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乐逗汽车 2478浏览 2020-06-01 IP属地: 未知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引言:SpaceX一“射”封神,对于同为马斯克的创业公司特斯拉而言,SpaceX的这一“射”,更多的,是将给特斯拉电动车镀金。

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马斯克,创造了历史。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15时22分,Space X研发的载人龙飞船乘“猎鹰9号”火箭,载着美国NASA的两名宇航员,成功飞往国际空间站。

时隔9年,美国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在过去的九年里,美国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只能购买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船票”。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而助力美国完成这一航天壮举的,正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所创办的一家民营航天公司SpaceX。

“火星哥”马斯克曾经吹过的“最大牛逼”——发射火箭载人上火星,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经此一役,马斯克在无数粉丝和拥趸心目中,原本就各种高大上和超凡脱俗的超级人设,将更进一步。

一“射”封神!

与之相对应,钢铁侠、火星哥这么超乎其神,特斯拉电动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无疑也要跟着“水涨船高”、被“韭菜们”信服的五体投地了。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特斯拉、SpaceX等公司创始人马斯克

毋庸讳言,马斯克的确很厉害。其异于常人的前瞻思维和创业能力,早已经得到外界广泛公认。一路走过来,马斯克创办了包括特斯拉、SpaceX在内的,好几个在各自领域都出类拔萃的公司企业。

借用老罗的一句话,马斯克“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乐逗汽车注意到,在SpaceX本次发射取得重大顺利后,网络上各种赞叹、膜拜之声不绝于耳。

甚至不乏“过度崇拜者”,厚此薄彼,在“疯狂”给SpaceX及马斯克打CALL的同时,不忘对咱们的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奚落一番。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还是那句烂俗的“灵魂”拷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马斯克?

对此,我们一以贯之的态度,师夷长技以制夷还可以,一味地崇洋媚外、什么都是国外的月亮圆,那就不好了。非蠢即坏。

诚然,由于历史文化及社会大的体制背景等,中西方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火星哥”这号异于常人特立独行的“怪咖”,的确在国内找不到适合其成长的“土壤”。

但正如任何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中国与美国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体来看各有优势。

这一点从很多方面即可窥见一斑。

远的不说,以2020年以来全球相继出现的疫情为例,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这一点时至今日即便那些极度精日/精美的人,想必也无话可说。

再比如,时下美国国内爆发出的大规模骚乱,也进一步让无数国人乃至世人,深刻的意识到,惯常习惯标榜“自由灯塔”的美国,也不过如此了。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这些方面,在此不作更多的展开分析和评论。一句话,中国的制度没那么差,国外的制度也没那么好。

所以即便中国出不了所谓的“马斯克式”的英雄人物,但更多时候我们在各行业各领域,同样有着美国出不了的英雄人物。时下美国多地爆发的骚乱抗议

同样以疫情防控为例,当疫情战线最吃紧的时候,中国的无数白衣天使可以不计个人得失为家为国冲锋陷阵,以民族之大义来挽救无数同胞的生命。

美国呢,不能说没有崇高的白衣天使,但同样由于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关键时候不乏一些医护人员直接撂挑子拍屁股走人。

所以我们无需妄自菲薄。

出得了更好,出不了美国版的马斯克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会出中国版的马斯克。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干嘛非得,啥啥都要遵循美国等西方的标准来评判呢?!

回到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此次成功发射这件事。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这的确值得被称赞,也确实创造了历史。毕竟,过往几十年上“九天揽月”这种事,一直是前苏联、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以一国之力,才能干的。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此举,向世人展现了民营企业载人航天的非凡成就,所谓开启了“商用”载人航天的新篇章。

称赞归承载,犯不着如此狂热式的顶礼膜拜。

因为从技术本身的角度,SpaceX公司也并非是完全靠自己,某种意义上,它成功背后依旧离不开美国过去几十年在航天领域的超强积累,以及NASA这一国际性机构的全方位支持。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航天员给特斯拉Model X带盐打CALL

事实上,自从2011年完成最后一射之后,出于对效益等方面的考量,NASA正是将载人航天的诸多业务,分包给了波音、SpaceX等几家民营公司。进而借助民营公司的力量,来“曲线救国”继续美国的航天梦。

要知道,还是由于体制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美国政府无法持续地耗巨资去在航天这类,中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上去做投入。

毕竟,美国政府的权利太弱了,很多时候由于财政吃紧一些政府及行政服务机构,都不得“不关门歇业”呢。

这在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其中利弊,在此我们同样不再展开赘述。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总之,经历了此前诸多挫折与失败之后,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此次成功发射,意义非凡。但也仅限于“意义”。

别搞得跟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因为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来看,纵使火星哥的“火星计划”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跟你、跟我这样的普罗大众和凡夫俗子,有一毛钱的关系?

习惯天马行空的马斯克本人,此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除非技术出现飞跃式进步啥的,不然他有生之年恐怕也是见证不了他的SpaceX公司,带他来趟火星之旅的。

这就好比,过去很多年我们就在畅想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十or上百年之后,人类将会进入各种智能化的场景一样。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到时候各种高度智能的机器人满街跑,过去由人类干的活儿可以统统交给机器人啥的去做了,人类只需要静静地做个美男子,躺吃躺喝躺睡得了。甚至连吃饭这种费劲的事,都不要自己来……

可能吗?咱不知道,也许可能。

但从“活在当下”的角度来看,这种憧憬与技术进步,至少中短期内对于你我的现实日常生活,没有卵用。

总不能还没到那一天,就开始整体狂想和做白日梦吧。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马斯克就能被吹上天了?

再进一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火星探索成功了又能怎样?难不成你还真幻想着,自己能够乘坐马斯克的诺亚方舟飞向太空移民火星!

不吹了不吹了。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但相比于想着哪天你能登录火星,还是先搬好今天的砖吧……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乐逗汽车 8860粉丝    1853作品 关注 新生代视角记录和观察新时代汽车行业发展。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