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非常好车 2浏览 2023-03-17 IP属地: 福建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在《荒野大镖客2》中,玩家都喜欢驾驶马车或者搭乘火车,去一览路易斯安那州瑰丽的山川风光。

在经典小说《在路上》中,主角与迪安、玛丽卢等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杰克·凯鲁亚克为我们展现了北美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等景色……

公路,不仅串联起了美国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州、各个城市与村镇,它更串联着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工业与汽车文化的关系,因此,每当我们说起北美的汽车文化时,脑海浮现出的,往往是人们开着豪华的肌肉车驰骋在66号公路上,或者是牛仔驾驶着大皮卡,在内华达的沙漠中扬起尘埃。

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北美汽车文化的话,我们还需要从更遥远的过去说起,并且在讲述这些历史的时候,也离不开福特与通用这样标志性的美式汽车品牌。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肌肉车&皮卡文化,在前期是如何孕育出来的?

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从欧洲转向北美的时候,美国也迎来了工业的全面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快速发展。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驱动着人们衣食住的改变;亨利·福特创立的福特公司,用A型车、T型车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欣欣向荣的北美,已然成为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中心。

不过,即便是随着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在二战前夕,美国的汽车也仍然是少数富人的玩物。从欧洲移民的权贵阶层们,仍然习惯于巴洛克式的汽车审美。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来自苏格兰的大卫·邓巴·别克,在20世纪初创立了汽车公司,后来威廉·杜兰特接手别克汽车,成立了通用(GM)汽车公司,并且将欧洲人认为的艺术性和典雅性,融入到了汽车产品中。因此在早期的通用车型中,例如Y-Job,就把汽车从单纯的工业产品转换成了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产品。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舒适”、“安静”、“强大”的通用汽车,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巨头,以豪华的基调,为当时北美的权贵们,提供了所谓的“新式豪华马车”。

所以,在电影《珍珠港》的前半部分,丹尼驾驶的那台豪华敞篷车,并不是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能接触到的。只有飞行员这样拥有体面身份的人,才能有机会去拥有、去驾驶它们。

不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大变之后,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全部改变。

战后,崇尚反战精神的年轻人们,自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成天浑浑噩噩,没有正经的工作,也不知道人生目标为何物。于是,垮掉的一代们,喜欢借助美国发达的公路网,在公路旅行中,去漫无目的地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或者去其他的地方试图探寻人生的意义。

在这样的公路旅行中,他们往往会选择驾驶父辈们留下来的老座驾。

而在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所驾驶的汽车,是别克、凯迪拉克的豪华轿车。它们除了拥有出色的公路行驶性能外,其舒适的空间、豪华的氛围也很适合长途旅行。

在看准了美国年轻人的这一需求之后,通用旗下的各大车系品牌,也快速调整了自身的策略。以V8发动机、宽大的双门车身与豪华的内部装饰,打造出了适合长距离公路旅行的美式跑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肌肉车。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但实际上,肌肉车(Muscle Car)这一名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随着历史上首台肌肉车通用奥兹莫比尔火箭88于1949年问世,直到雪佛兰英帕拉、别克君威(Regal)和福特雷鸟的流行,在五六十年代期间,这一类车型被统称为美式跑车,而“肌肉车”这一名词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

让我们暂时把肌肉车的篇章翻过去,其实在战后,除了“垮掉的一代”之外,还有很多辛勤劳作的农场主和城市建设者。而这些农民与蓝领们,也带火了一种汽车的门类,那就是皮卡。

二战后,万物复苏,不管是建筑业还是农业,都急需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具。

如果把当今的“场景化”造车思维,引入到那个年代,当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一台既可以承担代步场景也可以满足工作场景的车辆。于是,前半部分很像越野车、后半部分很像卡车的皮卡(pick up)车型问世。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1948年,“车中蓝领”的福特汽车,打造出了世界上首款皮卡——福特F-1。这种可以拉半吨货物,也可以当成家用车的“新品类”,依托强大的实用性和低廉的价格,很快在农民与工人之间流行起来。

就这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皮卡和“美式跑车”,逐渐在北美大陆上流行开来。并且在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们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深远地影响着美国汽车文化的发展走向。

鼎盛发展时期,福特与通用如何助力文化发展?

