肾格栅降低风阻,内饰极简专注驾驶交互,保留后轮转向等操控配置。奔驰瞄准家庭用户,推6座版;宝马坚持5座,吸......
宝马X1在2024年以31.69万高价上市时被吐槽“冤种车”,1.5T三缸机抖动明显,配置简陋,内饰塑料感强。但2025年顶配裸车价骤降至19万,落地仅21万,纯电版iX1更是低至15万。降价后,X1的2.0T+8AT动力、大空间、哈曼卡顿音响等配置显得极具性价比;iX1则以5秒......
资讯|激光雷达+四驱电混!魏牌高山7预售价28.98万起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10年前想买一辆代步车,除了能动,要啥没啥,反观现在年轻人人生的第一辆车,选择也太多太丰富了。今天就带大家看看7万级纯电SUV新标杆:元UP301KM领航型。
持续的虚假宣传,损害的既是车企的品牌力,也让消费者蒙受巨大的损失,重拳出击整治乱象很有必要。
【瑞虎8L vs 星越L】双车体验:谁才是都市生活的最佳拍档?
如今国内车市,40万预算买新能源SUV,基础配置几乎都是拉满,如何打动消费者呢?依我看,还得是情绪价值,问界M8和理想L9,40万级新能源SUV的代表车型,谁能提供更丰富的情绪价值呢?
19.79万起 全新智己LS6正式上市 纯电增程双版本怎么选?
今天来体验吉利银河星耀6,在外形设计上,这款车长了一副如同性能车一样凶的前脸,亏电油耗能做到2.8L/100km,其他方面表现如何,还是看视频吧。
乐道
“电动路虎”登场!面子里子乐子全占,钛7力扯SUV遮羞布!
如果你想选一台价位亲民且拒绝同质化的新能源方盒子车型,iCAR V23和方程豹钛3肯定是你绕不开的选择!
大七座销冠再进化!捷途X70L开启预售,10.99万元起
问界M8纯电版使用了华为巨鲸800V高压平台、全新2.0纯电动力架构行业领先,配合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外加前后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等传感硬件,再加上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依然是最大卖点之一。为什么是之一?因为这台车的其他方面,无论舒适、豪华还是科技的......
预售价28.98万起,魏牌高山7与同级有啥不同?
预算到位想“炫富”?宝马X5:这波“排面”我给你焊死
千载文明淬炼匠人指尖,时代轮迹汇入万里征途,豪华旗舰踏曜而至
在教师节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以“监考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保定发布会现场,而魏牌CEO冯复之则化身“考生”,向市场和用户提交了一份名为高山7的答卷。这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的评分标准来自千万中国家庭的实际用车需求。在这场充满象征意义的发布会上,魏......
2025年9月8日,“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领克10 EM-P正式上市,限时优惠价16.38万元起,共推出120四驱 Halo、120四驱 Ultra、240四驱 Ultra、240四驱 Ultra运动版四个版型,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聚焦家庭用户痛点!瑞虎8 PLUS与第四代长安CS75 PLUS,谁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