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车云网 2053浏览 2021-05-25 IP属地: 未知

2021年是一汽-大众成立三十周年,这不仅是一汽-大众在成长历程中的“大日子”,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值得被纪念的一年。同时,一汽-大众的30年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一个缩影。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30年前,整个中国汽车产销量不到100万辆,而一汽-大众起步即规划15万辆的年产能,堪称首开行业先河,带领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发展至今,一汽-大众已从一个车型、一个品牌发展到拥有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30余款产品,赢得了超过2200万用户的青睐,长期占据乘用车市场领头的位置。今年年1-4月,一汽-大众三大品牌累计终端销售748379辆(含进口车),同比劲增45%,再次位列行业第一。

30年间,一汽-大众不仅壮大了自己,还“照亮”了行业和社会。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带动力全行业质量意识的提升;先进的人才管理体系为全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汽车人才;坚持“全产业链共创”为区域及经济的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创新引领,放眼下一个30年,一汽-大众正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开启浩荡的转型之路。

打造“汽车新四化”浪潮下的行业转型典范

30年来,汽车行业风起云涌,而一汽-大众与时代同频,与改革共振,坚持创新驱动,一直保持着行业的引领者地位。当下,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号召,把握汽车产业变革机遇,一汽-大众正在进行着以数字化、电动化为核心的深刻转型,积累的转型成果堪称行业典范。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早在2017年发布的 “2025战略”中,一汽-大众便将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上升至企业发展战略高度。目前,一汽-大众的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已小有成就。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汽-大众在展开电动化产品攻势之前,首先打造了众多对手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电动化专有平台和新能源汽车绿色工厂。

2020年,佛山MEB智慧工厂开始投产,当前的总产能已经超过了60万辆,到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至77万辆,有力保障了一汽-大众全面转入电动化发展轨道之后的后方供应。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MEB平台是大众集团面向未来开发的,专门用于生产智能化、网联化、纯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平台,整合了大众汽车的所有先进生产技术,以更长更真续航、更长轴距和更短前后悬的空间、高度集成的电驱动系统、集成式的E3电子电器架构,为用户创造全新的用车体验。

目前,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SUV——ID.4 CROZZ已正式交付,第二款产品ID.6 CROZZ也在不久前开启预订。未来,基于该平台,一汽-大众还将有更多的新能源产品不断推出。

诚然,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推出新车早就不足为奇。但相比产品的推陈出新,如何解决当前行业转型过程中的难题才是关键。一汽-大众此番转型可以说是为了解决当前新能源消费“痛点”而来。

以已上市的ID.4 CROZZ为例,84.8kWh的大容量电池、高效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为用户解决里程虚、掉电快的焦虑;联合开迈斯(CAMS)在全国布局专属超充桩,500个超充站,3000个超充桩计划年内建成,8个核心城市将实现每5公里一个超充站的布局,疏导用户充电焦虑;同时,一汽-大众针对用户用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工况,对电池包设计了197项电池实验,超出国标要求的18项……以打消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顾虑。

总体上看,ID.4 CROZZ的产品优势分别直戳当前行业存在的里程掺水、充电桩难找、驾乘体验差、电池安全性等“痛点”。通过一汽-大众的新能源产品特性,可以看到其对当前新能源市场的观察与思考,相比博人眼球的技术特技,一汽-大众更愿意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可靠、环保、安全的出行方案。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而在数字化方面,一汽-大众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自2017年以来,一汽-大众坚定推进全体系数字化变革成绩斐然;摩斯智联和摩捷出行双“摩”并进,车联网自主研发进展顺利;同时,一汽-大众与华为、阿里、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构建NEV生态系统。并通过与斑马网络、腾讯、高德等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智能化技术落地,为用户带来更具未来感的智能汽车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还将与大众集团携手进行RHP(L3)功能的智能驾驶概念开发,并独立进行L4级别自动驾驶样车的预研工作。

可以预见的是,国内广泛用户人群将成为未来一汽-大众庞大的数据样本,为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撑。而技术的提升,也将实现用户出行体验的提升。同时,还将反哺德国大众,符合未来合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该有的发展趋势。

一汽-大众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不仅体现在产品数字化方面,更表现在全体系、全方位的数字化。当前,一汽-大众正积极推进生产体系数字化、采购体系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财务体系数字化、营销体系数字化,致力于全方位重塑企业体系能力,为今后的迭代转型持续奠定扎实基础。

在汽车行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局部。一汽-大众的数字化转型,实则是数字化体系整体的升级,包括自动驾驶的软件系统、支持软件平稳运行的硬件平台,及其相关的生态服务系统。

电动化和数字化是一汽-大众在当下的科技基因,也是面向下一个30年的基石。

一汽-大众的未来:科技、用户和绿色发展理念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

站在企业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一汽-大众将继续强化中德合作,挖掘合资企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创造性地开拓合作方向和领域,不断巩固并优化供应链、产业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发展体系,坚持全价值链共创,以创新驱动高效转型,实现与行业、社会及用户的多方共赢,共创,共享。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基于这个发展共识,一汽-大众将在未来重点围绕“用户至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三大方面继续保持领先。

首先是用户至上,作为一家市场导向的合资企业,用户始终是一汽-大众最为看重的资产。未来,一汽-大众将塑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营销服务体系,满足新的品牌定位、新的客户特征、新的技术趋势、新的法规、新的产品与服务等要求。

同时,在新的消费趋势下,一汽-大众将不断更新迭代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更将以高竞争力的产品,继续稳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一汽-大众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2025年,大众品牌将实现行业内营销数字化水平第一,奥迪品牌用户基盘实现700万辆目标。

其次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永远是一家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在科技创新的途中,一汽-大众将加速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业务的发展,逐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坚定推进包括产品数字化及管理数字化的全体系数字化变革;此外,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合资企业的关键技术能力;还有,深耕智能制造,形成行业领先的制造能力。

基于此,一汽-大众将在2025年实现年产销300万辆规模,继续发扬中德合资的优秀基因。

最后是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已经提出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汽车工业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力量,而一汽-大众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引领者。因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汽-大众可谓义不容辞。

2020年,一汽-大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2015年下降36%,佛山华南基地实现了MEB车型生产100%使用绿色电力。

一汽-大众30周年:以电动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一个“30年”

今后,一汽-大众将聚焦绿色产品和绿色工厂、电池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及相关体验以及纯电动车型的环保生产,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制造,环保汽车、健康出行”的发展理念。为用户打造超越期待的绿色智能出行生活,构筑未来出行生态。

全球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百年汽车业态到了大变革的时刻。面对能源时代如何过渡的命题,车企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法。但笔者认为,从一汽-大众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思路来看,依然是将“用户需求”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这是一汽-大众未来引导市场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一汽-大众势必将现有的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储备转变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从而实现从围绕技术到围绕用户的转变。

在当前谁能率先成功转型,谁就能引领未来的竞争格局。一汽-大众或许已在引领中国汽车的下一个30年。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云网 4.6万粉丝    4248作品 关注 专注智能驾驶、车联网、后市场好多年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