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极客汽车 7922浏览 2023-05-09 IP属地: 上海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它是宠儿,也是弃儿;它被追逐,也被放逐。它曾经把图森未来送上「自动驾驶第一股」的位置,估值超过百亿美元;最近却迎来了一连串的遇冷。它就是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最近,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日子着实不太好过,明星企业 Embark 面临倒闭,Waymo 裁撤了旗下卡车项目 Via 的员工,图森未来的市值也只剩下 2.55 亿美元。伴随而来的是对于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质疑:无人卡车还有前景么?什么时候能真正量产落地?

4 月 18 日,低调了 1000 多天的滴滴在上海车展上的亮相,发布了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动驾驶卡车创新项目 KargoBot。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在最近行业冷却的当口,还有新玩家扎进来,滴滴想如何延续自动驾驶卡车的故事?KargoBot 是如何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的?

是什么扼住了自动驾驶卡车的「喉咙」?

一直以来大家似乎有这样一个认知:自动驾驶商用车会比乘用车更容易落地。相对简单的场景、半封闭式的固定路线、货运场景对于提升安全和效率的刚性需求,伴随着近年来国内一波又一波的卡车司机用人荒,让自动驾驶卡车落地的技术支持和商业需求都水到渠成。节省司机成本、增加卡车运行时间、提高燃油经济性,一举三得之下,眼看着一个万亿级市场唾手可得。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作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曾经将自家 L4 级卡车设置成两种场景:干线物流路段由系统提供 L4 级自动驾驶;城区路段交由驾驶员操作,系统提供 L2 级辅助驾驶。这套方案一度被视作将改写货运市场格局,收获了 7400 多辆订单,然而至今仍然没有一辆车进入交付量产阶段。这是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无数玩家的真实缩影,扼住了量产交付「喉咙」的两双手,一个是技术模式,另一个是落地场景。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要解决自动驾驶卡车的落地,难以避免要面临几个问题:在什么场景使用?提供什么形态的产品?产品卖给谁?以及最关键的经济账怎么算?

走过了 1.0 时期全场景无人化愿景的「弯路」后,目前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主要有两条路:一个是选择渐进式路线,将现阶段的部分技术落地,在落地中迭代;另一个是坚持 L4 路线,但是在场景上进行一定约束。

选择渐进式路线的玩家走上了 L2+、L3 级别智能驾驶,比如挚途科技、赢彻科技,为主机厂提供 L2+、L3 级别的前装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通过 L2/L3 级别的辅助驾驶提高卡车的安全性、优化燃油经济性,甚至尝试节省司机人工成本。

不过现实的货运中,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往往在 800km 甚至更远途的运输中才会采用双司机,这意味着单人+L2/L3 辅助驾驶要覆盖更长距离路程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辅助驾驶的帮忙,司机依然无法直接睡觉、完全休息,疲劳驾驶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因此,借助 L2+技术让双驾变单驾、进而节省司机人员成本的模式,目前依然在探索当中。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选择坚持 L4 路线的玩家,则在场景上做选择题,让卡车在部分场景中实现无人驾驶。

比如,去年 GeekCar 在《困在疫情里的重卡 》 中采访到的友道智途,当时在东海大桥到洋山码头的物流环线封闭运输,利用测试路段专用测试车道相对封闭的特点,逐步推进无人化运营;类似的还有港口、矿区、园区、环卫等相对更加封闭的场景。这类场景都相对封闭、运营场景单一、干扰较少,更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运行;不过相应地,这类场景体量相对较小,规模化难度大,对于货运、汽车、自动驾驶这三个都需要向规模要利润的领域来说,未来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大的难度。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另一个我们比较熟悉、规模也足够大的场景就是快递货运。目前国内快递货运有 8000 亿规模,足够商业化。但是就如同平时购买的快递一样,快递货运的路线相对分散,遍布全国不同的高速、国道、省道,甚至成熟道路,路况相当复杂,而且快递对于时效性要求尤其严格,对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技术挑战和运营挑战都不小。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路线集中度高、场景半封闭的干线物流就成了大量 L4 级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的选择:路线以高速路为主,没有人车混行和复杂路口的冲突点,高精地图完全覆盖,而且每年干线物流在中国有着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可以说是自动驾驶卡车天然的「培养皿」。因此,无论是图森未来、DeepWay,还是 KargoBot、小马智卡等公司,都选择了从干线物流场景入手,剩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动驾驶卡车真正跑起来?

