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近日透露,吉利将于2月23日在杭州发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战略”,并推出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也有说法是,吉利会推出“银河”新品牌,产品主打20万—30万元区间。
领克、极氪、几何、极星、路特斯、睿蓝……对吉利来说,不仅不缺品牌,甚至品牌多得让人有些眼花缭乱。吉利布局了从中低端到中高端多个品牌,令人遗憾的是,真正能“打”的没有几个。迈入新能源时代,吉利为何还想着再“造”品牌?
或许,吉利缺的不是一个品牌,而是品牌意识及品牌打造的能力。几经风雨的吉利,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缩影”。令人费解的是,经历“多子多福”乱战的吉利,为何在品牌战略上还要重蹈覆辙?其背后推动的因素又有哪些?
“实名期待‘银河’的璀璨”,在几何汽车的转发评论中,这一条似乎有意想传递出,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将命名为“银河”。
有报道称,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定位于几何和极氪之间,主打20万-30万元级市场区间。目前,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布局了几何和极氪两大品牌。几何瞄准中低端市场,极氪则负责冲击中高端市场。因此,几何车型价格区间集中在20万元以下,而极氪车型价格锁定在30万元以上。而即将面世的“银河”,将填补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20万—30万元区间的空白。
有统计数据显示,20万-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未来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份额占比正在加速提升。2022年12月,该市场占比已达23.3%,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吉利新能源系列之所以会如此重视这一细分市场,背后原因或许是今年销量压力过大。2022年,吉利汽车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33万辆,销量占比达23%。今年,吉利给新能源汽车制订的销量目标是60万辆,意味着销量翻番增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有产品的支撑。吉利即将宣布的新能源战略和推出的中高端系列“银河”,不仅补齐了新能源市场20万—30万元的市场空白,还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利润增长的主力军。
20万—30万元的市场,真的能实现量价齐升吗?
乘联会曾发布过一个数据,2022年9月,10—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市场唯一增长的价格带,占比44%,提升了8个百分点;10万以下新能源车占比25%,下降6个百分点;20—30万占比24%,降1个百分点;30—40万占比5%,降1个百分点;40万以上占比2%,保持稳定。
这意味着,市场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纺锤型”。10万—20万元的市场份额,接近市场的半壁江山;10万以下的低端市场占有率为1/4;以20万—30万元为主的高端市场,占有率也有1/4。
10万到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一直是中国乘用车最主力的消费市场,新能源也不例外。不仅是新车投放最集中的细分市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20万—30万元区间,虽非主力需求市场,但“进可攻,退可守”,辐射中端、高端两大市场,受到许多品牌青睐,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之一。可见,“银河”面对的形势可谓相当严峻。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一市场今年被特斯拉搅了个“底朝天”,价格几乎全线溃退。今年初,国补退坡加上需求被“提前释放”,新能源汽车按下了发展“慢速键”。其中,特斯拉猝不及防的降价,更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引发海啸效应,市场节奏完全被打乱。价格大幅波动、促销此起彼伏、销售不温不火……
2021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10万辆;2022年吉利全年累计销量达32.87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23%。
单从销量和增长幅度看,数据非常乐观,但与另一家自主品牌相比,就立马黯然失色。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
当然,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只有一个,它的成功难以复制。但这让更多新能源品牌看到“大门”外的风景——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机会多。
作为冲量的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在2022年累计销量149389辆,同比增长170%。这个销量放在一众新能源品牌中不算太差,但若以几何全球化格局来衡量,又差点意思。“几何品牌旗下首款高性能纯电轿车几何A正式宣布上市,中国品牌正在全球立旗,中国品牌正在大踏步走出去”,当年在新加坡发布会上那句响亮口号,言犹在耳。
值得注意的是,占据销量半壁江山的几何A,销量虽然达到5.3万辆规模,但品牌形象已经沦落为“网约车”,堪比“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另一款热销车型几何E,又以10万元以下价格来“换量”,全然没有了之前“国际几何”的派头,品牌形象快速崩塌。
相对而言,极氪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多少为吉利挽回了一些面子。数据显示,在纯电领域,极氪去年累计交付达7.19万辆,实现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成功上演了“吸金大法”。
不过,这样的好势头并没有延续到今年。1月,理想销量达到1.5万辆,蔚来和小鹏大幅下滑,分别为8506辆和5218辆,而极氪交付量更为惨淡,仅仅3116辆。与去年同期11337辆相比,缩水不止“腰斩”。
极氪冲高难言成功,几何产品力滑向低端,吉利两个“能打”的品牌如今发展并不顺利。借助今年杭州亚运的契机,吉利能否以“银河”重塑品牌形象,振兴新能源市场?值得期待。
熟悉吉利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多品牌战略上,它曾经“栽过大跟头”。14年前的上海车展上,吉利以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子品牌亮相,推出了22款车型。各品牌定位不同、产品设计理念不同,而且渠道终端相互独立、建店风格有着明显区隔。届时,中国汽车品牌正处在第一波“冲高”浪潮中,吉利为此设计了包括5个技术平台、15个品牌、40余款车型的产品体系,为的是支撑2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然而,多品牌战略最终未能帮助吉利成功突围,还差点让它一蹶不振。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当下。一度比吉利更疯狂的长城汽车,在推出新品牌和新车型上着了“魔”。记得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哈弗、魏牌、欧拉、沙龙、坦克及长城皮卡,6个品牌分别在6个不同的展区亮相,正式宣告长城多品牌“野蛮生长”模式的到来。然而,“高举高打”并未持续太久,2022年,长城汽车已明显感受到多品牌战略对资源与精力的分散,“多子多福”变成了“多生儿子好打架”,在细分市场相互蚕食、争夺客户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品牌整合就是为了“化繁为简”。
去年底,长城汽车大刀阔斧地开启了品牌重构。坦克和魏牌、欧拉和沙龙分别整合成高端智能新能源业务板块和纯电业务板块,加上定位清晰的皮卡业务板块和哈弗业务板块,重新梳理出四个新的整车组织架构。
及时“做减法”是长城汽车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明智之举。
仍在“做加法”的吉利,是否应该反省一下,真的需要那么多品牌吗?在新能源汽车至今都“赚不了钱”的情况下,多品牌战略真的符合市场规律吗?
众所周知,丰田汽车只有两个品牌,一个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丰田,一个是面向高端消费市场的雷克萨斯,但旗下车型不胜繁多。2022年,丰田汽车再次以1050万辆夺得全球第一,这也是它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如此看来,销量多少与品牌数量并无直接关联,反而是品牌越多、“分力”越大,在发展中消耗更多的资源。
再梳理一下Stellantis集团,包括15个汽车品牌,阿巴斯、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雪铁龙、道奇、DS、菲亚特、菲亚特商用车、Jeep、蓝旗亚、玛莎拉蒂、欧宝、标致、RAM、沃克斯豪尔。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有着光辉历史的,但最后的命运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并购整合中,归于平静。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扩张的阶段,以多个品牌快速占领细分市场,固然出于形势的需要,现如今,新能源销量增速已经放缓,就不得不考虑品牌塑造需要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多品牌战略还会分散主品牌的精力,甚至成为品牌发展中的“累赘”。如今,吉利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顶流2年热销30万辆,新央企新启源成就不凡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让创新所得被声浪裹挟,车圈怪事背后更复杂,流量背后有推手,请珍惜每个行业破风者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让市场对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充满期待。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