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曾曝出了一则传闻称,雷诺集团在寻求吉利的帮助,希望能用吉利的CMA来生产燃油车。才刚过半个月左右这一消息竟然就迎来了官宣,吉利控股集团已经和雷诺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中国和韩国共同合作开发新车。

双方在韩国的战略只说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具体什么车型还不清楚。而在中国的战略就比较容易猜到了,双方将基于吉利控股集团先进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所谓吉利的平台技术很可能便是CMA架构。看来之前的传言只猜中了一半,本以为在新能源领域已有与江铃和易捷特合作的雷诺会打算多方面发展重拾燃油车,结果却是和吉利开发混动车型。

不过这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雷诺汽车去年4月将合资公司股权转给了东风集团,自己则宣布暂时退出中国燃油车乘用市场,目前还有华晨雷诺的几款商用车在不温不火地经营着。在暂时告别中国市场的这个时间段里,集团的经营战略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年初,雷诺集团正式发布了一项名为“Renaulution”的全新战略规划,规划指出要继续巩固强化雷诺在欧洲电动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不忘提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规划这样描述道:“中国在雷诺集团的全球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年3月,雷诺便着手调整其在中国的组织架构,前任大众中国副总裁苏伟铭成为了雷诺中国的CEO。据说此人擅长于市场新业务方面的攻坚,看来雷诺是相当重视自己重返中国市场的转型计划的。

除了中国市场,雷诺在韩国市场运营得还算不错,如果能够搭上吉利的技术也是对自己产品力的一次强化,进一步巩固自身在韩国市场的地位。而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欧洲成为了第一,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这恐怕也是刚刚退出中国市场的雷诺为何迫不及待想要回归的原因了。

根据雷诺集团此前的计划,旗下产品的全面电气化转型要等到2025年,要是就这样干巴巴地等到雷诺在欧洲大本营研发和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引进中国市场,等于是放弃了几年发展的宝贵时机。

雷诺参与组建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目前已有一款名为e诺的纯电车型在售,虽然能够作为姊妹版车型出口欧洲,但在中国市场比较不受人待见,因为其小型SUV和低价的定位比较尴尬。最近还有一款与江铃新能源合作打造的全新电动轿跑“羿”亮相,产品力算是能够跟上目前主流电动车的第一梯队了。

写在最后
雷诺在中国市场早已有纯电动车布局,而从吉利借来的CMA架构恰好适合发展插混车型,毕竟这也是过渡到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一环。CMA架构是2016年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全新模块化架构,它的实力已经过市场的反复验证,可兼容燃油、插混乃至纯电车型的开发,雷诺的产品和营销加上吉利的基础架构,可以期待它们在将来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