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市场,问界M9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符号。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超过24万辆,连续18个月稳居50万级以上市场销量冠军。数据显示,在这个价位段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车,就有7辆来自问界M9。销量和口碑的双重背书,使其成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的代表。与之并肩的,是同样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尊界S800。这两款车型共同构成了华为辅助驾驶的“第一梯队”,不仅在量产规模上建立了信心,更在技术高度上确立了边界。
这一梯队的价值,并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它们所引领的方向。随着 ADS 4 全系升级上线,辅助驾驶的上限被重新塑造:从单点的功能体验,走向体系化的安全冗余;从参数堆叠的性能竞赛,走向可复用、可验证的真实场景落地。与此同时,政策也在加快脚步。北京、武汉等地相继出台自动驾驶条例,明确推动L3商用进程。“强监管+强体验”正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主旋律。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拿出真正可持续的能力,是市场的试金石。
问界M9把用户最常用的场景做得更便捷,把风险最高的场景守得更周全。经过实测,ADS 4在“车位到车位”和“全域安全”两端同时建立起优势,这正是其领先的内涵。
从出发到抵达 出行更便捷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城市出行的难点往往不是高速路段,而是最后一公里的琐碎环节。传统导航通常只能把用户带到园区大门,接下来的一切都要靠驾驶员自己摸索。问界 M9 的 ADS 4 给出的解法,是“车位到车位2.0”:导航不再止于入口,而是覆盖了从出发点到目标泊位的全链路。
ADS 4 将公开道路与园区内部路网打通,车机界面一屏呈现沿途POI、车位与行驶路径。用户只需在地图上点选目标,如商场电梯口或医院门诊区,即可发起“车位级导航”。行驶过程中,环岛选道、临停绕行、礼让行人等复杂工况被自然化解。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减少30%,这些参数最终转化为直观感受——驾驶节奏更稳、更像老司机。
进入地下车库,ADS 4 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用户既可以直接选择就近泊位,也可以在狭窄或断头路时切换为“离车泊入”,由车辆自行完成精细操控。在人流密集的商超或医院,VPD 代客泊车还能自主寻找车位,并通过大灯投射“礼让中”等灯语,与行人形成安全默契。便利与优雅兼具,让停车从痛点变成舒心的过程。
这种“行泊归一”的体验是突破性的。过去“找位—泊车—离车”是割裂的环节,如今被ADS 4整合为一个连续任务流。用户无需频繁切换模式,而是把辅助驾驶当成可靠的伙伴。行业调研也显示,ADS 的用户活跃度已接近九成,P2P与AVP的调用频率不断提升。这意味着“高频使用”正在替代“功能展示”,成为新一代辅助驾驶的核心价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体验并非停留在单一场景,而是对全链路效率的重塑。从市区道路到园区内部,再到泊车环节,ADS 4 保持了统一的逻辑和一致的表现。这种确定性让用户逐渐养成依赖,从“偶尔尝试”转变为“每天使用”。在50万级高端市场,这种口碑的积累是比硬件参数更坚实的壁垒。
因此,问界 M9 的车位到车位,不只是功能优化,而是体验方法论的升维。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次便捷的出行,更是城市通勤效率的提升。这也是ADS 4 真正领先的意义所在。
遇风险能兜底 守护更全面
如果说便捷体现了辅助驾驶的亲和力,那么安全就是它的底线。ADS 4 在设计之初就确立了L3级的架构冗余,目标不仅是“会开”,更是“出事时能守”。
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通过车内DMS摄像头,系统可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眼部、手部和头部动作。一旦发现驾驶员因疲劳或疾病失能,车辆会自动介入:先横向纠偏,保持车道稳定;再逐步减速,靠边停靠并开启双闪。整个过程既覆盖人驾,也覆盖智驾,实现了真正的“全时兜底”。
更系统的是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它提出了“五维安全”的概念:全时速、全目标、全方向、全天候、全场景。无论是高速汇入口的百公里时速,还是地库坡道的低速转弯;无论是行人、自行车还是异形障碍物;无论是雨雾、大雪还是眩光环境,ADS 4 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安全不再是某些工况下的亮点,而是全时在线的基线。
在泊车与低速场景中,固态激光雷达进一步提升了对小型和低矮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消防栓、负向台阶等常见“地库杀手”如今不再是隐患,用户的担忧被根本消解。而在城市路口,ADS 4 的预见式避让逻辑优先减速,再考虑横向规避,把误触发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工程哲学在这里体现为“少惊扰、稳守护”。
在交互层面,ADS 4 也引入了秩序化设计。VPD泊车代驾场景下,车辆可通过车灯投射“礼让中”等灯语,向行人和其他车辆清晰传达意图。这种直观的沟通方式,降低了人车之间的摩擦,让安全从“技术”走向“共识”。
支撑这些能力的,是全新的WEWA架构。它通过云端不断学习复杂案例,再由车端模型做出实时决策,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统一。用户感受到的不只是更稳健的守护,还有更顺畅的行驶。
从问界 M9 的实测结果可以看到,无论是“车位直达”的便捷,还是“全域守护”的安全,ADS 4 都已把辅助驾驶从炫目的展示,带入可信的日常。在软硬件结合下,它们共同确立了华为 ADS 的第一梯队地位,也为中国高端智能车树立了全新的标杆。真正能超越华为 ADS 的,只有它下一次的自我迭代。
40万豪车,瑶光C-DM寰球版只卖你十几万!
