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驾仕派 5743浏览 2021-04-14 IP属地: 未知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昨晚,福特首款纯电动车型Mustang Mach-E的中国上市发布会毫无意外成为行业头条,尤其在福特中国公布其26.5-37.99万元售价后更是瞬间引爆舆论。那么作为特斯拉Model Y最为强劲的对手, Mustang Mach-E的竞争力究竟如何,下面我们从不同维度来进行一番分析。

先说值不值

要说值不值,直接“挂”三月份在国内拿下一万台销量的特斯拉Model Y吧,毕竟这匹「电马」的参数可是能与Model Y直面竞争的。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直接用对应版本的价格、特斯拉官网“最爱”的续航里程与加速成绩、全车空间值来对比: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是不是旗鼓相当?

别急,还有MUSTANG马标重塑传奇。

如何成功重塑一个有万千粉丝的传奇?

闪耀的电马徽标、极富肌肉感的线条与曲面、长车头打造的经典大马力后驱车外观比例、双色车顶塑造溜背曲线、传承半个多世纪的Tri-bar三竖条尾灯……这一身经典设计元素与保证操控质感的原生后驱平台、GT版本车型的三秒级百公里加速、Ford Performance团队参与的驾驶调教等等,这一切Mustang Mach-E车上的性感元素,差一点是与这台车无缘的;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福特决定将Mustang Mach-E(以下简称Mach-E)在中国国产之前,这个项目刚好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原本的产品设定普普通通,为了油耗与新能源积分(碳排放)合规而打造,前驱底盘、还犹豫过要不要提供四驱、加速够用就行、以空间为卖点、外观设计与MAV比例相仿,至于辅助驾驶与座舱设计,就与型谱中其他的平价传统能源动力小车基本无异;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我也忘了是现在的福特全球CEO Jim Farley,还是电动车团队Team Edison最初的想法,要将这样一台没有个性的大路货、一台型谱中再普通不过、只是为了解决环保合规存在的产品,刻上属于福特最传奇名字的印记、佩戴上这个公司最有个性、粉丝最多的徽章——MUSTANG马标;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但我记得这一改变的原因。那一年7月开始交付的特斯拉Model 3,EPA循环续航上300英里、性能版百公里加速进入3秒级、极富科幻色彩的外观与内饰设计,在开始交付前,特斯拉公布的订单量一度超过了50万台;虽然这这数字和后来几年的交付量并不能对上,但已经足够惊醒Dearborn福特全球总部里那帮还在倒腾环保合规小电车的朋友们;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佩戴上MUSTANG马标只是Mach-E外部呈现出的表象,为了能够打造一台与特斯拉匹敌的纯电产品,福特为Mach-E的内在做出了充分的准备,续航、动力、加速、空间、造型、交互、辅助驾驶,全方位进化、将这台产品的性能从理性够用就好,提升到具有感性魅力的全新水平:

·百公里加速3秒级、并且引入高性能团队保证驾驶操控;

·EPA循环续航300英里+(北美版成绩,国内版本为CLTC循环600公里+);

·车内交互与辅助驾驶功能做到比肩业界领先水平;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支持FOTA、生命周期内软件体验可升级。

你以为这些就够了?福特的思考并没有到此为止。

一个来自百年车企的用户体验思考

几乎就在Mach-E项目转型的同一时间,福特内部开始了一种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思考的产品设计模式,同一时期推进这一模式打造的产品还有福特北美全新一代旗舰皮卡F-150、重现经典的硬派越野Bronco、以及福特欧洲的小型SUV车型Puma。

F-150的全平前排座椅、可放倒挡把、中控小桌板、尾箱车载发电机等等;Bronco的全车硬件模块化可改装可升级、可以轻松变身敞篷的模块化车顶、便于在野外拆卸收纳的无框车门等等;还有Puma作为储物空间拓展的后地板备胎坑设计……

这些设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基于用户实际使用中的真实痛点、并根据现有产品的硬件设计改进而来,保证功能性解决痛点的同时,既能保证可靠性,也没有改变太多老车主熟悉的使用习惯,这是一家百年车企推出的用户体验思考;