如何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

一直以来干线物流都是自动驾驶商用领域最有想象力的场景。特别是矿产、原材料等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的大宗商品运输,约有 2.2 万亿以上,占了国内货运卡车近一半的市场。

足够大的市场、半封闭的路线、大宗商品相对稳定的需求,以及单条路线每天能集中上百辆货车的规模,让 KargoBot 这个自动驾驶领域的新玩家一下就看到了大宗商品货运的前景。而这个领域的大型企业主要采用雇佣运力的方式,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的自动驾驶卡车有着很高的需求。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解决了场景和用户需求的问题,但是要让自动驾驶卡车真正跑起来依然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尽管大宗货运的场景相对封闭简单,但是就如同自动驾驶在乘用车上落地遇到的瓶颈一样,尽管成功率高达 99%、甚至 99.9%,但那剩下的 1%、0.1%场景下的潜在危险,路上锋利的石头、前车落下的抛洒物,叠加上货车速度和货物的重量,依然是无法忽视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目前道路环境、基础设施的限制,比如部分路段尚未普及 ETC 收费站,仍然需要人工缴费、人工过磅承重,高速上可能遇到的临时交警检查,甚至车辆突然出现故障等等,这些问题是目前甚至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无法解决的,依然需要人工处理。这都决定了目前干线物流场景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摆脱对人的依赖。

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系统能解决的事情交给系统,提高效率;将系统无法的解决的问题交给人工,让自动驾驶落地。因此,KargoBot 提出了一种人与系统混合并存的解决方案 KargoOne:由 2~6 辆车组成一个车队,整个车队只需要一名驾驶员来控制头车,后续是 1~5 辆 L4 级无人驾驶卡车,整个车队进行端到端的运输工作。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正常运行时,头车具有 L2 级辅助驾驶能力,由驾驶员控制,后续 L4 级自动驾驶卡车可以自主决策超车、并线、如何通过红绿灯等情况;当遇到突发情况时,车辆间信息实时同步,头车的驾驶员可以引导整个车队编队通过复杂路段、远程控制后续 L4 卡车,也可以来应对人工缴费、交警检查等需要沟通的情况。

以往难以单独上路应对突发场景的自动驾驶卡车,在 KargoOne 模式下可以由一个领航司机引导 2~6 辆卡车上路,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提升了 50 倍,核心安全指标提升了 20 倍。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车队可以缓解 1~5 名卡车货运司机的缺口,节省人力成本;而且组队行驶时车辆间距缩短、风阻进一步降低,能减少 5%~10%的能耗。

「走更线性的曲线 ,技术演进一部分 ,就获得一部分收益 。」 滴滴自动驾驶创新业务的负责人韦峻青博士这样形容 KargoOne 系统的初衷。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事实上目前这套 KargoOne 系统也已经开始华北地区常态化运营,目前有超过 100 台的编队的车辆运行,连接了 26 个重要的起终点,包括了煤矿、石灰石矿、港口、钢厂和其他一些重要的物流的集散地。据 KargoBot 透露,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自动驾驶卡车的收入将突破 1 亿,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2026 年将实现盈利。

自动驾驶理想主义者的现实之路

如果说自动驾驶每隔几年就经历一轮波峰与波谷的轮动,2023 年大概是新的一轮波动。从 2022 年底 Argo AI 倒闭,到前不久 Embark 破产、图森未来震荡,自动驾驶行业似乎寒气阵阵;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乘用车搭载来高阶智驾功能,类似 KargoOne 这样在技术和商业上能够跑通的新路径出现,让人觉得自动驾驶行业并未遇冷,只是逐渐向着更加务实的路线前进。

在 KargoBot 的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同行的聚会」,这场「聚会」中,有 KargoBot,有地平线这样的赋能者,也有陕汽这样的硬件主机厂;正是「朋友圈」的共同合作,才有 KargoOne 这样具有完全无人化能力的前装量产车上路。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事实上无论是自动驾驶行业,还是 KargoBot 团队,都是起源于一群理想主义者试图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畅想。2005 年,KargoBot CEO 韦峻青博士和他的核心团队最早接触到自动驾驶比赛,并在 3 年后加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无人驾驶实验室,开始无人驾驶的研究、创立自动驾驶公司、开启测试,再到加入滴滴自动驾驶,在滴滴的数据和运营基础上开发出 KargoOne 系统。18 年自动驾驶领域的经历,是自动驾驶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逐渐用更加可行的方式去改变世界的过程。

前不久的笔者采访到内蒙古地区某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作为一位有着 20 年从业经验的老物流人,他对 GeekCar 说,以往西北地区大宗商品货运的作业环境非常艰难,工作强度很大,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同时冬天最低能到零下 30 度,司机所受的苦也比较多,人员的缺口也越来越大,这是多年都无法改变的现状。目前在当地的高速公路上,已经能看到 KargoBot 车辆的运行,特别是短途运送煤炭和中途运送石灰石和兰炭,每天都有几十辆车在实际载货运输。自动驾驶卡车的试运行,正在改善着当地货运缺口。

让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

根据 KargoBot 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 3 月,KargoBot 累计已经运输了超过 120 万吨煤炭及其他大宗商品,累计物流收入突破 1 亿元。KargoBot 这个自动驾驶的理想主义者正在走上商业化的现实之路,也正在用混合无人驾驶技术改变着世界。

最后

前段时间,比尔盖茨试乘 Wayve 打造的 Robotaxi 时说,「自动驾驶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一个临界点,将像个人电脑改变办公室工作一样彻底改变交通运输。」

自动驾驶落地是否真的需要十年,不可而知;但是技术的演进无法从天而降,需要不断的创新尝试,为自动驾驶提供弹药,来克服技术上、商业化上的挑战。这个弹药既是商业上的盈利能力,也是技术落地提供的数据迭代和优化。

只有让自动驾驶卡车先跑起来,一切才有可能。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