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实测飞凡R7——“堆料卷王”想出圈有多难?

实测飞凡R7——“堆料卷王”想出圈有多难?

149号公路 1300浏览 2022-12-26 IP属地: 北京

作为飞凡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飞凡R7的售价定到了30.25—36.95 万,能看出飞凡确实信心十足。

看了一圈同级竞品,Model Y(参数|询价)、小鹏G9、阿维塔11(参数|询价),这个价位有点神仙打架的意思,背靠上汽的飞凡手里有多少底牌,R7的智能化表现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进入车内,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抓人眼球的三联大屏,设计和奔驰EQS(参数|询价)很像,同样是使用了一体化封装设计,将仪表盘、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整合为一整块43寸的三联大屏。

一体化封装设计,可以让整个三联屏的整体性更强,屏与屏间黑边过渡的更自然,看上去更具科技感,但也增加了额外的模具成本。

看的出来,屏幕布局上飞凡是花了心思的,除此之外,R7的屏幕本身也和大多数车企使用的车机屏幕不同。

目前主流车企的车机大多使用的是LCD屏幕,而R7的中控屏却用了成本更高的AMOLED屏幕,屏幕尺寸为15.05寸,分辨率达到了2560*1600。

AMOLED屏幕虽然成本更高,但显示效果更好,不仅对比度更高,色彩也更鲜艳,显示深色界面时也不会像LCD屏幕一样出现发白发灰的现象,目前旗舰手机上一般都采用OLED屏幕,而LCD屏幕则因为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在千元机上面。

除了中控屏,飞凡R7在仪表和副驾娱乐屏上堆料也很夸张,用的是 Mini LED屏幕,和最新款的iPad Pro的屏幕材质相同。Mini LED最大的优势就是峰值亮度高,飞凡R7的仪表屏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000尼特,即使阳光直射,也能看清屏幕显示的信息。

同样使用Mini LED材质的副驾娱乐屏幕,尺寸做到了12.3寸,可以满足日常的影音娱乐功能,飞凡还给这块副驾屏幕设计了防窥功能,不仅可以保护隐私,也不会影响驾驶员在驾驶时的注意力。

这套AMOLED+Mini LED的王炸组合让数码圈的顶级屏幕规格首次出现在了车机屏幕上,再加上一体化封装设计,飞凡让车机屏幕再次卷出了新高度。

以后车机屏幕的battle,就不止是“大就完事儿了”,尺寸、显示效果甚至屏幕布局都可能是下一轮车企军备竞赛比拼的重点。

不过有个细节有点影响体验,可能是因为使用了深色玻璃面板的原因,飞凡R7的三联屏相比其他车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沾染指纹,用一会就变成了大号指纹收集器,有些影响观感,不知道是缺少屏幕疏油层还是其他原因,既然已经下了这么大力气堆料,细节上厂商更应该注意。

除了屏幕,让我对飞凡R7感兴趣的另一个亮点,就是飞凡R7上使用的来自华为的AR-HUD。

相比如今主流的W-HUD,AR-HUD的硬件成本要高出不少,听说飞凡R7的AR HUD分辨率达到了1920*730,在上面甚至可以看电影,投影后的观感相当于7.5米处的70寸屏幕,说实话还是很想体验一下的,可惜的是我们借的这辆车并没有搭载这个功能,有点遗憾。

飞凡R7前排提供了一个SD卡槽,一个C口和一个A口,同时支持无线充电,平时随手放个手机、耳机什么的还是挺方便的,但充电速度就不要抱有太多期待了,满足下日常使用偶尔应个急已经足够了。

扶手箱上还设计了一个快捷操作区域,集成了一键座椅躺倒、360 影像、动力模式调节等功能,不过这些功能在中控屏中也可以控制,使用这里操作还需要先唤醒操作区域再进行操作,个人感觉不是很方便,可能需要习惯一下。

