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大家车言论 6浏览 2020-10-28 IP属地: 未知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在上周的“1024小鹏汽车智能日”活动上,几乎所有人都把当天的焦点放在了即将在XPILOT 3.0上开放的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功能上。尤其是那段NGP和特斯拉NOA的实测对比视频里,小鹏P7的表现的确明显优于特斯拉。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但如果近期你有关注特斯拉重写FSD代码的各种消息,相信你也会被它在测试中的表现感到惊讶。

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一些思考。

在我的概念之中,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可以理解为AI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方面的一种高级应用。既然本质上是AI人工智能系统,那就是硬件和软件(算法)的结合。从逻辑上讲,硬件无非是收集各种数据,而且有效数据越多越好,精度越高越好。然后通过读取和处理这些数据,迅速进行相应的决策。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这就和人一样,五官和四肢,甚至皮肤,都可以收集各种外界信息,相当于ADAS的各种传感器;而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个处理器和算法系统,需要处理各种信息并作出决策。正常的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普通驾驶者,驾驶技术都会参差不齐,更何况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驾驶辅助系统”呢?

虽然NGP和记忆泊车功能都非常吸睛,但活动中压轴登场的何小鹏并没有喜形于色,反倒是在演讲中对于花了非常大的篇幅,表达了他对自己制造硬件的看法,实际上也表露了他的决心。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这句被乔布斯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会上引用的话,成为了何小鹏当下的核心观点,而“苹果模式”也被他反复多次提及。

使用苹果iPhone手机的人很多,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苹果手机的A系列芯片,以及iOS系统,都是苹果公司自己开发的,尤其是最新的A系列芯片,在很多方面性能甚至已经超过了我们个人电脑的CPU。不久之后,这块芯片还会被用于苹果Mac电脑上,取代英特尔的CPU。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这就是我对于何小鹏口中“苹果模式”的理解。当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能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才能真正发挥出两者最大的潜力。

何小鹏甚至在演讲中“爆出”,P7车上还有两个摄像头“没有用起来”。随后我求证过,他指的是位于两侧前轮后方翼子板上的那个摄像头。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你如何防止加塞?如果真塞进来如何超过去?这两个摄像头非常重要。”从何小鹏的这句话里,再结合这两个摄像头的位置,不难明白这两个摄像头的用处是什么。

但为什么没有用起来,才是关键。

“这两个摄像头我们在2017年思考中间觉得软件无法完全做到,我们需要硬件整个从设计角度来配合,这个在全球都没有人做到,我们在2017年思考,2018、2019然后到了2020年,但是会在下一次跟大家分享这个软件。”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硬件和软件的“匹配”问题,是之前我并没有想到的,相信很多人也都不会想到。因为不少人似乎都更喜欢去根据一些硬件上的差异去推断性能的高下,例如芯片算力,摄像头和雷达的多少,哪种类型的雷达更好等等。

在我看来,这思维真的挺键盘的。现在不是很流行说“软件定义汽车”么?怎么一下子又变成光看参数就是能分个胜负,比个高低了呢?这样别说车评人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连IT产品的博主们也只需要发个技术参数表格就可以了,对比评测都省了。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我以表格的形式,简单列出了特斯拉、小鹏和蔚来ADAS系统的一些主要硬件情况。从传感器的绝对的数量上看,小鹏P7是最多的,总数比特斯拉多出10个,从芯片算力上看,特斯拉是小鹏的4倍有余。

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谁更强大吗?

摄像头和不同类型的雷达,在特性上都各有长短,简单来说,摄像头能很好地识别各种物体(行人和车辆),以及图形(车道线和限速标志等)、颜色等,可以用于3D建模,属于视觉感知。而雷达则主要用于距离探测,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探测的距离和能力各有不同,所以通常都是系统需要搭配着来使用,相互并不冲突。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硬件数字的背后,系统的算法等其他“软件”能力,都是我们吃瓜群众所看不到摸不着的。特斯拉在硬件不变的情况,光靠重写FSD代码就能带来性能的巨大提升,这就足以说明了软件的巨大作用,真的“重新定义”的特斯拉的FSD,而这也离不开芯片自研的巨大优势。

或许这也是何小鹏下定决心开发硬件的因素之一吧。自行开发芯片,肯定需要非常大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非常高,但如果研发成功,好处也是巨大的。除了技术上的考量外,还无需担心被人随时“卡脖子”。

现在就连造车,也要向苹果学习么?

小鹏现在在所有智能系统软件里面实现了全栈自研,参与硬件的研发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吧。前不久蔚来汽车也传出来要组建硬件团队,研发芯片的消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巧合,也未必是小鹏与蔚来“协商”过,而是他们两家可能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开发硬件的必要性。

虽然我不是程序员出身,不懂编程,但我还是相信程序员出身的何小鹏的那句话:“小鹏的期待是像苹果一样把所有的体系全可控,在这个可控的情况下,真正才能够把软件做得最好。”

小鹏的XPILOT 3.0版本日后能“力压”特斯拉新的FSD吗?现在当然还不无法下定论,但相信谁也不得不承认,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特斯拉未来仍将会是小鹏最主要的对手。

“软硬兼施”将是日后智能车发展大势所趋,估计也会有其他车企闻风而动了,大家猜哪家车企会首先实现真正的“苹果模式”呢?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大家车言论 33.6万粉丝    4031作品 关注 顶级汽车KOL领衔,生产优质的原创内容,输出有影响力的观点。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