上个月梁同学试驾长安第四代逸动时,就评价其外观、空间、配置都相当能打。如今新车价格公布,我们也到店再次探访这台车,顶配不到10真的很有竞争力!所以说,10w级家轿首选,长安第四代逸动必须算一个,你们说呢?
#阿维塔06 #华为ADS4太强了
6.38万元起的五菱缤果S不仅价格真香,颜值、安全、配置都不拉垮,作为年轻人的首选车也是不二选择。
都说零跑是价格屠夫,其实吉利银河也不遑多让。一款5米2级的中大型插混SUV,只卖20万左右,比理想L6更便宜,但尺寸比它大,体验不比它差。所以除非你真的很喜欢理想,或者完全不喜欢银河,否则的话,不要硬买L6,吉利银河M9体验更上一层楼。
当敦煌大漠的千年风沙与当代造车智慧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的上市,限时指导价9.37万起,正在书写这个问题的答案。#吉利中国星 #全新东方曜
当豪华轿车都在复刻欧美范式,岚图追光L却带着“天地鲲鹏”“山海同光”的东方美学而来。这台新时代旗舰,如何让“简约大气、意境为先”的东方审美,成为豪华车的新标尺?
虽迟但到,上汽大众Pro家族作为油车里率先全面智能化的品牌,不管是高快NOA的靠谱表现,还是智能座舱的AI大模型,都是油车前所未有的体验,“油电同智”果然说到做到。
9月28日方程豹钛7组织了一场媒体品鉴试驾会,笔者有幸受邀参与体验。方程豹钛7作为比亚迪最新开创之作“大五座”车型,以其硬核性能及探索未知与突破边界的个性品牌理念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
这是全新瑞虎8,一台专为家庭用户量身定制的全能型SUV,它究竟有什么本事,让其他竞品成为“将就”?
6.38万元起的五菱缤果S不仅价格真香,颜值、安全、配置都不拉垮,作为年轻人的首选车也是不二选择。
视频为证,从硬件水平的角度来说,长安启源A06应该是同级甚至越级的第一梯队。
既保留了柴油发动机的超低油耗和强悍低扭,又做到了接近汽油车的静谧和舒适?既能带你翻山越岭?又让日常驾驶体验告别‘粗糙感’?在没开这台212 T01柴油版之前我是不信的......
做了 25 年辅助驾驶,交付 2 亿芯片的 Mobileye,竟然开始做 Robotaxi 了!慕尼黑 IAA 上,我们在 Mobileye 展台发现了这辆 ID.BUZZ AD。 相信不少朋友都体验过 Robotaxi,但你大概率没有在海外体验过。
小鹏P7和小米SU7是两款非常对位的车型,不管是价格,车型定位,还是调性都十分接近,所以应该会有不少人在这两款车之间犹豫,即便大部分可能会因为小米更有话题度而选择它,但我想说小鹏P7才是更好的那个。
极氪9X上市了,均价破50万,但上市13分钟大定就破1万台,不得不说有钱人真多。但极氪9X确实配得上这个价格,而且体验不比百万级豪华SUV差,毕竟店门口的超豪华车主也是真心想买这车的。
7万级的方盒子,宝骏悦也有多少战力?
全新发动机、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全新内饰颜色再加上13.98万元的起售价,新款领克07要把年轻活力提升到新的维度。
10万级纯电家用车对决,极狐T1与MG4空间谁更大、动力操控谁更强、配置谁更丰富,三场对决了解两款车的差异。
星途瑶光C-DM寰球版的上市,绝非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星途品牌乃至奇瑞集团在混动市场投下的一枚“技术深水炸弹”。从技术、市场和品牌三个维度分析,星途瑶光C-DM寰球版分量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