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4天,号称“花了190亿”打造的全新一代奇骏就要正式上市了。不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给出的预售价却几乎让所有人意外。两驱19.99万起,四驱21.99万起,比现款指导价贵了1万多,可以说是不降反增。如果算上现款的优惠,比如北京某配件经营部东风日产店更是给出了6.5万的现金优惠力度,其全新一代奇骏和现款的最高差价来到了7万多,这波操作着实让人捉摸不透。要知道,全新一代奇骏可是全系1.5T三缸发动机。
如果说现款奇骏夸张的优惠力度是为了清库存,还是说得过去。但放到如今这个竞争愈发激烈且正在向新能源转型的市场,全新一代奇骏价格不降反增的操作方式到底是卖的什么药?或者说全新一代奇骏这么做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
要说为什么采用这个不降反增的预售价格,大概率就是一个“套路”:为了上市之后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包括正式上市价和优惠都是,这也几乎是所有新车上市的一个标准“套路”了。但如果上市之后,全新一代奇骏不比预售价再低个至少1-2万块,再优惠2-3万,否则在同级别根本没有优势,比如起售价17.18万+1万优惠的丰田威兰达;起售价为16.98万+1万优惠的本田CR-V;起售价16.58万+2.4万优惠的大众途岳;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兄弟车型荣放、皓影、探岳等。
当然,具体价格和优惠还得看全新一代奇骏上市之后的具体表现,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毕竟这台1.5T三缸发动机即使再强,但它永远达不到4缸或者大排量的溢价,这是不争的事实。打个比喻,就好比大家去店里点了一只烤全羊,但这只羊却只有三条腿,它不影响你的饱腹感,但影响你的胃口和心情。话说回来,这台1.5T三缸发动机此前很多媒体同行都已经试驾过,总体来看几乎没有差评,同时无论是性能参数还是内部采用的技术,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00Nm,两驱车型NEDC油耗5.8L/100km,全新VC-Turbo超变擎300等,全都是三缸机里的顶尖级别的存在。
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如果面对混合动力呢?比如两本和两丰的混动系统,就拿本田CR-V的2.0L混动版本来讲,优惠完之后裸车最低配还不到20万,同时它的加速能力(四驱中配车型实测8.78秒)、油耗表现(NEDC最低4.9L)还有低速行驶时的静谧性都比全新一代更强。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奇骏四驱车型某大V实测百公里加速能力仅为9.7秒。也许有人会说,全新一代奇骏还有CVT智能无级变速箱、全新的CMF-CD平台、V-Motion3.0设计语言、三屏联动内饰、超智联2.0系统、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第二代智能全模式四驱等,看起来又为全新一代奇骏增加了不少分数。但事实当真如此吗?算得上优势嘛?
先说这台CVT智能无级变速箱,据官方介绍其可模拟8个档位,比此前上升了1个档位,并可实现8.2:1的速比范围,主打平顺和省油。相比之下,本田的无极CVT稍微差一点速比只有7.5:1,但要知道同级别的丰田可是采用的可模拟10个档位的无极CVT,所以全新一代奇骏的这台变速箱并不能成为骄傲的资本。再说全新的CMF-CD平台,这个平台已经在日产旗下的轩逸上就已经宣传过了,但根据实际体验,虽然整体的驾驶质感有一定提升,但其还是一个以舒适化为主的平台架构。相比丰田TNGA运动为主、舒适为辅的特点截然相反。而现阶段,年轻消费群体对于运动的追求已经不言而喻,这是否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失误呢?退一万步而言,全新一代奇骏就不是给年轻人准备的,但如今只要是整车平台架构下搭载的产品,又有多少车型舒适性很差?
V-Motion3.0设计语言、三屏联动内饰就不再赘述了,有人说好看就有人说不好看,见仁见智吧,再来说说超智联2.0系统和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系统。关于全新一代这套超智联2.0系统,说得好听点叫做升级,说得不好听就是增加了一些配置,比如屏幕尺寸更大,比如智能语音控制、远程控制、车家互联、车载KTV等,也就是一些10万块国产车就标配的配置。有人会说:其他合资品牌的配置怎么就没有这么丰富?没错,但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21世纪的全新产品本该如此。而所谓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系统,同样也就是一套达到了L2级自动驾驶水平的系统,这更没有什么优势了,它的竞争对手当中几乎任何一位都达到了这个水平。而同价位的自主品牌,已经是L2.5、L3级的水平。
最后再来看这套第二代智能全模式四驱。虽然叫做全模式四驱,但其实这套四驱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增强版的适时四驱系统,配备了B-LSD电子差速锁,并支持自动、运动、经济、越野、雪地5种模式。所以其越野性能到底有多厉害,想必已经不言而喻。一句话,虽然越野性能还不错,但并非不能和真正主打越野的车型相提并论,比如同价位最火的坦克300它不香吗?
说一千道一万,全新一代日产奇骏到底好不好交给大家自己去评判。但必须要指出来的是,全新一代奇骏在各个方面虽然比老款肯定是好不少,但是在同级别来讲其实并不是非常出色,尤其是它搭载的三缸发动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即便逃脱质量问题,但舆论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