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电动车真是一个不错的代步工具,这家伙运行起来很安静,车内丝毫察觉不到抖动。开起来动力响应特快提速有劲,根本不存在换挡顿挫。能做到这种体验的燃油车,起码得要大几十万,而电动车只要20多万即可满足,性价比不高么?
买电动车还有很多额外奖励,限牌城市人家花几万买铁牌,电动车直接送绿牌,最爽的是不会被限行。当然这些好处二三线城市体会不到,不过买新车不用缴购置税,也是极好啦!真正能体会到电动车乐趣的人,往往是家里已有几台燃油车,电车只是一种用来尝鲜的玩具罢了!
假如电动车是唯一的代步工具,那么请相信电动车就是一个累赘。有句话叫各行如隔山,想买车又不是很了解车,那恐怕都要四处打听,老实说现在网上把电动车优势吹的太大,而人对新事物又往往充满好奇心,于是一拍即合。今天我们就用实际数据来讲讲电动车目前的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那么大可放心买电动车。
前段时间,SAE做了一个案例分析,主题是如果解决电动车噪音!你没看错,前面我们说电动车安静,现在行业专家正在忙着解决电动车噪音,是不是听起来自相矛盾?是这样的,电车静态和低速行驶时,噪音的确很小甚至可以做到让人感受不到,但高速行驶噪音问题很突出。
电机跟发动机不同,现在主流轿车,发动机转速不过6500rpm,电机就夸张了,动辄10000rpm以上,于是就产生了高频噪音,也就是“嗡嗡”的声音,这种声音估计没人喜欢听,长时间在高频噪音下工作人容易疲劳!
美国有些用户很刚,为了知道电动车到底有多吵,特意拿了几款车来测试,比如在同一条路上以112km/h的速度行驶,特斯拉Model 3噪音是74 dB(A),而雷克萨斯ES350H是67 dB(A)。
作为每天都与电车(电动公交与地铁)接触的人来说,我对电车好感并不多,一是前面说的“嗡嗡”声很烦人,二是电机在发电时电磁噪音也很吵!大部分人应该都体验过,在减速或刹车时,电车也会产生一种类似“嘤嘤”的声音。
虽然电动车让汽车的结构变的简单,但是汽车还是一门技术活,很多生产工艺都是靠经验积累起来的,如何降低电机气隙、齿轮间隙、电器元件噪音,都还是要靠经验。
燃油车发动机虽然有噪音,但有噪音不一定就是坏处,正常行驶时,发动机部分噪音与轮胎噪音重叠,从而抵消了一部分轮胎噪音。电机的噪音由于频率与轮胎噪音不同,所以轮胎噪音会显得比较大,这是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电动车过冬难,这个难主要是冬天电池电解液粘度高自身内阻增加,于是续航里程缩水。但冬天的定义比较广,南方的冬天跟北方的冬天没法比,所以冬天电动车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的不是很清楚。
AVL曾经对奥迪、蔚来和特斯拉的电动车做过测试,同样的环境下,不同品牌的车电池性能有很大差别。比如奥迪在零下负20℃时,电池可以维持70%的放电功率,而特斯拉只有5%,这意味着零下负20℃时,很多电动车都没法用。
电动车为什么堵车消耗的电少?因为堵车一走一停,那么频繁刹车就可以回收制动能量,然后变成电储存到电池中。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再生功率也会收到影响,比如零下负5℃,奥迪的再生功率还可以维持70KW,而特斯拉0℃时已经不能再回收制动能量。
不能为了冬天开电动车省电就靠吃干辣椒暖身子,暖风该开还是要开,可一开暖风续航就更加糟糕了。电动车冬天的特点是,放电功率低充电速度慢,甚至可能面临充不进电的问题。
说句实话,现在开车真的太痛苦了,走到哪都会堵车,而且堵车又不能停在那不动,所以驾车要花太多精力和时间。我也很希望尽快能推出自动驾驶,但我很清楚自动驾驶不会想大家想的那样,未来几年一下就普及。
自动驾驶三个核心是算法、算力和感知,现在前两个都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而感知也面临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比如世界首款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的奥迪A8,它的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成本非常高,别的车不可能效仿。
算法有很强的地域限制,美国的洲际公路一望无际显得非常空旷,中国的高速公路却截然不同,隧道、盘山公路、路障、标线都复杂的很,而且有雾霾天气,要在国内做自动驾驶对算法的要求太苛刻了,最尴尬的是,特斯拉这样的厂商根本没有在国内做自动驾驶测试。
电动车本身卖点就是新颖好玩,自动驾驶是好玩的功能中最具噱头的一个,然而现在电动车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仍然是一个概念,玩脱了会出人命。
虽然电动车价格年年在降,但电池的成本仍然不低,现在业内一辆电动车的电池占整车成本40%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而电池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东西,燃油车托底算不上大事,但电动车底盘下方全是电池,电池受挤压变形就存在安全风险,所以必须得更换。
