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科技进步,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但别以为开了辆带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就屌的飞起眼睛长在头角上,一旦高速上或者重要关口出了事故,可没有后悔药。
一方面车主用户频频爆出安全事故,一方面马斯克高调宣布将进一步开放“全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然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近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通过特推发文称,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beta测试版,会在近期向部分用户推送。
在推文中,马斯克表示,这次推出将是“极其缓慢和谨慎的”,并且前期推送的目标用户,以“老司机和专业驾驶者”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个月的“电池日”上,马斯克就曾对此作出过预告。
马斯克各种高调“放卫星”,意图不难理解,需要让外界尽可能的知晓特斯拉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有了各种新突破,一直以来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也始终是行业先锋。
以不断挑逗消费者和投资人,维持特斯拉的傲娇资本。
高调与自信过后,安全事故频发
不过,和特斯拉的高调自信相对应,一段时期以来围绕特斯拉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争议,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6月16日,江西南昌一辆Model 3在路上突然自动提速至127km/h,车主尝试刹车无效后,最终撞上道路尽头的土堆后翻车起火,好在车主及时逃生,“捡”回了一条命。
8月5日,海口的金女士及其丈夫,驾驶着Model 3在万洋高速上启用自动驾驶功能,途中车辆突然失控扫尾撞向了护栏,车辆损失惨重所幸人员并无大碍。
8月9日,上海一辆特斯拉Model 3毫无征兆地冲进了一座加油站内,撞坏防撞杆等设施及站内3辆机动车,并撞伤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车主。
8月12日,浙江温州一辆行驶中的特斯拉Model 3无故加速,冲过停车场收费站,撞坏了十几辆车才最终停止下来,车主也因此身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ICU。
特斯拉事故车(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近日,北京的一位车主在微博上发文称,其妻子驾驶Model 3行驶到崇文门路口,车辆突然出现跑偏、且方向盘很沉转不动,最后车辆冲上了旁边的公交站台,过程中还误伤了一位交通指导员。
毋庸讳言,这几年有关特斯拉的自燃起火、及自动驾驶交通事故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上述北京车主的最近一起案例,目前仍在微博及网络平台上持续发酵。
面对外界质疑,特斯拉安全报告出炉
特斯拉怎么了?马斯克带盐的自动驾驶还能信吗?
面对质疑,特斯拉官方近日对外披露了一份耐人寻味的报告,即“特斯拉2020年第三季度车辆安全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在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下的驾驶过程中,平均每73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会出现一起交通事故。
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但有主动安全功能的驾驶过程中,平均每389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在没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功能参与的驾驶过程中,平均每28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会出现一起交通事故。
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77万公里行驶里程即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
一言以蔽之,特斯拉坚信,(自动驾驶)技术有助于提高车辆驾乘安全性。
而且以上统计数据也清晰地表明,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不仅没有增加安全风险,反而大大降低了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自2018年10月开始,特斯拉每个季度都会对外发布“季度安全数据”,以最大程度上打消外界及消费者,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可靠性的质疑和顾虑。
但放在这个时间点上来看,三季度安全报告的出炉,难免有针锋相对、回应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特斯拉自动驾驶各种质疑和争议的味道。
大方向没错,时间节点不好说
科技不断进步,社会才可能不断发展。
这些年汽车“新四化”变革浪潮席卷全球,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基本上已经被公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之一。
只是,大的方向外界普遍认同,但具体的时间节点,谁也没有办法精准预测。
乐观派,会觉得无人驾驶会在接下来十年、甚至五年内就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保守派则认为,这个时间线还得往后延长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之后。
毕竟和手机的智能化相比,汽车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法律、伦理等层面,难度均不在一个数量级。
所以从现阶段广为人知的L2、L2+自动辅助驾驶,过渡到真正的全自动及无人驾驶,过程必然会是艰辛且漫长的。
作为电动车和新势力的旗帜代表,特斯拉一直以来在这些方面都更为大胆和激进,不然特斯拉及其创始人马斯克,也不会被大量粉丝拥趸捧上“神坛”。
无人驾驶时代畅想马路上车辆有条不紊
时至今日,纵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包括自动驾驶)等方面,蔚来、小鹏等本土新势力厂商穷追猛赶,在某些方面已经做的更好、更适合中国的道路及国人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也仍被外界视为行业标杆。
普罗大众及吃瓜群众,就更不用说了,特斯拉就是领先和牛掰。
乐逗观察:
必须承认,在电动化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特斯拉依旧堪称当今世界最高水准代名词。
但即便如此,在看待特斯拉自动驾驶这件事情上,广大的车主用户仍需保持理性和冷静。
至少现阶段及接下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即便你开的是带有最新版本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开车上路依旧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技术赋能,极大程度上解放你的双手双脚、降低开车疲劳度是挺好。
但绝对还没有厉害到可以任何环境和路况条件下,能让你放心到可以不管不顾、完全将开车这件事交给车辆自己来应对的地步。
生命大于一切,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
安全这事儿得自己为自己负责,好好开车才是硬道理!
