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停了,雨晴了,天际汽车又行了?
天际汽车大反转?ME7终于要量产交付了?
其实我还真没想到,天际汽车的反转,来得那么快。
在5月份,天际汽车还被曝出资金链绷紧,已拖欠合作方费用逾3000万元。并且裁员、拖欠薪资,这样看来,天际的结局,和那些熬不下去的造车新势力,没两样。
但是,就在我们都在质疑,天际汽车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正式官宣自己已经凉凉的时候,它推新车了。近日,天际汽车官方宣布,天际ME7于9月19日在上海正式上市,并且作为首款量产的天际ME7,高调闯入我们的视线。
这这这.....风停了,雨晴了,天际汽车又行了?
来,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这款车。据悉,天际ME7采用的是得过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的"先锋重构美学"设计语言,多边形全封闭式的前格栅,加上两侧头灯相连的贯穿式等待,整体外观呢?怎么讲,美感且不说,最起码让我一眼看过去,知道这是一款造车新势力的车,仅此而已。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85*1970*1660mm,轴距为2830mm。
相对来说,内饰上,反倒比外观更具科技感。其中控台区域由三块大屏幕组成,前排座椅背后还配备了两块液晶屏,这五块屏幕厉害就厉害在"五屏即时互联"。座椅上采用的是Nappa真皮和翻毛皮的组合。
配置方面,天际ME7搭载了L2.5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现包含ACC自适应巡航、APA全自动泊车、AEB主动式紧急刹车功能等功能。
动力方面,天际ME7或将搭载博世最新一代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其最大功率为160千瓦,最大扭矩为300N.m,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530公里。
怎么样,其实从上述内容来看,天际ME7看上去是不是其实还不错,但是先别急,来看看天际ME7的售价,此前在2019年上海车展,天际ME7公布补贴前售价36.68-38.18万元,据悉新车在补贴前的售价将会在30万元以内。不说别的,这个价格买个特斯拉国产Medele3它不香么?
没有任何品牌力可言,定价过高、产品力没有核心优势、融资困难,以上四种的任何一种,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来说,都是直击命门的存在,更何况,眼下的天际汽车,是这四种情况均沾,这样一来,发生的化学效应,实在让人无法预测。
结语
哎,甭管怎么说,天际汽车总算是量产交付了ME7,至于销量如何,那都是后话。倒不如赶紧趁着这个当口,把故事讲到极致,拼命融一波资,来的实在,你说呢?
够复古,够方正。一台08年的G55,原漆,整备好,车况超棒。整车真的闪闪发亮啊
本刊记者查阅软通动力5.8号公告了解到,软通动力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3.7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发展,涵盖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计算......
电动汽车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为何依然有部分车主表示不满?
日前,多家自主车企陆续公布了自家的4月销量数据。
我跟小米从来也没翻过脸,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与江淮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以“陆地游艇”之姿亮相,其展台前密集的西装身影中不乏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奔驰的高管团队。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插混好还是增程好? 不同观点激战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
贾跃亭发视频谈FF创立11年:称遭遇不公、打压,甚至迫害
全新XC70续航突破200km,填补豪华市场空白
比亚迪“造人”加速:新能源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力作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 、2.0T探索版四大配置,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这个五一,阿维塔的公关加了几天班。一则质疑阿维塔12风阻系数造假的消息打破了假期的平静。
2025年4月29日,中原证券(601375.SH)正式宣布,张秋云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后继续担任董事。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这家河南省最大券商的领导班子完成新老交替,未来战略方向备受市场关注。
2025年上海车展,智驾不再是车企宣传重点,也少了雷总这样的话题人物,车展已经回归到了认真讲产品、技术、战略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那些强势的自主品牌以外,本届上海车展也是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分水岭之战”。
中国首冠!比亚迪海狮07EV全程见证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大型SUV车身长度一般都超过5米,车辆的转弯半径通常比较大,导致驾驶难度高、灵活性较差,开起来非常笨重。在面对出地库、窄路掉头等日常场景,都要反复倒车调整,还很容易剐蹭,对新手小白很不友好,所以“转弯半径”是买大型SUV时的必看参数。
拨开迷雾,看清车企高负债真相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协同,吉利正从 “规模增长型” 向 “价值创造型” 企业转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整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