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这台车为啥火,拿捏科技豪华是关键

这台车为啥火,拿捏科技豪华是关键

极客汽车 5.5万浏览 2022-05-31 IP属地: 未知
图片

配置拉满的操作背后全是细节

过去一年,除了报道新车发布以外,我们还多了一项新任务,认识各家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例如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汽车、吉利的极氪、东风的岚图等等,这些新品牌在诞生之初无不带有同一个目的:肩负品牌向上的使命。

回首往昔,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全速发展了二十余年,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有一个小目标还没有实现,那就是高端领域虽然多有尝试仍然被非自主品牌所把持。起码在智能汽车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用科技走出一条新路的机遇,但如何用科技诠释豪华?我想这也是许多产品经理此刻仍在冥思苦想的问题。

2022 年初期的疫情拖慢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节奏,港珠澳车展之际我们才得以与上半年内发布的新车面对面接触。当然,这次车展我们也希望在一些产品上找到用科技诠释豪华的途径。科技,我相信是台自主品牌的产品都会用这个标签来傍身,而能称得上豪华的并不多,在本次车展上,足够新、足够亮眼也能符合我们预期的,或许只有飞凡 R7 了。

图片

飞凡 R7 普遍预计的价格区间在 30 万-40 万,从价格来看,飞凡 R7 已经触及到了豪华中大型 SUV 的市场,长、宽、高数据为 4900mm*1925mm*1655mm,轴距 2950mm,单从尺寸数据上来看,飞凡 R7 与 BBA 的同级别竞品相比几乎完胜,比 Model Y 足足大了一圈,比 ES6 和 EC6 都会略大一些。

相信自主品牌都深知,越级的尺寸之于豪华的定位,只是量变的积累,质变的产生还需对产品由内到外的深耕,毫无疑问这对 R7 而言同样如此。

图片

设计不只是一场「美学游戏」

在今年 3 月,飞凡汽车与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共建成立了设计共创中心,飞凡 R7 首席设计师 Martin Kropp 即是其中核心成员,他毕业于「全球顶尖汽车设计师的摇篮」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如果细究各大豪华乃至超豪华品牌设计师的起点,大多都指向此地。

这决定了由 Martin Kropp「执笔」的飞凡 R7 在诞生伊始就向着豪华勾勒着自身,其外观采用了近些年大火的 Coupe 式 SUV 造型,而在细节之处落笔也把「科技感」与「设计感」做了很好的融合,这也是飞凡所坚持的「不繁,即非凡」的设计理念。

图片

显然,科技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贴合 Martin Kropp 的设计信条「技术诠释造型,设计服务于技术」。在这一信条之下诞生的飞凡 R7 具备 0.238Cd 的超低风阻系数,这一风阻系数对于 SUV 来说是极为夸张的。

一般电动 SUV 的风阻系数在 0.28Cd 左右,比如奥迪 e-tron 和奔驰 EQC,Martin Kropp 用大师级的线条勾勒出了相比同样有着不俗设计功底的豪华品牌近 18%的风阻优化。

为什么风阻如此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风阻系数会影响车辆在高速时的续航能力。我们都知道高速反而是电动车能耗较大的场景,而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风阻系数每降低 0.01,可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 5~8km 左右。

图片

而且,相较于传统豪华车企的纯电动 SUV 产品,飞凡 R7 因配备了大量高精度传感器(如突出的顶置激光雷达和位于后视镜下方、翼子板上的环视摄像头),所以在降低风阻系数上会更难。将一台 SUV 的风阻控制在接近轿车的水平,从这件事上我们便能看出设计师的功力。

如果说低风阻是无形地融科技于设计,那 R7 的飞翼式贯穿 DRL 日行灯与掠翼式贯穿 LED 尾灯,则是在设计层面做了极好的科技点缀,同时也增添了外观的整体感,搭配前脸位置垂直排列的 7 颗激光灯,进一步增强飞凡 R7 科技豪华的眼缘。

图片

关于「独角兽」的思考

说到外观,当下大多最前沿的智能汽车最具标志性的部件便是「头上的犄角」——激光雷达。这在智能汽车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围绕激光雷达数量的争议一直喋喋不休。

图片

1-2 颗激光雷达是较为标准的解决方案,也有激进的车企选择了 4 颗 360 度全覆盖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而飞凡 R7 选用的是「独角兽」配「独角兽」的极智组合。

一颗「瞭望塔」式激光雷达位于车顶处,激光雷达的供应商则是该行业内的「独角兽」企业 Luminar。Luminar 可以说是激光雷达界的头牌,1550nm 车规级激光雷达技术的开创者,其创始人 Austin 可谓业内传奇。

