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智电汽车 1752浏览 2023-04-18 IP属地: 重庆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文\秦叔宝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好消息是全固态电池离成功不远了,坏消息是可能最成功的车企不是中国车企。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固态电池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车的进化与升级,电池技术的瓶颈突破是关键一环。

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一种三元锂电池,两者各有优劣。这两种电池的结构差不多,主要由正极、隔膜、负极,再灌上电解液制造而成,它们统称为液态电池。这种结构会发生隔膜刺穿、电解质乱流的意外情况,从而引发汽车自燃。

而大功率的汽车用的电池内部材料是液态锂。但液态锂并不一定是最优解。科学家和车企早就意识到液态锂材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快到极限了,需要开发一种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材料。

这时候一个熟悉的朋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它就是固态电池。其实我们家用的5号电池、7号电池其实都是固态电池。

它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没有电解质乱跑的余地,更不必说什么起火自燃了。并且固态的比液态的能量密度高,锂和玻璃合成固态材料可以用于做固态电池,是目前的一种主流研发方向。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固态电池的利与弊

所谓固态电池,即电池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而不是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或凝胶电解质。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的优势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货架期。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最大的不同在于,固态锂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电解液体系和隔膜,有望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一般来说,固态电池的存储能量密度是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两倍到十倍。

所以,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破解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魔咒”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

但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看待,固态电池也有一些弊端,最重要的就是成本问题。

全固态电池目前成本被认为比锂电池高4倍以上。而且固态电池不仅是成本高,而且研发难题是非常大的。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经表示:“固态电池有很多科学及技术的基础问题尚未解决,我们公司深耕10多年,仍然认为难以形成有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固态电池的考验是地狱难度级别的吗?其实属于难虽难,但可以克服的程度,有的车企就做到了。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不愧是你——丰田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据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企业在全固态电池上面投入得最多。拥有固态电池技术专利最多的是丰田汽车。

丰田计划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前全固态电池要实现稳定量产。

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宣布,日产研发的全固态电池和现在的液体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会降低50%,能量密度提高1倍,并且可提供比现在电池快3倍的充电速度。日产计划在2025年建立并运行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厂,然后在2028年首次应用在汽车上,逐步实现量产。

当前,全球约有50余家企业致力于固态电池的技术开发。总体而言,日韩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欧美企业广泛布局,国内只有少数企业掌握部分核心技术。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固态电池成功在即,但未必是中国企业成功

写在最后:

锂电池赛道,日系车落后一程,但在这场马拉松当中,或许日系车的崛起就能从固态电池开始。而中国车企还在追求能量密度与安全的平衡,与性能的平衡,与成本的平衡。顾虑太多则会失去先机。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智电汽车 2.3万粉丝    8939作品 关注 汽车科技自媒体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