垮掉的一代,催生了美国的肌肉车文化、农民与蓝领,则带动了皮卡文化的发展。

这两大群体和两大车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美国汽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却随着时间与人群的融合,越走越近,它们也在共同构建着美国的公路汽车文化。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除了标志性的好莱坞动作片之外,公路电影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门派。

例如在《赛车总动员》中,66号公路上的油车水镇有一家汽车救援公司,这家救援公司的老板,正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板牙。板牙这台拟人化的工具皮卡,同时拥有福特F系和通用的设计元素,并且自认为是“最伟大的车手”。如果我们不幸在油车水镇抛锚,那么这位可爱的板牙,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而在《陌路狂花》这部女性向的公路电影中,1966年产的福特雷鸟敞篷车,承载着塞尔玛和路易斯这对闺蜜的逃亡之旅,她们在狂风的吹拂中,踏上了一条漫长的不归之路……

这几十年来,所有的公路电影,都以皮卡、肌肉车和公路为载体,以自由为灵魂,以文艺且荒诞的叙事手法,向人们展现了美国人眼中的核心价值。其实,依托肌肉车和皮卡所带来的公路文化,我们也看到了福特、通用这些车企的灵魂。它们的灵魂,也是狂放自由与不羁,只是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素有“蓝领车企”之称的福特,在针对美式汽车文化的构造中,希望打造出美国人都喜欢,也都买得起的产品。最初的福特F系皮卡不必多说,时至今日,一台F-150皮卡的最低起售价,也仅为31,520美元,与一台普通的家用轿车售价相当。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显而易见的是,一台全能且不贵的皮卡,其实很容易找准北美用户的需求点。

从福特F-1到福特F-150,这一系列的皮卡既能在田野上装载满满一车的稻草垛、能在城市工地里搬运一大堆建材,也能带着一家人在洛基山间自由驰骋、或是拖挂着房车在中部大平原与风为伴。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将实用性拉到满格之后,也将自己的浪漫属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层次,这就是福特F系列。时至今日,福特皮卡也已经成为了美国汽车文化的一张名片,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福特F系列也是美国最畅销的皮卡车型,并且没有之一。

在北美大陆上,如果说福特皮卡承载的是牛仔文化的话,那么肌肉车,则承载起了泛西海岸的嬉皮士文化。

大金链子、rap、HellaFlush低底盘汽车,这些亚文化圈子中的典型产物,其实都与肌肉车拥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之前我们就已经提到,肌肉车其实是美国在二战后,财力物力都相当充足,公路旅行之风盛行之下的产物。久而久之,这种美系大V8跑车,也在嬉皮士文化圈中逐渐盛行开来,成为了美国汽车的文化现象。

福特、克莱斯勒以及早就消失的AMC,其实在肌肉车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如果要说肌肉车祖师爷的话,那还得从通用说起。因为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奥兹莫比尔等多个品牌的通用,是美国最具欧洲血统的车企,在打造V8豪华车的时候,也更具经验。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于是,通用汽车不仅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肌肉车,而且在后期,也带来了诸如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雪佛兰 Chevelle SS 454 LS6、别克GSX等一系列的经典车型。大尺寸的豪华车身,搭配美式V8发动机,为寂静的美国66号公路,带来了一些喧嚣,也让这条公路闻名于世界。

其实,从福特、通用这些经典的皮卡与肌肉车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卡和肌肉车虽然在车型定位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也都有很多的共性。例如,典型的美式皮卡和肌肉车都有夸张的尺寸、都深受旅行爱好者的欢迎,并且在机械层面都是以V8发动机打底。