在Mach-E上,这些思考有的基于纯电动车型的全新产品特性、有的基于同级其他产品现有设计导致的用户痛点、有的基于福特自身工程设计的成熟思考:

·门把手隐藏,但不是新造车都很流行的那种隐藏;

在Mach-E上,福特在四个车门上都设计了一个宛如之前iPhone HOME按键的小圆钮,按下后,门内机械结构向内伸出一个撞柱,主动以一定角度开启车门,即使双手都拿着咖啡杯,车门也能轻松开启;

其中,撞柱自动打开车门的力度经过福特总部Dearborn所处的五大湖冬季严寒与北欧挪威冬季测试的洗礼,确保不会出现一般隐藏式门把手被冰霜寒冷冻住的困扰;(一个典型的「寒带造车新势力创新成果」,大雾)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手机可以做钥匙,但靠近车的时候可不用拿出手机;

Mach-E的解锁方式除了物理钥匙之外,还有手机钥匙,福特的手机钥匙出得并不早,但是功能上考虑得很完整,低功耗蓝牙BLE 4.2、全车9个蓝牙天线、支持配对4个手机,在功能上与物理钥匙基本无异,携带手机靠近车辆,不用掏出手机就可以解锁全车车门、尾门,并且支持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离车自动上锁等功能;

·前备箱很大,但不仅仅是前备箱大那么简单;

在最初设计的时候,Mach-E的前备箱没有严格的设计对标对象,Model S与Model X各自的数据是59.6L与187L,车身尺寸更小的Model 3略小于S,而基于3打造的Model Y当时尚未发布,于是乎,福特的工程团队从充分挖掘纯电动平台潜力出发,将Mach-E的前备箱空间数字定格在136L,而几乎同时期发布的Model Y则仅为100L(第三方扫点测量结果);

同时,福特的工程团队也没有止步于前备箱空间数字,而是充分挖掘前备箱的使用场景,考虑到以往后备箱的使用、因为顾虑到与后排座椅相连,一般无法放置潮湿、沾水、或是需要清洁的物品;而Mach-E的前备箱与座舱隔离,是这些物品完美的存放地点,福特的工程团队将Mach-E的前备箱中设计了可冲洗的防水内板、在底部设计了可插拔的导水孔、并且内置了可取下的置物分隔板;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这是一个恶趣味演示

·有很大的触屏,但屏幕交互没有止步于触屏;

针对大屏交互盲操不友好的痛点,福特的内饰工程团队在中控15寸竖屏上精心打造了一个硬件旋钮,发布会上已经说了名字——“魔术悬浮旋钮”,可以接触到实车的朋友,建议研究研究,是如何在一片光溜溜的屏幕上,装了一个旋钮的;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风挡玻璃与天幕都有隔热涂层;

针对全景天幕设计车内怕晒的担心,以及夏季车内太阳暴晒导致温度上升的烦恼,Mach-E给风挡玻璃与全景天幕玻璃都内置了额外的镀膜;

其中前风挡玻璃是三层IRR银镀膜,因为是风挡玻璃,需要确保可见光透过率同时降低太阳能透过率,两种性能都超过了许多高价后市场贴膜;

而全景天幕中则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打造的Low-E铟锡氧化物膜层,可见光透过率与太阳能透过率同样大幅领先后市场贴膜;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有溜背流畅的车顶曲线,但车内空间并不因此而局促;

既然佩戴MUSTANG马标,那么经典的Fastback溜背设计就不能丢,福特的设计师与工程部门充分利用了双色车顶来打造视觉上的溜背曲线、并兼顾车内后排的头部空间;

这些体验点只是Mach-E全车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一部分,更多的亮点还是留给各位自己亲自上实车体验一番;

想不想认真开车,都可以照顾周全

对于想开车的朋友,Mustang Mach-E可以提供这个价位领先的驾驶操控质感,驾驶操控质感这个东西说起来比较虚,我也不善于解释,那就举个例子吧:

打造Mustang Mach-E驾驶操控的团队,不是普通的工程团队,而是打造Mustang GT350、Mustang GT500、F-150 Raptor、Focus RS等等赫赫威名的Ford Performance高性能团队,至于说实际表现如何,等有试驾车了,大家一试便知;

对了,试过的外媒对驾驶质感都说好哦。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对于「不想开车」的朋友(这里的不想有个引号),本身就是瞄着Model 3/Y打造的Mach-E,辅助驾驶方面的硬件当然都会标配,全系标配6个摄像头 + 17个雷达,所有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全部前装;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而软件层面,全系标配了L2级别的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专业包:含超过20项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功能,特别是拥堵和高速模式下的全速段辅助驾驶功能,基本和没有FSD的Model Y一样;

同时,还可以选装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升级包:包含主动驾驶辅助功能BlueCruise。在特定区域内,理论上是可以完全脱手驾驶的,不过受国家法律规定,这项操作应该是不推荐的;

不过作为相对新造车来说比较保守的传统车企,辅助驾驶功能还是有一点遗憾,目前还没有推出转向灯自动变道这样的功能,应该还是算比较求稳的路线。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最后提一下造型与内饰

其实造型与内饰可以算作Mach-E比较大的亮点,因为佩戴马标,在设计上就不能给前辈们丢脸,我就简单提几点,更多的细节,大家自己找实车细品;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首先是设计姿态,长车头、前轮到前门的距离也很长、后轮拱上方向外扩张明显,经典的原生后驱平台比例,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代Mustang保持一致;

然后是几个传承经典的设计元素,从历代小马前脸变化而来、更适合纯电车的封闭式格栅开始,都有些许变化,但精髓都还在;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作为前脸最有关注度的大灯,延续六代Mustang用日行灯演绎初代前脸细节的设计,而尾灯作为呼应,也用上了经典的Tri-Bar三竖条设计,之前六代Mustang的国际版因为全球ECE与北美联邦法规要求不同的关系,尾灯从全红设计改为全白内腔、同时丢了序列式点亮效果的局面,也被一个全新设计、兼容北美联邦法规与全球ECE要求的序列式尾灯替代;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外观上还有一个点,GT First Edition首发限量版的车漆Grabber Blue掠星蓝,这是一个极富历史背景的经典色,诞生于1969年款,最初为Mustang当年的高性能版本GT350与GT500设计,1970年款起全系可选,这个颜色在上世纪70年代后就不再提供,再次面世要等到五代Mustang与2017年款的GT350/GT350R,可以说是一个能代表福特性能家族骄傲的颜色;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内饰里面,经典Mustang双眉仪表台造型被延续下来,上方整合了与B&O合作的一体式Full Dash音响,这个拿了iF Design设计大奖的音响,灵感来源应该是B&O的消费级soundbar产品,设计造型与实际功能形成融合;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与Model3/Y不一样的,仪表设计被保留,用一个体积紧凑的10.2寸宽屏幕配合中控的15.5寸触摸屏,作为车内科技感、未来感的源泉,造型上比较简洁隐忍,没有太多突兀的感觉;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中控下方的扶手位置则是充分利用纯电平台优势,下方是大型储物格、上方是整合手机无线充电板的置物空间;

座舱上方是前文提到过用上了Low-E铟锡氧化物膜层来遮阳的全景天幕,简单点说就是又通透、又不晒。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结语:

好像写太长了,就这样吧,亮点挺多的,不说是可能最好的选择么,也算值得一选。

对了,忘提Sync+系统,这套车机的互联体验,没得说,值得本文最后一个字:赞!

专业多维度解析Mustang Mach-E中国上市


作者简介:

我是jenwayz 知乎id @sunflowerzzz ,本职工作是汽车产品规划,做过商用车也做过小跑车、做过大V8项目也做过纯电动新能源、做过家用买菜车也做过超豪华品牌,这样丰富的产品规划项目经验,值不值得一个关注呀?

文|jenwayz

图|网络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08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