别以为开了辆带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就屌的飞起眼睛长在头角上,一旦高速上或者重要关口出了事故,可没有后悔药。
出了事故再找厂商各种扯皮“撕逼”一地鸡毛事小,车毁人亡可就得不偿失了。
特斯拉和马斯克在宣传自动驾驶这件事,固然有夸大其词和“放卫星”的嫌疑,但包括特斯拉车主在内的广大消费者,IQ不应该为零。
这么多年了,你在老坛酸菜牛肉面里,见过大片的牛肉么......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活力开跑。作为长城汽车精心培育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是第五届,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科技、温情与实力的精彩展示。 规模升级,多元跑者共赴盛会 本届赛事规模迎来重大升级,参赛人数从去年的5000人激增至......
近日,广汽集团公布的2025年4月产销快报数据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其中,广汽本田单月销量仅18491辆,不仅同比下滑25.06%,与3月的47930台相比,环比更是大幅下滑61.42%。1-4月累计销量为111220台,较2024年同期的141649台,下降了21.48%。......
小米SU7 ultra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挖孔机盖变装饰件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牌形象与口碑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然而,2025年5月9日,极氪科技集团却因一场盗图风波陷入舆论漩涡,这一事件背后反映的问题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守护安全,连接安心 沃尔沃汽车“525车主节”即将启幕
长城汽车半马,智造力与人文力交融
探店体验广汽传祺M6,8万多就能买到的超值之选
无续航焦虑,适用于户外多场景,电混或成破局关键。
近日,岚图汽车在阿联酋举行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中东市场。同时,岚图阿布扎比旗舰店正式开业,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开启销售,售价分别折合人民币36.4万元、55万元。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4月的销量快报,从数据来看,4月长安总产量为19.43万辆,同比下降6.77%,而销量为19.07万辆,同比下滑9.27%,成为品牌近五年来单月最大跌幅之一
吉利雷神EM-P加持,用油电同价引领皮卡市场进入新阶段。
致敬经典 传承信仰 一汽奥迪携强大阵容闪耀2025金盏速度节
长安启源Q07化身“移动补给站”,荣昌半马尽显品牌温度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活力开跑。作为长城汽车精心培育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是第五届,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科技、温情与实力的精彩展示。 规模升级,多元跑者共赴盛会 本届赛事规模迎来重大升级,参赛人数从去年的5000人激增至......
近期,汽车行业又出现了一则引人关注的召回消息,一汽丰田在国内市场召回了RAV4荣放和凌放这两款重磅车型,总计召回数量达到10892辆。这一事件在汽车圈掀起了波澜,也让消费者和行业人士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一汽丰田的生产环节上。
5月9日,蔚来内部公告宣布,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的组织架构全面整合至蔚来集团体系,涉及产品研发、用户服务及营销等核心部门,原独立事业部架构同步撤销。
中国车企又长脸了!星纪元ES 创下30秒内驾车绕移动桩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
卡友圈新晋“顶流”,中国重汽豪沃新能源自卸车火出圈!
五年前,当年轻人在马自达4S店为魂动红昂克赛拉排队提车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曾月销破万的“东瀛宝马”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2025年4月,昂克赛拉单月销量仅1191辆,甚至不如某些新势力门店的试驾量。这台曾经的日系紧凑型轿车标杆,如今连展厅C位都保不住的模样,是不是意味着马自达早就已......
2024年,纯视觉很流行,2025年,就要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