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路咖汽车 7200浏览 2023-02-10 IP属地: 北京
31岁拥有亿万身家,3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华尔街之狼》之所以常年来经久不衰的被一次次播放,因为它体现着人类深层的欲望。资本市场总是让普通人憧憬与着魔,似乎瞬时之间就能改变自己普通的命运,实现一个小的财务自由,让自己睡醒了可以辞去现有的工作,自己做老板。

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资本市场冲杀,抛售、并购、做空、变现等等,每每都能成为坊间乐此不疲的谈资。资本市场中,总有牛人崛起,比如2022年的埃隆马斯克,也总有牛人陨落,还比如2022年埃隆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甩开第二名几个段位,却又在几个月后创下个人财富历史损失纪录,超过2000亿美元。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蓦然回首之间,我们总能发现资本领域涌现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大佬。关于中国汽车,在2020年之后,资本市场最惹眼的并非是频频刷屏的蔚小理,以及其他新势力。

而是,即将拿到第九个IPO的李书福,和他的吉利系。

全球车企求钱转型,却遇到了硅谷衰退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近1年内,吉利先是完成了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的赴美IPO,接下来将是路特斯科技、极氪汽车。就在亿咖通科技赴美上市的前几天,吉利宣布,极氪汽车已于2022年12月7日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注册文件,计划募资逾10亿美元,寻求估值超100亿美元。而这条消息,在近一周之后被路透社爆出,也在舆论中被评为“秘而不宣”。至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被解读为针对国际关系后的思考。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据金融机构给出的数据,2022年只有14家中概股企业在美国公开提交招股书,有5家完成了成功上市。不过从募资规模来看,共计总1.625亿美元,远低于2021年的128亿美元。结合中美近几年间的多次摩擦,美国芯片法案落地背后的逻辑,以及多家美股上市企业回归港股/赴东南亚上市来看,中国企业在2022年的美股资本市场中,都不激进。

如今来看,吉利正在实施一场三线操作。一线是,传统汽车业务,包括沃尔沃、极星、吉利等;一线是,汽车科技相关业务,如亿咖通科技;以及第三线,其正在发力的相关新业务线,包括路特斯科技、极氪。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至于未来,还大概率会诞生第四条线,在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之后,不论是以手机进行相关业务的上市,亦或是类似于华为模式的汽车相关业务进行上市,都是大概率事件。从吉利历年来的运作与行事风格来看,它大概率都会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发力。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其实,在当前的汽车行业和很多工业领域中,都出现着比以往更频繁的资本运作动作。时代从传统工业向高科技转型,而高科技需要吞噬巨量的资金才有机会产出结果,让企业拥有竞争优势。故,这既是吉利的选择和挑战,也是汽车行业里几乎所有参与者所面临的局面。已经行动的案例比比皆是,二线新势力们在酝酿新的IPO,保时捷的750亿欧元市值已经实现了欧洲历史第三大的IPO,大众集团还在思考进一步分拆上市、奥迪上市的一系列新可能性。

从资本市场搞钱,这是当下汽车行业里大多数巨头级企业在做的,窟窿很大,需要的钱很多。至于这个数字有多少,从此前新势力们的亏损中可见一斑。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2020年特斯拉结束连续10年的亏损,最高2017年亏损22亿美元,平均每年,动辄几亿美元的亏损都是常态。换算至人民币,其亏损100亿元左右在2020年之前属于稀松平常。中国的新势力也一样,蔚来2020年全年亏损53亿元,2021年净亏损40.2亿元;小鹏汽车从2019年-2021年,每年至少亏掉46亿元人民币;理想汽车在2022年Q3单季净亏损激增至16.46亿元,2021年全年亏损3.215亿元。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全球募资,进行下一阶段技术研发与企业发展,进入全球视野,成为企业全球化助力或切入点,这都是车企进入资本市场的利好。不过,摆在当前众家面前的局面也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想要拿到足够的资金,选择其实只有美股,二是美股的投资环境也在发生大变化,尤其是持续红火多年的科技领域,硅谷以往的模式如今正在肉眼可见的衰退。

有人曾发问过,众多车企为何主要选择美股IPO,而非中国A股。据时代商学院2023年的文章显示,截止2022年年末,A股仍未上市企业中,等待最久已超过8年,等待3年以上的超过30家。另外,原因还有资本市场规模决定企业IPO拿到足够金额的概率。这之中,美股优势过大,尽管2022年美股规模断崖式下跌,仅有218亿美元。但其总市值439万亿(2022年年初数据),比其他股市市值总和更高。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对于求财的科技相关企业来说,美股是最好的选择。但,2022年传统模式之下,硅谷的王位正在明显衰退。在疫情之中,大量的居家、封锁等行为,让科技股在2020-2021年迎来黄金期,而2022年,一落千丈。苹果在2022年市值蒸发近1万亿美元,美股市值蒸发最多的10家公司均为科技相关,蒸发总量5.4万亿美元,占到了整个美股市值蒸发的38%,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下跌了33.1%。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科技股的衰退,与全球从疫情中恢复常态相关,与俄乌战争打响之后的传统全球化破碎有关,而更深层的,与美联储加息,低利率时代终结相关。低利率时代,资本被看作巨头们的提款机,抢人大战在不断进行,而随着加息,股市流动性因为要付出更多代价被不断变低。全球经历过大规模膨胀后,逐渐回缩,很显然的一点是,传统抢人大战的硅谷时代面临随时结束的局面(大规模裁员、大型科技公司暂停招聘、市值暴跌),至于下一个硅谷(科技)时代何时开启,未曾可知。

