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月国六新标准的临近,六月份汽车市场上改款、升级的新车可以说是毫无意外地多了起来,粗略统计已经达到了50余款,“扎堆”的感觉明显。例如超豪华阵营中的宾利添越新能源、保时捷718、奔驰AMG GT等,往下一点还有宝马2、3、4系以及雷克萨斯NX、ES等等重磅车型上市,不过这种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车型对普通上班族来说,并不太符合实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6月推出的新车中,哪几款最适合普通消费者考虑。
焦哥点评:作为目前热度十足的轿跑SUV之一,长安CS85 COUPE无论是颜值还是配置、操控都获得了一致好评。长安CS85的长宽高分别为4720/1845/1665mm,轴距为2705mm,作为一款中型SUV,其2.0T+8AT版本车型起步价仅为13.69万,已经相当惊喜。但在6月初,长安CS85 COUPE正式推出1.5T版本,售价区间为11.99-13.79万元,在配置方面依然保持一贯的“大方”,入门门槛更低的1.5T车型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女性消费者来说,它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焦哥点评:相比其上一代车型,雪佛兰创酷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换代,作为第七款身披Redline 战衣的车型,“自带马力”的颜值一眼看去很有探界者或者沃兰多的感觉,与上一代圆润油腻的形象完全不同。动力方面,新一代创酷拥有1.3T和1.0T两款三缸发动机,功率都不小,并且拥有手动、CVT或6AT变速箱可选。或许不少人会介意三缸发动机,但要考虑到创酷仅售9.99万-13.99万,这样的配置和颜值,在合资品牌中完全是超值的存在。
焦哥点评:如果说飞度是中国车迷最爱的“小战车”,那polo就是世界车迷钟爱的两厢车。在2019年上海车展上,全新一代Polo Plus 已经正式首发,它的外观上基本与海外版本保持一致,新车基于大众汽车集团MQB A0平台打造,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Tiptronic 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作为重点,其造型设计、车身尺寸、装备水平全面飞跃。新一代polo将于6月18号上市,相信到时候大众会有更多惊喜带给我们。
焦哥点评:缤智自从2014年推出以来,已经累计销售60万台,其时尚外观、油耗低、动力强劲、配置适中、价钱合理等早已成为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的主要因素,成为国内很多小资家庭或者是刚迈出社会年轻人的首选车型。新款缤智除了内饰升级之外,核心亮点就在于增加了1.5T动力,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20N·m,虽然加速不及思域,但8秒多的加速成绩以及更好的中后段加速能力,让缤智在合资小型SUV市场上有了极高的话语权,上市后“月销过万”应该不成问题。
最后
可以看出,以上几款车型都是销量较好的热销款产品,对于普通家庭以及上班族来说,无论是空间、颜值、使用成本或是品牌价值等,都是亲民而又实用的代表作。作为6月份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几款重磅新车,各位看官觉得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够复古,够方正。一台08年的G55,原漆,整备好,车况超棒。整车真的闪闪发亮啊
福特或终止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
本刊记者查阅软通动力5.8号公告了解到,软通动力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3.7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发展,涵盖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计算......
电动汽车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为何依然有部分车主表示不满?
日前,多家自主车企陆续公布了自家的4月销量数据。
我跟小米从来也没翻过脸,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贾跃亭发视频谈FF创立11年:称遭遇不公、打压,甚至迫害
烧机油修复后如何做到三十万公里不烧机油
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迎来里程碑式新突破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比亚迪“造人”加速:新能源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全新XC70续航突破200km,填补豪华市场空白
这个五一,阿维塔的公关加了几天班。一则质疑阿维塔12风阻系数造假的消息打破了假期的平静。
2025年4月29日,中原证券(601375.SH)正式宣布,张秋云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后继续担任董事。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这家河南省最大券商的领导班子完成新老交替,未来战略方向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首冠!比亚迪海狮07EV全程见证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拨开迷雾,看清车企高负债真相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协同,吉利正从 “规模增长型” 向 “价值创造型” 企业转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整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汽车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其高负债特征常被贴上“高风险”标签。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全球主流车企负债率普遍超过60%。这种高负债是行业发展的共性规律,还是潜藏着结构性风险?通过对比国内外车企的负债规模与构成,或许能揭开汽车产业的生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