一个小的花边故事:Austin 年少就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 Beckman 激光研究所学习,17 岁在斯坦福收获 10 万美金的奖学金后便下海创业,22 岁时其创建的 Luminar 收到一笔 3600 万美元的投资,市值飙升至 10 亿美金。因此他也被称为「小马斯克」,一个纯粹的「别人家的孩子」。

回到飞凡 R7 的传感器解决方案,除了一颗激光雷达外,它还搭载了:

前后共 2 个 Premium 4D 成像雷达;

4 个增强版远距点云角雷达;

最高 800 万像素的 12 个高清摄像头;

12 个超声波雷达;

1 个驾驶员检测系统 DMS;

1 个高精度定位系统。

在所有传感器配置当中,Premium 4D 成像雷达和增强版远距点云角雷达同样是可以输出点云的两款硬件。

图片

Premium 4D 成像雷达由采埃孚提供,4D 指距离、速度、水平方位角、垂直高度。相较于传统毫米波雷达,4D 雷达通过增加发射、接收通道的个数,可提供点云的功能,进而输出 X,Y,H,V(距离、水平和垂直定位高度以及速度)四个指标,即在 3D 基础上增加了「探测物体高度」第四个指标,从而避免漏检静态障碍物,并可对其进行分类,最大程度地避免误刹车和漏刹车。

相较普通毫米波雷达 210m 的探测距离,采埃孚 4D 成像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350m,且探测精度高,极大增强了安全性。

相比普通角雷达 110m 的探测距离,增强版远距离角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190m,同时具有近距、短距和中距的工作模式,在输出目标物体的同时, 具备输出原始点云数据的能力,可以准确识别路牙、路桩等小目标物体及高速路的中长距车辆,可更早识别两侧车道的高速来车,帮助应对更多涉及拥堵和变道的功能场景。

图片

飞凡 R7 的传感器解决方案传递出来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比如激光雷达不盲目追求数量最多,不同的传感器各司其职。激光雷达面向前方,收集最复杂面的信息并应对突发状况;Premium 4D 成像雷达配合激光雷达完成高精感知工作;覆盖 360 度视野的高清摄像头和增强版远距角雷达用于检测四周环境,实现安全的主动变道功能;超声波雷达则应对狭小场景。

当然,为了保证用户获得最好的体验,飞凡汽车对供应商的要求非常高,前文所介绍的 Luminar 和来自采埃孚的 Premium 4D 成像雷达,都是选行业顶级。

车机除了展示信息

还能做些什么?

除了自动辅助驾驶硬件,Trinity 多维感官交互智舱又是飞凡 R7 产品力的一个爆点,这个座舱在你开门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即将进入被豪华科技配置拥抱的空间。

飞凡 R7 是及豪华与运动感于一身的 SUV。豪华,电吸门必不可少;运动,无框车门是最好的搭配。除此之外,电动开启、关闭车门的方式还能让用户体验到一种仪式感。将上述三个功能集于一身便是飞凡 R7 的无框自吸感应式电开门。

图片

好的东西集成在一起可以汇集优点,同样也会汇集缺点。例如无框车门的隔音问题和自动感应门的安全问题。对此,飞凡汽车为解决问题丝毫没有吝惜成本,其采用 6mm 双层夹胶降噪车门玻璃,配合整车 NVH 调校,可实现更佳静音效果。

飞凡 R7 的自吸感应式电开门与开门预警功能结合,利用角雷达探测,可以识别两轮车,并根据来车的车速和距离判断风险,电开门选择是否停止。同时,如有人站在门边或者门边有障碍物,电开门也会停止。

在仪式感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与奔驰 EQS 类似的 43 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据了解这是中国品牌中最大尺寸的车载三联屏。交互硬件方面,中控主屏为一块 15.05 英寸的 AMOLED 超清屏。仪表屏与副驾屏的尺寸分别是 10.25 英寸和 12.3 英寸,也不吝成本选用了 MiniLed 材质,车机芯片则是目前行业内最高规格的高通骁龙 8155。

图片

使用频次最高且承载更多交互功能的中控屏有 2.5K 高分辨率,相较于普遍认知的 1080p 的 207 万个像素高出一倍,达到 2560*1600=409 万像素。

像素越高,则在相同大小的屏幕上显示更为细腻。目前主流的 55 寸高清电视采用的也是 2K 的分辨率。同样的像素浓缩到 15.05 英寸的车机屏幕上,显示细腻程度更高。

