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安全拒绝“复古设计” 盘点令人大跌眼镜的省钱方法

汽车安全拒绝“复古设计” 盘点令人大跌眼镜的省钱方法

牛车网 818浏览 2020-03-05 IP属地: 未知

汽车的外观内饰要是偶尔来个复古设计,还真的能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在安全结构方面,如果也复古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不用说,那肯定就是偷工减料了。没错,今天咱们就来回顾一下那些厂家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设计吧。

1、吉利缤越:后防撞梁无吸能结构。

缤越后部防撞钢梁较为单薄,虽然侧面呈弓字形结构,但并无内层构造。杠体与车身通过螺栓相连,严谨的来说,连接件并非传统的吸能盒结构,而是单薄的钢片材料。因为相关国标并未规定车辆必须安装后防撞梁,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厂商就取消了后防撞梁。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曝光,无后防撞梁的车型已经“令人发指”,厂商只得把缩减成本的对象转移到吸能盒上。

由于吸能盒的缺失,导致后部碰撞时撞击力度无法被传导至纵梁而分散。此外,后部也没有缓冲泡沫块,所以低速状态下的后部车身自我防护也并不能让人满意。

2、东风悦达起亚智跑:后部树脂(塑料)防撞梁。

起亚智跑后部防护结构让人颇感意外,防撞梁居然采用了早已淘汰的树脂材料,这也使得其后部防护成为了整车安全的一大硬伤。树脂材料类似于高档塑料,其强度无法与金属材料相提并论,几乎形同虚设的树脂杠的确不令人满意。至于吸能盒和杠体纵向吸能结构,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3、东风悦达起亚智跑:使用早已淘汰的铁质油箱。

智跑实在是太不幸了,第二次被点名了。智跑采用了早已淘汰的铁油箱,在极端情况下碰撞可能产生火花。

久违的铁油箱居然出现在一款比较成熟的合资车上,这种几乎绝迹的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但是自重太大,而且不易成型,只能做成规规矩矩的立方体,不能配合底盘异形结构而塑形。最可怕的是,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铁油箱摩擦会产生火花,有很大的起火隐患。

4、上汽大众新朗逸:车顶棚缺少金属加强结构。

朗逸车顶棚没有任何金属加强梁设计,而是采用了一大块硬纸板复合海绵的止震板。据了解这种硬纸板材质并不是廉价物质,虽然其强度无法和钢材料相提并论,但在隔音止震方面它却表现优秀。不过和传统设计相比,缺少了金属防撞梁总会让人对车顶强度有所担忧。低配车型无天窗,车顶内部也无任何线束布置。车顶两侧以及A、C柱上方金属加强梁也是比较常规的设计,并无专门优化。

还是要多说一句,虽然复合硬纸板并不是普通的纸板,也能隔音止震,但从成本的角度和安全的方面去分析考量,还是有节约成本的因素在里面。毕竟还是金属材料更加安全可靠。

5、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后部可以视为无防撞梁。

宝骏510的后部防护设计客观的讲就是一塌糊涂,反正没有法规强制要求,即便完全空空荡荡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上市,比如大众新捷达后部就没有防撞梁。如此一来,宝骏510这后杠还算不错喽?至少它还焊接了一个长方形金属条,都这么寒酸了还来了个镂空设计,厂家对于成本的控制是多么的苛求啊!这种严谨的精神用错了地方吧。关于二级缓冲泡沫,也算是醉了。这么低成本的配件,还不给个完整的,切成两小块,哎!这个后部防护形同虚设啊,只能应对超低速碰撞了。

总结:汽车的很多设计都不是什么技术门槛,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是成千上万,车企往往就是采购大部分的配置,甚至都不用自己去设计,比如空调、ESP系统、甚至是变速箱等等。所以在设计方面的门槛越来越低,不能提供某些配置只是因为钱不到位。安全方面就演变成了,能做到的也不做,因为要省钱。所以我们真的不欢迎在安全方面的复古、退步。安全大于配置,希望车企都能重视起来。

文章标签:
汽车设计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