美股IPO,面临新的挑战

再回到吉利等车企的相关话题上来,车企的募资和IPO行为,当前已经在很多角度上脱离了长期规律,充满不可预测性,同时挑战众多,宛如在刀尖上起舞。

当下,吉利系在美股的最新动作,主要关于路特斯科技,极氪。

极氪,已提交IPO申请,寻求最高10亿美元募资,寻求100亿美元估值;

路特斯科技,计划以SPAC方式登陆美股,寻求估值54亿美元。

一个是成立不到2年的全新品牌,一个是被誉为世界三大超跑品牌之一,成功与法拉利、保时捷两对老对手成功在资本市场会师的Lotus路特斯,二者的估值却是新人远胜老人,之中的冲突和反差极多,令人深思。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从出发点上看,二者显然都有着美股上市讲好故事的出发点。Lotus路特斯前路,已经被法拉利与保时捷趟平,法拉利市值476.67亿美元(2月6日数据),保时捷市值超500亿欧元(2月6日数据),母公司、投资者、企业自身、当地政府均在之中取得收获。而兰博基尼也在2022年11月表示,尽管大众说没有其上市具体计划,但其内部早已制定了战略,并估值150亿美元。宾利、玛莎拉蒂、雷诺等均对外表示过自己有拆分上市计划。对于路特斯而言,对资本市场的故事很好开头,但如何讲好是个挑战。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而极氪,其实也早在创立之初就做了相关思考,2021年8月,在极氪正式成立5个月后,其就迎来了战略投资者的首轮注资,在智能驾驶领域亟待补课的英特尔现身之中。另在确认赴美IPO之后10余天之后,其在2022年广州车展中,展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并在2023年1月被传可能在美国运营Robotaxi的可能性。有着英特尔资本的推动,加之吉利本身就瞄准全球运作,极氪的出发不让人意外。

出发点不错,但落到具体的实际操作进程中,冲突和挑战也是极多。

先是,市值的背后体现出的挑战。

路特斯科技的54亿美元估值,在已经美股IPO上市的中国科技类汽车相关企业中属于低位,这与Eletre尚未交付有关。而这,也是当前同类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而对当前的lotus路特斯而言,接下来的工作有很多,比如新团队、新模式的打通,消费者将对其一一验证。好在,我们此前在赛道中体验过Eletre能够发现,Hyper的理念贯彻之下,其产品力确实超脱于当前100万元级别的现有产品,竞争力不错。加之背后坐镇着15万/年产能的工厂,机会不少。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同时,极氪也面对着挑战,不过相比lotus路特斯会更容易很多。它的挑战是,100亿美元的估值,如何承载。以当前市值最接近100亿美元的小鹏汽车来说,它在市场中能交出2款SUV+2款轿车的矩阵,并在2022年上半年取得了新势力销量冠军,虽很多方面的结构不算合理,但随着王凤英的加入,一切也开始实现转变和调整。虽然极氪在2022年的销量成长速度很快,并推出了第二款车型极氪009,以及在近期释放了第三款车型的信息,但投资者还是会对其盈利能力、成长速度有所思考和疑虑。

当全球车企遇上硅谷衰退,电动转型的钱该从哪儿来?

公共数据中,安聪慧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曾表示,极氪单车型毛利率5%左右,整个2022年测算在7%-9%左右,这一数据距离当前的头部新势力玩家(特斯拉超27%、比亚迪超13%、蔚来超13%、小鹏超11%、理想超20%),尚不够亮眼。且,对于仍需加码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极氪而言,它需要继续重资投入,短时间内毛利率的提升空间有限。

所以,目前2个品牌给到公众的观感,逻辑上稍显勉强。与此前极星、亿咖通、沃尔沃等做出较好业绩,再按基本照路径规划实现IPO相比,资本市场明显需要更多相关答案。

写在最后:

无疑,对当今的全球汽车产业来说,资本市场的重要性都要比以往更加重要。经济环境的通胀与衰退中,自身运营的资金,明显不足以快速完成企业对智能+电动的转型,只要稍慢几步,哪怕是原本的巨头也会被竞争对手甩出几个身位。

这也就让车企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资本之路是否该先人一步,即便是条件并不完全成熟,也要加速。简言之,当前的全球车企都会面对比较尴尬的资本状态,在非美股之外,并不好融到足够的资金(除非是保时捷那种顶级优势车企),而如果以科技公司形式进行切入,则会面临“传统硅谷模式”战斗力不足,吸引投资要等不知道多久的现状。

长线看,科技股依然很强,不会滑落至夕阳产业。但,车企在之中,往往会如走钢丝一般。亏得起的,比如吉利系,或者是大众,亏不起的,则将如眼前众多二线新势力那样。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