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去年春节,我的一篇纯电动长途旅行纪实引来了不少朋友的点赞,以及拍砖。今年过年全国人民都在自我隔离,长途旅行基本无缘。我觉得是时候总结复盘一下,2019年我的纯电动使用体验。美好的,糟糕的,都有。对于大家,算是一个指导。
熟悉《踢车帮》的伙伴们都知道,我本人驾驶一辆2018款的荣威Ei5互联网旗舰版车型。随着时间进入2020年,我的纯电动车已购置18个月,行驶了45000公里左右,其中2019年整年行驶了大约27000公里,历经一个完整的四季更替。接下来,我就各位最关心的用车话题,毫无保留地向各位展示我的真实情况。图片或许不多,但文字足够真诚。
作为一名没有固定充电车位的纯电动车主,我大部分充电在小区内的特来电完成,长途出行则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快充渠道满足需求。偶尔通过其他App进行充电。每个渠道的充电消费统计如下——
国网:685.73元
特来电:3896.96元+188元(会员包年)
其他充电渠道:约300元
特来电年度报告功能还是很全面的
充电部分总共产生5000元左右的开销。对于精打细算的电动车主而言,你可以从各家充电供应商提供的种种优惠中寻找到“薅羊毛”的乐趣。指望油价降0.2元/升,机会并不多,但是充电服务费优惠活动时降0.5元/度以上——司空见惯。
由于目前上海市内充电网点分布足够广泛,因此我极少遇到续航焦虑,也很少在停车场充电并支付超出行程所需的额外停车费,因充电原因额外支付的停车费(不是本身在商场里购物娱乐所产生的停车费用)一年内不超过100元。
更重要的是,如果您有私人充电桩,预计同等充电量您的电费花销还能再节约一半。在没有私人充电桩的情形下,尽量有计划地在费用较便宜的电桩充电,会有助于进一步压缩使用成本。
在保养环节,电动车的另一大优势便又显现了出来。我共更换了两次空调滤芯,并进行了一次空调管路清洗,这是我一年多以来在这台车上仅有的保养花销,合计389元。保养问题也完全可以放心地托付给任何一家连锁后市场服务供应商,无需依赖经销商售后渠道。
在成本非最低的条件下,我实现了0.2元/公里左右的用车成本开销,我预计这一数字的极限大约在0.1元/公里左右。如果和汽油车进行对比,按每年20000公里左右计算,这一项每年至少能节约8000元左右实实在在的成本。
续航里程显然是电动车用户另一大焦虑的来源,我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记录。现将续航里程分为秋冬两季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同时预估实际续航取【实际单次行驶里程+表显剩余里程】和【实际单次剩余里程/表显消耗电量百分比】的平均值,力求结论严谨(单位km)。
我的2018款Ei5电池容量为35kWh,采用风冷电池组,NEDC续航为301km。总结来看,在15℃以上的秋季,维持260km乃至270km以上的城市续航难度不大,这得益于Ei5良好的风阻表现、iBooster能量回收、热泵空调等多项能耗管理技术,在城市内可以轻易实现14kWh/100km以下的百公里能耗。
到了冬天,Ei5的能耗有显著上升,每百公里电耗接近于17kWh左右。电池组自身容量较低,同时风冷电池保温性能差的特点在此时暴露出来,甚至有概率出现仅能跑170km的极端情形。另外,BMS系统针对续航里程和剩余电量的预测的一致性也开始露出不足。
关于高速续航问题,在今年年初我尝试了一次以110km/h左右的最高时速行驶,与之前190km左右的冬季高速续航相比,今年行驶127.5km花去68%电量,大约和去年水平持平,但是这个数字仅能将将支持上海到杭州的单程出行,无法做到长途出行“说走就走”。
至于电池组的衰减,由于缺乏完全控制变量的实验进行测试,以长期使用的经验来看,一年内续航里程衰减大约控制在3%以内。同时从特来电的数据报告看,我的Ei5充电过程中截止电压没有呈现趋势性的下探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电池状况依然健康良好。
后续续航里程将会如何变化,我争取再以一份年度报告的形式向各位呈现。目前来看,表现尚可,但对于当下实际续航动辄超过400km的一众新产品,还是有点吃柠檬般酸酸的味道。
二手车残值率是新能源尤其纯电动产品的一大痛点,我毫不避讳地把它展示出来,在二手车电商平台,相似车龄的Ei5售价在8-10万元不等,但是行驶里程较低,与我车行驶里程相近的参考车辆暂未发现,预计还要进一步折损1-2万元左右。
18款Ei5后期终端新车有一定优惠,且19款车型上市续航里程大幅提高,这些都影响了二手车的残值率。目前Ei5的二手车价虽然偏低,但没有彻底的惨不忍睹。作为参照的“保值神器”卡罗拉,13万左右的落地价两年左右的车龄,二手车残值可以保持在10万左右的中位数水平。
如果以简单的除法计算,两者保值率差距比较显著,但是差额的绝对值有限。对落地价格15万以内的新能源车,总结而言,开得越多,赚的越多。至于30万级或以上的非特斯拉新能源车,短时间内的阵痛还是难以避免的。
使用期间经历过斑马系统的一次升级,UI界面更美观,地址识别涵盖范围更广,车上娱乐功能更有乐趣,值得点赞。不足之处?斑马系统的流量目前还是只有2.4G,早就用完,有些过时!