高昂的成本加上脆弱防护,导致电动车一旦遇到电池损坏,就需要面临极其高昂的维修费用,这个维修费用几乎与一辆车残值差不多。
电池损坏可能是偶然现象,但电池自身损耗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让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寿命之间做到绝对平衡,所以不能把电动车当作燃油车看。
电动车不是新技术,但对消费者来说它很新颖,但大家都知道,电池目前的技术还没法达到汽油那样的能量、体积和重量密度,所以电动车本身还是比较适合用来市区代步,但由于目前充电设施不够完善,所以除非是自己有车位有充电桩,否则电动车用起来也不方便。
很多人都知道,开车去北京大兴机场的停车费真不便宜。 不少老江湖已经换了玩法:使用手机里笨鸟停车,预约大兴机场周边正规停车场,只需每天17元左右。这些停车点距离航站楼仅2-4公里左右,提供24小时接送服务,车场还24小时监控。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7月份SUV车型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榜单来看,SUV市场竞争依旧火爆,共有19款车型销量破万。其中,作为SUV市场霸主的特斯拉Model Y再次以28372辆的成绩,问鼎销量榜榜首;而紧随其后的问界M8和吉利星越L,也是分别位列榜单第......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7月份燃油车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榜单来看,面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冲击,燃油车依旧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其中,日产轩逸作为燃油家轿的代表车型,7月份累计销量高达21132辆,并成功夺得销冠。而紧随其后的朗逸和星越L,也是分别位列榜单第二、......
拿到小车统治权可能靠的是低价,大型SUV抛弃合资品牌全面导向国产,那中国汽车确实是站起来了。 2025年上半年的大型SUV销量榜已经出炉,销量见真章,咱们一起看看用户的选择。
安全性与续航焦虑是很多人不敢买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增程式混动与插混还是有电池衰减以及纯电续航不够等问题困扰消费者。
汽车走全损,赔付金额是赔保额的100%吗?小心吃大亏哦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真·质战略助力逆势向上
新能源销量持续领跑全球,是什么让TA底气十足
碰撞风暴!东风柳汽71年金字招牌怒撞偏见,宣告商乘安全无贵贱!
油耗干到2.6L,全球历史最低,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混插技术之王称号实至名归!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升级了,去年发布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启油耗2时代至今无人超越。现在升级后再降10%,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插混标杆。这不是什么实验室测试数据,是通过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证的。
8月2日,北京现代“最珍贵的在身边”全国系列车主活动如约落地苏州。北京现代以一场贴心至微、质感满满的车主专属活动,把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从理念落到生活,从言语化为行动,也让“真·质”战略的温度,在真实场景中触手可感。
增程车型为啥都是用1.5L和1.5T的增程器,它们的功率够不够用?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自2024年5月发布以来,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50万辆,月均产生28亿公里行驶数据,覆盖超180万种真实路况(如拥堵、高速、坡道等),形成庞大的“超级题库”。
点名易烊千玺,李想仍是少年
设计虽有争议但价格给力,新款别克君威上市,选它还是蒙迪欧1.5T
比亚迪第五代DM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看了国内汽车出口榜单,不得不提一下比亚迪了!
20款奔驰E300升级L2智驾23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