说到发动机,那么就不得不提及美国汽车文化里的“功勋机型”——OHV V8发动机。

不管是福特还是通用,在那个富裕到极致的年代里,都将OHV V8发动机当做是汽车的“标配”,其当年在北美的流行程度,不亚于当今的1.5T、2.0T发动机之于中国。

在老款的福特皮卡、通用肌肉车上,我们会发现:这些车即便是用上了排量很大的V8发动机,但是功率却很小。比如初代君威搭载的7.5L V8发动机,其最大功率甚至还不到200匹马力,即便是放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样的数据也是不够出色的。

但是,OHV底置凸轮轴V8发动机,虽然转速低、功率低,但同样却拥有造价低廉(技术成熟)、养护成本低(结构简单)、扭矩输出能力巨大(基础排量大)的优势。因此在当年,无论是大型皮卡还是肌肉车,都热衷于采用十字曲轴的OHV V8发动机。随着这一机型的风靡,顺便还带动了美国的“车库文化”。时至今日,很多美国人的车库里依然保留着必要的维修保养工具,简单的机修操作自己在家即可完成。

在今天,福特与通用如何把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美式皮卡、肌肉车文化的影响,现在美国的汽车品牌与品类虽然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却形成了独特的偏向性。例如美国人喜欢大尺寸车身带来的宽敞感、喜欢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从容感……在新的风向中,卖得好的也是诸如福特探险者、现代帕里斯帝这一类。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那么,在新的时间节点之下,福特和通用这两大塑造起美国汽车公路文化的老牌车企,将要如何继承自己的精神内核?

福特给出的答案,是继续打造出可玩性颇高并且兼具实用性的产品。

例如福特探险者这台大尺寸的SUV,除了以车身的优势展露出极佳的实用性之外,CD6纵置平台提供的均衡操控表现、MUSTANG同款动力带来的行驶品质甚至是车辆内部的设计和用料,都兼顾了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可以说,福特当下诸如探险者这样的SUV车型,虽然不像F-150那样可以代表纯粹的美式文化,但它的核心却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辆车依然是玩乐、生活和工作的多面手。

至于在通用体系的内部,虽然目前已经再无纯正的V8肌肉车,但是这个车企却把肌肉车的精神下放到了旗下各个品牌之中。譬如在现在的凯迪拉克品牌矩阵中,CT后驱轿车家族,就继承了豪华与性能兼顾的取向。特别是在BLACKWING高性能家族,仿佛再次展现出了通用肌肉车时代的荣光。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现在的人们,总是喜欢回望当年的海市蜃楼,却忽略了眼前的一些新鲜事物。

面对电气化的时代浪潮,福特、通用这两家车企,也在积极地改变、积极地拥抱新浪潮。并且它们在拥抱新浪潮的过程中,依然记住了自己是谁。

福特打造电动车的时候,依然希望带来纯粹的驾驶感受。

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的GT车型,依然保留了V8野马的驾驶质感;福特F-150 Lightning纯电动皮卡,依然保留了硬核且纯粹的姿态。这些进入到电气化时代的福特车型,都是借助经典车的外衣,让自己也成为了经典。

美式汽车文化简史:福特通用如何塑造起今天的公路文化?

而在通用体系内,奥特能新能源平台则实现了电动技术的快速迭代,无线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先进的VIP电子电气架构和依旧出众的性能,为GMC电动悍马、凯迪拉克LYRIQ锐歌等车型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保留了大家熟悉的美式汽车文化底蕴。

所以,当我们再次谈起北美汽车文化的时候,我们大可不用继续词穷地去描述皮卡有多强悍、肌肉车有多么地血脉喷张。而是福特、通用这样的车企,它们可以顺应着时代,将文化的底蕴注入自身血脉之中,并且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带来契合时代的新产物。

结语

在这一次,我们梳理了美系汽车文化的发展脉络。总的来说,美国汽车文化不仅仅是肌肉车、皮卡车就能简单概括的,因为这些车型发展壮大的基础,是时代的背景,是公路运输业的繁荣。

但是,如果我们缩小到车企的层面,却能发现美国的汽车工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积淀,更是车企与市场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这样的循环,对于当今的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文化来说,其实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非常好车 4059粉丝    1253作品 关注 专注报道最新汽车资讯,打造专业选车利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