一些细节上,能看出来飞凡R7是在朝着豪华车努力的,标配14个单元的BOSE音响,表现确实不错。

聊完了硬件,下面聊聊飞凡R7的车机生态,得益于旗舰级车规芯片高通8155的加持,无论是打开应用的速度还是界面的流畅程度,飞凡R7都表现不错。

RISING OS整体的设计风格倾向于简洁、易用、符合直觉,主界面上方是状态栏,显示一些车辆信息,下滑可以呼出常用的控制选项,左侧是卡片形式的Widget 自定义组件,并且可以隐藏,最底部则是常用功能的dock栏。

和很多车机的迷宫菜单不同,非凡R7的菜单界面设计的很精炼,逻辑清晰,操作层级只有两层,很快就能找到需要设置的功能,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图形化操作界面,比如快捷控制中,只需要在屏幕上点选车辆需要控制的位置,就可以直接呼出相应的设置界面,操作更直观,让车机的上手难度更低了。

使用唤醒词“嗨,飞凡”可以呼出语音助手,唤醒词支持自定义修改,同时支持分区语音识别控制,还可以设置不同区域的语音唤醒权限;体验下来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很快,识别的准确率也很高,最多可以支持60秒的连续对话。

飞凡R7的导航用的是百度地图,无论是充电规划还是路口处的提醒,体验都还不错,配合识别准确率很高的语音助手,几乎不用动手就能实现导航的大部分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飞凡R7可以把车身周围传感器识别到的车辆和行人信息映射到地图上,提醒驾驶员可能没注意到的视野盲区,保证安全。

体验下来,飞凡R7车机的很多方面的体验都很出色,让人眼前一亮,简单的操作层级,大量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让用户很容易就能熟悉上手,加上旗舰级的车机芯片性能,体验不错的语音助手和导航,飞凡把这些最基础的功能打磨的很细致,对一部分用户来说,这些已经“够用”了。

但当我们用更高的标准,车机除了可以实现这些最基本的功能之外,我们期待它更智能化,能做的事情更多,甚至成为除手机之外的另一个智能终端,在“够用”之余,我们还需要更“好用”,比如看视频,车机上能看视频和车机上能看想看的视频,体验上是有差距的。

飞凡R7车机自带了爱奇艺、火山车娱、和集成了网易云、喜马拉雅等常用音频APP的媒体中心,虽然这些应用优化的不错,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车机内也没有内置应用商店,无法安装第三方应用,车机生态有些过于太封闭了。

飞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些小程序来弥补应用数量上的不足,这也是国内很多车企的解决方案,车机小程序的优势在于轻量化,占用内存少,开发的速度快,相比需要大量工作量去适配的车机应用,可以低成本快速上车。

不过小程序的问题在于,在用户体验上和车机应用是存在明显差距的,操作时反应慢,不流畅,卡顿等现象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能用,但远远谈不上好用。

车机应用生态是倾向更稳定安全的封闭系统,还是倾向更便捷易用的开放系统,一直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能需要虚拟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才会出现更优解,但目前来看,稳定和易用,厂商只能根据需求做出取舍。

体验下来,飞凡R7车机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舍得堆料,一些细节上打磨的很细致。易用、简洁,好上手,对相对老派的用户来说,确实可以胜任一个车机应该做到的绝大部分工作。

但如果需要车机做的更多,更智能,把它视为除手机之外的另一个智能终端,那飞凡R7车机的表现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虽然在硬件上依然舍得堆料,用了旗舰级的车规芯片,但相对封闭的车机生态成了明显的短板,车机体验很难更进一步。

堆料是基础,但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怎样把堆料落实为用户体验,可能才是飞凡汽车破圈的关键。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149号公路 1959粉丝    393作品 关注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推荐作者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光哥选车 关注
关注我,帮您远离选车买车烦恼!
车事快讯 关注
聚焦车事,为安全出行提供建议
聊车大咖 关注
聊车大咖官方团队。
业余车手丹妮 关注
冰冷的铁皮下,隐藏着每一辆车不同的属性,有温度、有故事。
车和生活 关注
分享用车经验,新车资讯,车企新闻,让车更美好的融入生活。
汽车族 关注
洞见智能驾驶
Volt电刊 关注
用电力驱动出行,用客观传播价值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