虽然保养没多花钱,但是车胎经常倒霉吃钉子,好在胎压监测及时准确,避免了更大损失,点赞!
车辆偶尔会有电子手刹制动力不足的误报,目前来看刹车片厚度还是足够的。从理论上说,兼容能量回收功能的iBooster刹车会尽量减少使用机械制动,降低刹车片的消耗速度。但是纯电动车变速箱的P挡实质上仅有电子手刹制动(汽油车AT变速箱内部有额外的锁止机构),因此对于后刹车片的可靠性,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沪牌加身,带来通行的便利显然于我而言是重要的附加分,但对于产品本身不具有参考性,不展开细说。
18个月使用下来,这台荣威Ei5本身还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它却令我认可了新能源给出行方式带来的转变,我很相信,我的下一辆车换购依然会选择新能源。
Ei5给我带来的一些苦恼,包括续航、保值率,更像一些瞬间动态存在的问题,目前都已逐渐被市场上的新产品所解决。2020年,NEDC 600km乃至700km的续航已经成为各大车企争相竞逐的新门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管理经验的成熟,对能耗的整体关注,使新产品越来越成熟可靠。
另外,我并不担心电池的衰减。以我的Ei5实测数据为例,仅配备风冷电池的条件下,上汽依然敢做出8年20万公里电池衰减不超过30%的承诺,加上一年下来实际衰减约3%的实测体验,令我对未来新产品续航的持久性更为放心。所谓“换电池成本贵到哭”的理论,似乎在当下新能源车正常的生命周期中并不成立。
于是乎,二手车残值评估体系逐步健全,电池组性能的日趋可靠,外加使用成本的天然优势,令我相信新能源出行已经逐步占领私人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势。而当下汽油车的价格白刃战,恐怕并不可能常态化地持续。
我到底后不后悔?我想,选择入手新能源的时机有些后悔,但是选择新能源本身,我并不后悔。希望这份理性的讨论,能为您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饕饕
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2025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决赛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落下帷幕。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问鼎斯诺克世锦赛的中国及亚洲选手,也是首位以业余选手身份赢得世锦赛冠军的球员。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夺冠之路上,比亚迪海狮07EV(......
貂蝉仲夏夜开进现实里 2025王者荣耀全国大赛 英雄必备东风奕派eπ007 这套装备才是史诗级
穿越“城市丛林” 全新路虎卫士演绎硬派时尚宣言
新能源车企们的风阻数据一个比一个低,动辄0.199、0.21Cd的数据让观众们看得很嗨,外国的顶尖工程师却急得在办公室抓脑袋。
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 21.4 万辆出口量、117.27% 的同比增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英国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销冠,上演 “中国汽车旋风”,比亚迪以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死而不僵?极越疑似将获“复活神甲”
解锁家庭出行新境界,魏牌全新高山开启品质之旅
最高奖励500万!阿维塔法加码打击“黑公关”
全新高山,让家庭出行从此变得智能、舒适又充满乐趣
“今年,格局注定将慢慢固化。”
全新沃尔沃XC70来了,SMA架构打造,颜值能打,预计下半年上市
技术护城河:全产业链赋能全球扩张 作为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车规级半导体的车企,比亚迪以刀片电池、DM-i 混动、e 平台 3.0(800V 高压快充)构建技术壁垒。2025 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增 40%,推出的 “兆瓦闪充” 技术单枪充电速度超行业 30%、双枪快 50%。
二三排平权+智慧座舱!全新高山直播展现家庭出行“满分答卷”
小米YU7即将来袭,或25万起,轴距3米,压力给到特斯拉Model Y
老挝的路况,是我每次自驾东南亚的痛,限制着我不能开薄胎和底盘低的车,真心很苦恼。今年去马来西亚,我背着三条备胎应对老挝路况,本想着胸有成竹,但今年的老挝路况竟然能让我无语...
“虽然‘打死不做增程’不是我的原话,但我的态度很明确——长城不会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直播中首度公开回应业内热议的技术路线之争,重申对串并联混动(串混联)技术的坚持。 魏建军的表态直接回应了理想汽车CEO李想两年前的预言。
极氪管理层重大调整!林杰接替林金文全面负责营销
2025五一西南(成都)车展以“50.3万人次入场、18273台成交”的亮眼成绩收官,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现在的中国汽车,就是DAY DAY UP!”
“腹泻式”下滑,悬崖边缘的欧拉还能吸引消费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