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势头正劲。
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达到21.6%。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但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挑战依然存在。
《2021-2022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四大挑战:一是产品质量方面,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安全、低温适应性、快充性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二是支撑条件方面,规模化发展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稳定供应能力、电池回收保障能力、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稳定运行方面,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芯片供应仍然趋紧;四是全球竞争方面,全球传统燃油车企正在加速布局电动化,发展势头强劲,欧洲电池新法规对碳足迹的政策要求,也加快了我国汽车产业节能降碳任务的紧迫性。
这四大挑战,有一个核心关键词,那就是动力电池。
7月21-23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工信部联合主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政府部门、顶尖学者、产业链企业代表等900余嘉宾就“加快推进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探讨。同时,动力电池大会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签约总金额962亿元。
此举表明,全球首个动力电池之都已落户宜宾,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两院院士:动力电池产业向宜宾集聚是必然趋势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有两个曾董:一个是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个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演讲时表示,电池占了我们一部车60%的成本,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很委屈地回应: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主要来源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也是在给电池原材料厂家打工。
两位曾董的“打工说”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上的段子,但这里面却影射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之痛。
要彻底解决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之痛,就必须建立产业集群,形成生态链。也就是说,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必须通力协作,共同探索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针对这一趋势和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向西部转移,尤其是向四川转移。
“我把我的电池研发中心就设在宜宾,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将来具有最大潜力的电池生产基地,甚至是全球动力电池的生产中心。”欧阳明高表示。
欧阳明高还分析了宜宾建动力电池之都的几大优势。他指出,首先宜宾的工业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不错;其次宜宾市政府下足功夫扶持新产业,为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长远的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四川以水电为主,绿电比例达80%,解决了电池企业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问题;四川的锂资源丰富,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石墨资源也在附近,而材料是电池的主要成本;加上宜宾的交通条件,长江水运,出口走一带一路,都很方便;宜宾是西南地区的节点,辐射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西南重镇,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此外,宜宾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既有来自重庆、成都的丰富人才,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
欧阳明高相信,“未来宜宾一定不仅是电池制造的全球中心,也会是电池研发、人才聚集的高地。”
关于动力电池产业向四川宜宾集聚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三江汇流的宜宾,水电资源丰富,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绿电生产,也将成为发展动力电池以及关键材料产业新的热土。
吴锋院士不仅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为宜宾站台,他也和欧阳明高院士一样,亲自参与产业链建设之中。2021年4月,吴锋与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宜宾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院士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并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双方在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正极材料等领域展开合作。
看来,有两院院士站台和亲身参与其中的宜宾动力电池之都,其发展将不可限量。
宜宾市长:动力电池产业发展234
动力电池发展产业链的建成,当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宜宾市政府早就出台了《推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对企业在宜宾的发展给予全方位保障。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天宜锂业年产4.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9个月。窥一斑而知全豹,宜宾市政府对“动力电池之都”产业链企业的支持力度可想而知。
宜宾市人民政府市长廖文彬用234来总结宜宾动力电池之都的区位发展优势。
“2”即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全力推动白酒、能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特别是围绕建设“动力电池之都”,规划建设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的“1+6”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
本次纳入大会成果统计的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共48个、总投资962亿元,全市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已达75个、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4600亿元以上,宜宾将奋力打造集研发、生产、检测、标准、产业链、供应链、回收链于一体的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
“3”即突出“三个引领”推动产业集聚 。
一是市场引领。大力开展全产业链招商,8家世界500强、14家中国500强企业、27家上市公司先后落地宜宾。
二是资本引领。目前,已建立产业基金17支,链接引进项目10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三是科技引领。新引进在宜办学高校10所、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研院13家;设立10亿元的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新增高层次人才近7000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特别是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已建成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实验室,孵化落地企业7家、在孵科技团队10家以上。
“4”即发挥“四大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之都。这四大优势分别是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开放平台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
汽车观察家分析,“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不仅让宜宾现高光时刻,也让其“动力电池之都”之名进一步坐实。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相关报告显示,2011-2020年的十年间,全球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间高1.09℃,这是自12.5万年前冰河时代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过去5年也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这些,都与“碳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而动力电池被誉为“新能源汽车心脏”,在这一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应运而生。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和《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汽车观察家认为,本次大会,不仅是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生产厂家的一次关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大讨论,也是动力电池行业生态链建设的一次大融合,更是宜宾作为“动力电池之都”的高光亮相。
汽车观察家相信,有了“动力电池之都”的加持和背书,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速度和繁荣局面。
(作者:陈希)
星愿屠榜 吉利在下一盘大棋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家庭能源系统正从“被动消费”迈向“主动创造”。便携储能全球领导者和全场景家庭绿电开创者华宝新能,日前以一场技术革命回应了这一趋势:在5月7日-9日举行的欧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池及储能系统专业展——ees Europe 2025上,华宝新能正式发布......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过高如丰田68%、福特66%,而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吉利、奇瑞也控制在20%以下。这种“无息负债主导”的模式,让中国车企更稳健避免了利息吞噬利润的陷阱。
小米汽车深夜发文道歉,回应了大家近期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呀,一是给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问题,二是挖孔机盖的问题
2025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5月2日清晨,郑州何先生发现哪吒App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车辆彻底“罢工”。截至5月5日,超2000名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远程控车失灵、定位更新失败、甚至因钥匙锁车被迫钻后备厢逃生。一位车主......
因为家庭出行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一辆大型SUV,这样平时出去玩或者假期自驾游一家人都能坐得下。但是大型SUV车身都比较长,开起来会显得比较笨重,尤其是在一些窄路场景下,没有小车来得灵活、好开。可以说,灵活性是很多大型SUV车主最大的痛。那么,有没有空间又大,开起来又灵活的大型......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豪华SUV的标杆答案!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诠释出行三重奏!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盲订开启!华为智驾+500Bar喷射动力超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