此外中控屏还拥有 100% NTSC 超高色域色彩艳丽,1000000:1 超高对比度色彩纯净。

图片

廉价车机屏幕的使用体验与超清大屏相比,就像在盗版网站上看枪版电影,和在 3D IMAX 厅里享受大片。当然,枪版电影也能让你了解完整的故事,但无法获得快感与震撼。或许智能汽车塑造豪华的要领就在于此,利用更前沿的技术,让基础体验变成视听盛宴,获取信息之余来愉悦双眼。

图片

在飞凡 R7 上,配合车机屏幕一同愉悦用户的还有 14 只 BOSE 品牌高性能扬声器,BOSE CenterPoint 虚拟环绕声技术,能够将立体声音乐转换成多声道模式,为全车坐席打造更具包裹感,提供充满沉浸感的听觉体验。

图片

人家的 AR-HUD 都全息投影了

您的 HUD 还打着码呢?

前不久拿到了某品牌的一款车,试驾当天我们迎着朝阳向郊区进发,路上并无异样只觉得眼前少点什么,直到进入山路阳光被大山遮住后我才发现,原来这台车还有 HUD!

想必对于 HUD 这款配置,大家的看法大不相同,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市面上的 HUD 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体验更是有天壤之别。白天看不见,晚上看不清,遮挡视线还重影,还有那种假装 AR-HUD 实则是流水动画跑马灯的,这些都是目前 HUD 产品上存在的问题。

图片

飞凡 R7 是第一款搭载全球首发量产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的车型,提供仪表信息显示、AR 导航、夜视/雨雾增强等智驾辅助提示和影音娱乐等丰富应用场景。13°×5°的全球量产车型最大视场角,1920×730 行业最高分辨率,能够实现 1200:1 对比度,保证画面灵动清透,在正常行驶、导航状态下,持续保障驾驶员视角无遮挡。

AR 的目的是让驾驶者眼前的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最直观的体验是实现裸眼 3D 效果。靠放大、缩小 2D 动画营造的 3D 效果,与在驾驶员视线前方打造一个三维的显示屏,像全息投影一样将虚像立体地呈现,所得到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AR-HUD 的难点就在于通过 3D 光场显示技术呈现虚拟世界,以及虚拟与现实实时融合技术。

图片

飞凡 R7 搭载的 AR-HUD 的技术核心来自华为 ODP 光学引擎,配合 IMU(惯性传感器)+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实时动态保持画面稳定,消除眩晕,实现人、车、路视觉协调,同时增强视觉上的 3D 效果。

图片

AR-HUD 应用最多的场景是 AR 实景导航,而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飞凡 R7 通过打通座舱域与智驾域的方式,将摄像头数据导入 HUD 系统中,拓展出了更多的 AR 使用场景。比如跟车距离预警、压线预警、提前变道、车道偏离、前方障碍物,同时,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提醒驾驶员安全度。恶劣天气时也能帮助驾驶员辨清与前方车辆的距离。

图片
图片

在驾驶娱乐方面,AR-HUD 将结合当前位置、地图和场景 AI 等来为驾驶员提供路过景区、商场、餐厅等信息,实现车与道路环境的互联。还可享受驻车平视影音体验。

深入了解 AR-HUD 技术后我们发现,智能汽车时代,如果只从配置单来看,大家与科技相关的配置都是一样也不少,但细节配置的精益求精带来体验的更近一步,是由「性价比」跃升至「豪华」的关键评判标准,飞凡 R7 显然拿捏得当。

流水的「新故事」

铁打的「从容感」

在汽车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铁皮用料的多少直接关乎一台汽车的价格,用的越多说明车越大,空间大便能从容地装下更多人和物;

赛车运动开始流行之时,越来越多的人追捧那些拥有强劲动力的车,而大排量引擎是奢侈品也是豪华车的象征,拥有了它你便能从容地超越他人;

「配置为王」是近代豪华车的缩影,车企用各种领先时代的高端配置堆砌出一台产品,而大家比的就是我有你无的优越感,配置越多用户便能更从容地完成一次出行。

图片

现在,车企包装豪华车的故事是科技。那么科技怎么诠释豪华?

或许就如飞凡 R7 一样,因为科技,你不仅能同时获得电开门的从容体验和无框车门的炫酷造型;在驾车疲惫时放心地将车辆交给高级辅助驾驶;在车机上获取信息的同时愉悦双眼,AR-HUD 也不再让你手忙脚乱地在目视前方和瞥一眼导航路线上进行抉择。

塑造从容体验,就是打造科技豪华的要领,也是让飞凡 R7 备受关注的起因。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